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4篇
  免费   1811篇
  国内免费   4613篇
测绘学   349篇
大气科学   256篇
地球物理   677篇
地质学   10923篇
海洋学   811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333篇
自然地理   469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410篇
  2021年   448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434篇
  2018年   348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459篇
  2014年   618篇
  2013年   470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533篇
  2010年   456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484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440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409篇
  2001年   472篇
  2000年   364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378篇
  1996年   330篇
  1995年   304篇
  1994年   289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251篇
  1991年   187篇
  1990年   181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91.
锶同位素在沉积学中的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分析测试技术的不断提高,锶同位素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近年来,显生宙以来海水锶同位素的变化曲线不断得以补充和修正,已建立起具有全球一致性,可对比的海水锶同位素变化曲线背景值,为锶同位素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现在,锶同位素不仅在示踪岩浆及成矿热液的来源和演化,计算晚期成岩改造作用的规模和程度及流体/岩石比等方面已趋于成熟,并且越来越广泛运用于海平面变化,板块活动,海底扩张,成岩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此外,在一些热点研究上,如全球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也逐步显现出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2.
广州瘦狗岭断裂带的变形期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广州瘦狗断裂带变形历史的野外地质证据以及^40Ar/^39Ar法和热释光法构造年龄数据,将其划分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韧性拉伸剥离变形期,中侏罗世韧性挤压逆冲期,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脆性断裂、硅化作用期,晚白垩世-老第三纪同沉积正断层活动、硅化作用期,老第三纪晚期左行平移兼正断层活动期和第四纪正断层活动期。对该断裂带的变形期次与区域构造演化的联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3.
北淮阳燕山期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淮阳燕山期断陷盆地岩浆岩广泛分布。晚侏罗世火山岩以安山岩、粗面质火山碎屑岩为主,岩浆由中性向碱性方向演化。可划分出南北2个火山岩带,南带以中性岩为主,北带粗面质火山岩增多。与火山岩同源的侵入体由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碱性花岗岩组成,带有明显的Ⅰ型花岗岩特征。北淮阳燕山期岩浆岩带是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大规模陆内俯冲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4.
995.
许继锋  韩吟文   《中国科学D辑》1996,26(Z1):34-41
秦岭造山带的蛇绿岩中存在MORB型岩石,它们有高的放射性铅同位素组成,计算得到的初始铅同位素比值分布在p为8.5的增长线附近。古MORB型岩石代表的古洋幔与特提斯洋幔和南半球冈瓦纳域古地幔相似,表明秦岭地区曾经存在分隔华北古陆和扬子古陆的古洋,该古洋曾是冈瓦纳域和特提斯域古洋的一部分。古MORB型岩石的铅同位素特征显示出DUPAL异常,证明至少在10亿年以前就有DUPAL异常存在,该铅同位素异常可能是南半球的DUPAL异常在古时的表现。  相似文献   
996.
997.
本世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由于氯同位素的测试精度很低(>1.0‰)导致氯同位素地球科学研究未获得任何进展。1984年Kaufmann等人建立测试精度高达±0.24‰的方法,并且首次发现了氯同位素在自然界的变异。在此以后氯同位素的测试精度不断提高,各国学者相继对海水、温泉、火山湖水、油田卤水、地下水盐湖、冰雪、环太平洋的斑岩铜矿和美国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床造岩矿物和造矿矿物流质包裹体中氯同位素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中氯同位素的分布规律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水体及矿床的成因与物质来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另外还以自然界氯同位素产生分馏的原因及机理做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8.
北秦岭东段峡河岩群中斜长角闪岩Sm—Nd同位素年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秦岭造山带东段的牌楼沟地区,峡河岩群中的斜长角闪岩测得全岩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605±76Ma,钕同位素初台比值为εNd=+5.3,表明峡河岩群变质岩系形成于中元古代。斜长角闪岩来源于亏损的地幔源区。  相似文献   
999.
陈学明 《现代地质》1996,10(3):382-389
粤北地区辉绿岩脉发育于下石炭统顶界以下的地层中,与程控硫化物矿体伴生。辉绿岩化学成分、稀土元素组成和稳定同位素组成均具深源岩浆岩特点,侵位于早石炭世末期或中石炭世早期。辉绿岩的位是本区地壳运动性质发生变化、断裂系统的由较浅层次向较深层次转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同沉积断裂作用及海底喷溢沉积成矿活动结束的信号。  相似文献   
1000.
符力奋 《广东地质》1996,11(2):21-26
信宜东镇的片麻状花岗质岩石是一种糜棱岩化混合岩一混合花岗岩;由岩体边部至中心,具有由长石化区域变质岩→条纹(条痕,斑点)状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粗粒黑云混合花岗岩(具塑性流动特点)的分带规律,岩石内常含有早期的经受过韧性变形的长石,云母和石英等残留矿物(古成体)它是花岗质原岩经过深层次韧性剪切与重熔形成的原地型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再经受中浅层次脆韧性变形(糜棱岩化)形成的,其中锆石Pb-Pb法最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