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62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李志扬 《沉积学报》2021,39(1):168-180
传统的沉积模式认为大部分细粒沉积岩(泥岩或页岩)的沉积发生在相对深水、低能的环境中。作为地表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沉积岩类型,泥页岩包含了对重构地质历史时期古地理、古气候的重要信息。泥页岩除了可以作为有效的烃源岩,勘探开发技术的进展更发掘出泥岩作为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巨大潜力。近十年来,国内外对细粒沉积物的水槽实验、泥岩沉积微相的精细分析、以及泥岩岩相组成特征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些研究对泥岩的沉积过程和沉积模式在不同角度上提供了新的认知。大部分泥岩(甚至包括众多有机质含量高的泥岩)都可能沉积在相对浅水以及水动力条件相对较高的环境中。不同的沉积过程(底部水流)形成不同的泥岩沉积微相,并对有机质在泥岩中的埋藏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以晚白垩纪北美西部内陆海道为例,总结在陆棚浅海环境中(最大水深< 200 m),位于从近岸到远岸(> 500 km)不同沉积环境(包括前三角洲/下邻滨、内陆棚、中陆棚、和外陆棚环境)中的泥岩的主要沉积过程、沉积微相特征、以及富集有机质的潜力。由于沉积过程和沉积环境是决定泥岩成分、沉积相、和岩石物理特征非均质性的首要因素,不同浅海环境中的泥岩相特征和沉积模式可有助于利用泥岩地层进行古地理、古气候的重构,并能够对预测不同陆棚浅海环境中沉积的泥岩作为有效烃源岩或有效储层的潜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2.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泥岩沉积时的古盐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璟  蒲仁海  杨林  李艾红 《沉积学报》2010,28(3):509-517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巴楚、塔中、塔河地区井下及巴楚小海子露头、阿克苏四石厂露头的石炭系泥岩中黏土矿物、微量和常量元素的测定,利用Adams和Couch古盐度计算公式、Walker相当硼判定法及锶钡比值法定量—半定量地分析了该区石炭系泥岩沉积时的古盐度特征,结果表明古盐度在4.7‰~33.9‰,大部分为半咸水沉积,其次为淡水—微咸水沉积,个别为咸水沉积;且古盐度变化明显,平面上巴楚组泥岩段泥岩总体具有从塔东北向塔西南古盐度变大的趋势;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泥岩在塔中古盐度最小,塔西南最大,塔北居中。由于沉积物中泥岩沉积时的古盐度特征是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之一,因此它对有争议的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及巴楚组角砾岩段沉积环境的判定提供了沉积水体性质方面的依据。石炭系泥岩沉积时的古盐度与该时期海平面升降及沉积相演化有关,该泥岩形成于石炭纪海平面相对下降或上升缓慢、古盐度相对较低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83.
近几年,山区地质灾害已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治理地质灾害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采用一个山区滑坡治理工程实例剖析,分析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4.
本文引入一种原始有机碳恢复的新方法,即利用Mo-TOC相关性来估算海相泥质烃源岩原始有机碳。并以藏南地区白垩纪海相泥岩、页岩为例,估算其原始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损失率。该方法可能在我国高成熟度-过成熟烃源岩的评价和油气资源量预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nviro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ceous mudstone and mudstone (coal-measure mudstone in short) of the Early and Middle Jurassic in the Turpan-Hami basin, which were formed in swamps. Through the organic facies study of the coal-measure mudstone in this area, the authors clarify that the flowing-water swamp is the most advanced organic facies belt. 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materials of coal-measure mudstone in the area and with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lacustrine mudstone in the past, the authors have established the integrated symbol systems from the abundance of organic matter and the type of organic matter, which can be used in the source rock evaluation of the coal-measure mudstone.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以东营凹陷西部沙河街组三段上部泥岩中白云岩夹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泥岩及白云岩夹层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比研究后认为区内白云岩形成于半深湖环境,是湖盆演化过程中特定阶段由于水深条件、古气候条件、水介质条件等均有利于白云石排除动力学和热力学的障碍而从水介质中沉淀形成的原生白云岩。  相似文献   
87.
本文根据大量的泥岩孔隙度实测数据和声波测井资料,探讨了我国东部三水、泌阳和黄骅等晚白垩—第三纪含油盆地的类型。根据泥岩压实曲线计算的剥蚀厚度,可将三个盆地划分为具有严重剥蚀的三水压实型与仅有轻微剥蚀的黄骅压实型两类。前者必须根据剥蚀厚度恢复地层在地史时期的最大埋深,否则将会对油气的勘探带来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8.
赋存于皖南—浙西的固体碳沥青分为古油藏裂解碳沥青和古油藏破坏次生充填碳沥青两种类型 ,阐明了两类碳沥青的不同成因机制。重新认定了浙西“康山沥青脉”为碳沥青而不是泥岩。论证了皖南、浙西碳沥青的烃源为下寒武统、中—上奥陶统至下志留统、中—上寒武统等。认为加里东运动—广西事件期间是下扬子盆地相区以下寒武统黑页岩为烃源的油藏形成和部分破坏的主要时期。针对南方的油气勘探 ,提出了只有在晚期成藏中作出贡献的源岩才是“有效烃源岩”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89.
一种含自生独居石富钾、富稀土的多硅白云母泥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9年在《沉积学报》发表了“大连地区前寒武纪沉积岩中发现自生独居石及其意义”一文,此后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加以继续研究。含自生独居石的泥岩研究的新成果介绍如下 :①泥岩的特征化学成分 :K2O11.94 %,Al2 O3 16.4 7%,SiO2 6 1.91%;ΣREE 330.6 9μg/ g,Ce 130.80 μg/g;La(N) /Yb(N) 12.4 4,δEu 0.75,δCe1.17;②泥岩造岩矿物经电子探针能波和波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曲线对比,认为是由伊利石转变成的多硅白云母,长期的成岩作用和中生代滑脱构造的压力促进了伊利石的转化;③自生独居石也经受了成岩作用及其后的影响,表现为矿物晶形包括 :散点状、单针状、晶簇状和连晶状等,大小由 1~ 6 0 μm;其晶形与产生自岩浆岩、变质岩和碎屑物中的短柱状单斜晶系独居石外形截然不同;由此得出结论认为该泥岩是一种罕见的特殊泥岩,富钾、富稀土元素和内部-外部环境创造了独居石的形成和生长条件。同时,本文强调在华北地台元古宙富稀土元素层位,有可能找到自生独居石并进而开展U、Th -Pb同位素地质测年研究;以及为华北地台北缘巨大稀土矿床矿源层探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
Abstract. A series of mudstones corresponding to N.8 to N.17 of Blow from the Uyashinai Mudstone Member, the Onnagawa Formation and the Funakawa Formation in the Taiheizan area of the central Green Tuff region, northeast Japan, was examined by chemical analysis. According to conventional chemical systematics, the mudstones are analyzed in terms of detrital, biogenic-A (siliceous), biogenic-B (calcareous) and hydrogenous components.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the biogenic-A (siliceous) component increases in upward succession in the Uyashinai and Onnagawa mudstones, wherea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biogenic-B (calcareous) component is restricted to the lower Uyashinai mudstones. The contribution of hydrogenous components Zn, Pb, Cu and Ba tends to increase during the Nishikurosawa stage, and decreases near the Nishikurosawa/Onnagawa boundary (Pb and Ba) or in the Onnagawa stage (Zn and Cu). The observed enrichment of heavy metals in the Uyashinai mudstones is attributed to the onset of vigorous upwelling of deep water with higher nutrient and metal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a contemporaneous change in global deep-water circ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