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33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固沙植物立地条件分区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陈珩  张志谦 《中国沙漠》2006,26(1):131-136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气候恶劣、土壤和浅层地下水的含盐量高,沿线天然植被稀少,沙漠腹地仅发现12种能忍耐干旱和抗盐的植物种。经过科学试验,已经解决了沙漠腹地灌溉条件下固沙植物引种、选育和咸水灌溉等一系列人工绿地建设的技术难题,并且已经引种固沙植物50多种,建成沙漠公路固沙、基地绿化人工绿地43.3 hm2。沙漠人工植物栽培离不开灌溉。因此,主要从沿线土壤盐分状况,可利用水资源分布来评价植物固沙的立地条件。评价结果,在塔里木河近现代冲积平原有古河道淡水可以利用,昆仑山山前冲洪积扇普遍赋存可以利用的咸水。但全线可利用水资源的量不足以维持常规灌溉方式,必须采取节水灌溉,尽量节省资源,一些地方生物防沙要结合工程固沙,形成工程生物防沙体系,保证公路的畅通。  相似文献   
42.
蓝小公路的边坡防护方法从性质看可分为两类: 一是消除或削弱使边坡稳定性降低的各种应力因素; 二是直接削减推滑力及提高抗滑力。对某一特定边坡来说, 其治理方法依照“概念化设计, 信息化施工”的原则, 不断优化设计, 采取综合处理措施。文中对 K10和 K12两处规模较大的边坡防护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 并对新型的防护系统 SNS网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43.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土壤微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周智彬  李培军 《中国沙漠》2003,23(4):452-458
对不同立地类型、不同生长年限、不同季节、不同树种的防护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区系组成进行研究,分析了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咸水灌溉条件下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和人工绿地建成后,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得到改善,微生物活性大幅度提高;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中,细菌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表层微生物数量远多于下层土壤;林地外围距林缘近的土壤微生物活性较强,3m以外微生物数量已接近流沙地微生物量;各类土壤微生物分布具不同的季节性规律,且不同立地类型防护林土壤微生物分布差异明显;随造林年限的增加,防护林的改土作用更加显著。土壤微生物分布与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pH值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4.
二战后,为解决严重的住房短缺问题,美国联邦政府一方面继续鼓励发展郊区住宅,如为退伍军人制定优惠贷款政策、修建州际高速公路,另一方面发起了城市更新运动,试图通过拆除城市中心衰败社区来改善居住环境,为城市中心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这些政策在推动郊区化的同时,也加剧了城市中心的衰落。这些政策的实施,既塑造了战后美国城市面貌,也对诸如城市暴乱、社会分化等问题负有责任。  相似文献   
45.
Based on ground temperatures and deformations monitored at the Xieshuihe site along the Qinghai-Tibet Highway(QTH)in permafrost regions from 2004 to 2015,variation of artificial permafrost table(APT),maximum frozen depth(MFD),thawed interlayer thickness(TIT)and ground temperature beneath embankment is analyzed,respectivel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nder the embankment,the change of APT occurred from October to December of that year and presented a deepening trend.The change of MFD occurred from April to June of that year with no obvious change trend,and TIT had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which mainly resulted from the deepening artificial permafrost table.Mean annual ground temperature at 0.5 m depth was 3.91°C higher beneath the embankment center than that under the natural field.The rising ground temperature at shallow layer of embankment resul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awed interlayer beneath the embankment and warming of underlying permafrost.Embankment settlement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IT.Greater settlement easily occurs when permafrost with higher ice content exists under the thawed interlayer,and in turn the settlement is smaller when permafrost with lower ice content exists under the thawed interlayer.  相似文献   
46.
吐乌大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全长283.3km的吐乌大高等级公路跨越2个不同的气候区、4个地质地貌单元和8个结构、功能各异的生态区段。公路建设和运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植被的损坏,不同生态小区受损类型和程度不同;某些动物种群栖息地缩小,主要发生在鸟类的迁徙通道上;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和风蚀;对原有人群的生产与生活的干扰,其中包括土地利用方式、畜牧业转场路线和生活、办公场所的搬迁等。在评价生态系统自然恢复难易程度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一些人为缓解和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47.
在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会对周边的多年冻土产生热影响,但不同地表条件下的多年冻土对道路热影响的反馈差异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基于青藏公路沿线两处监测场地的多年冻土监测数据,研究了不同地表条件下青藏公路对多年冻土的热影响差异。结果表明,青藏公路对多年冻土的热影响因地表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与植被覆盖率较高的监测场地相比,在植被覆盖率较低的监测场地,其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更高、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更大,且青藏公路对多年冻土的水平热影响范围也相对更大。此外,在植被覆盖率较低的监测场地最靠近坡脚的位置处,由于地表条件的不同,其浅层土壤更易受到外界扰动,导致该位置浅层土壤与外界的热交换特征迥异于其他监测位置,这可能也是导致两处监测场地多年冻土的热状态存在差异的原因。目前,青藏工程走廊内各线性工程密布,工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与多年冻土间的关系已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本研究工作对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工程走廊内线性工程之间的合理间距设定,以及即将建设的青藏高速公路双向路基间的合理距离设计都可提供参考,以达到减少工程热扰动,保障工程安全运营的目的。  相似文献   
48.
吴吉春  盛煜 《冰川冻土》2021,43(2):453-462
冻胀丘是土层中水分向冻结锋面大量迁移集聚,并且冻结膨胀使地面隆起呈丘状的一类冰缘地貌。冻胀丘的本质特征是存在纯冰核或高含冰地层,冻胀丘地表的隆起高度即代表了地下冰层的累计厚度,在工程建设中一般采用避让措施。在我国冻土区公路建设中,过去尚未遇到道路穿越冻胀丘的先例,正在建设中的青海省共和-玉树高速公路(简称共玉高速)在玛多县多格茸盆地横跨几个冻胀丘,对公路建成以后安全运营造成潜在威胁。以共玉高速建设里程K430+070处道路所跨的冻胀丘为例,基于地温监测数据和冻胀丘钻探资料,探讨公路建设对冻胀丘下覆冰层的影响及由此带来的路基稳定性问题。监测发现目前路基下多年冻土上限已经下降至冻胀丘高含冰地层位置,由于沥青路面的强吸热性,未来冻胀丘路段将发生持续沉降。如果多年冻土完全融化,该段路基有可能发展成热融湖塘。  相似文献   
49.
本设计为桂柳高速公路K444+710~822上行线边坡预应力锚索加固方案设计。通过对不稳定边坡区的地貌及岩性、地质构造特征、气候及水文地质条件以及边坡变形破坏形成机制分析,简单的进行边坡加固方案论证并提出最佳的加固方案,对该方案进行详细设计。经过多个雨季的考验,证明所提出的加固方案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50.
塔里木沙漠公路不同固沙体系的性能和成本比较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建立固沙体系是保障塔里木沙漠公路畅通的首要条件。通过比较塔里木沙漠公路不同沙体系的性能和成本后认为,尽管采用植物固沙的成本比采用机械固沙或化学固沙的成本高1-3倍,但植物固沙体系的固沙性能、防护年限要远优于机械固沙体系和化学固沙体系;在塔里木沙漠公路固沙工程中,机械固沙应作为一种临时性的、辅助性的固沙手段,植物固沙(栽植灌木固沙带)适于作为塔里木沙漠公路永久的固沙体系,化学固沙在塔里木沙漠公路的边坡固沙及零断面处固沙有较好的应用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