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74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中国人几千年来对翡翠有着特殊爱好,其融人了自古以来的玉石文化,它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道德、哲理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翡翠的探释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不但要从文化的层面来认识翡翠,而且还要多了解一些翡翠的专业知识和翡翠市场的发展现状。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几大翡翠市场和各市场的特点以及中国翡翠市场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鲜有报道的含霞石翡翠,选择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化学、拉曼光谱和X射线粉晶衍射等方面的研究,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本研究中的样品属于翡翠中的“飘蓝花”品种,为柱粒状结构,主要由硬玉、霞石、角闪石和少量的钡铝硅酸盐等组成。硬玉可分为两个世代,早期硬玉呈自形,发育规则的环带结构,反映了成岩流体的反复补给过程。早期自形的硬玉颗粒部分被后期细粒化的硬玉±角闪石取代,反映了后期流体事件的改造作用。根据产出和成分特征可将霞石分为两种:贫钾霞石和富钾霞石,其中贫钾霞石多沿自形的硬玉颗粒边界分布,而富钾霞石充填在自形的硬玉颗粒之间。根据结构特征可以推测,含霞石翡翠主要是从成岩流体中直接结晶形成的。矿物组成及其成分特征表明该成岩流体主要富集Na、Al、Si、K、Ba以及少量的Ca、Fe、Mg等元素,微量元素则相对富集LREE、HFSE和Sr等元素。结合样品中的矿物相关系和前人的研究结果,含霞石翡翠中硬玉的结晶压力和温度范围分别被限制在0.6~1.4GPa和300~450℃之间,其中霞石代表着母岩减压后流体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抽象的文字概念和直观的视觉呈现,都佐证着玉雕山子与中国山水画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复杂,但很微妙.玉雕山子与中国山水画的区别不仅只是图像载体不同所带来的差异,二者所涵盖的内容范围有着根本的区别.本文试图从中国山水画的角度出发,探讨二者在表现范围上的本质区别,阐明中国山水画对玉雕山子在表现内容、透视方法、空间布局、技法风格、审美追求、理论构建、艺术品评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所起到的借鉴意义.对于当代玉雕山子和当代中国山水画二者之间出现疏离现象的原因,本文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杨刚  范源 《安徽地质》2007,17(4):295-297
鉴别古玉的真伪,传统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玉器的加工工艺、艺术风格(器型、文饰等)等时代特征来加以确认.然而,现代科技发展使古玉仿制已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仅凭经验难以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需要借助科学仪器的帮助.本文通过对一兽面环的鉴定为例,用传统的宝石学测试,再经现代科学仪器、X射线衍射分析,经JCPDF检索,两者结合,最终得出了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经历数亿年的地质活动,产出颜色丰富且结构致密的戈壁玛瑙。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粉晶衍射、电子探针、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等测试分析方法对绿色戈壁玛瑙的宝石矿物学特征及致色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肉眼观察,阿拉善绿色玛瑙呈深绿色至褐绿色,微透明至不透明,相对密度、折射率、摩氏硬度等均符合石英质玉石的特点。偏光显微镜观察,绿鳞石富集于表层,并向内部呈放射状生长;方解石与石英均为隐晶质结构。扫描电镜观察,绿鳞石呈颗粒状分布于石英及方解石之间。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绿色戈壁玛瑙的物相组成主要为石英、方解石和绿鳞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绿鳞石的主要化学组成为SiO2、FeO、Al2O3、K2O和MgO。红外光谱分析也显示存在绿鳞石对应基团的特征峰。表层绿鳞石在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下显示出Fe2+与Fe3+的特征光谱,Fe2+与Fe3+之间的电荷转移是其...  相似文献   
16.
河南密玉是我国重要的玉石品种,属于显晶质石英岩。前人对于河南省新密市的密玉玉石矿床进行了系统的地质学研究,但其宝石学特征和颜色成因仍存在争议。文章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河南密玉中的绿色系列样品进行了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测试、紫外-可见光光谱测试、拉曼测试以及电子探针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密玉为结晶度较好的石英岩,主要矿物成分为α-石英,次要矿物有白云母、赤铁矿、石墨、金红石、电气石等;具有花岗变晶结构和显微细粒变晶结构;紫外-可见光光谱中可见明显的Cr3+特征吸收峰;密玉的绿色与含铬白云母有关,而含铬白云母的绿色则是由于其所含的微量元素Cr、V、Ni等致色元素引起的,绿色越深,Cr、Ni、V含量越高;随着Fe3+含量增加,样品的黄色调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黄色系硅化造礁石珊瑚以其独特的花纹和美丽的颜色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为充分认识硅化造礁石珊瑚的结构特征及颜色成因,本文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偏光显微镜、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拉曼光谱仪对3块天然黄色系硅化造礁石珊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所研究的硅化造礁石珊瑚空腔区与隔片区石英颗粒的形态、种类及分布特征不同。当隔片和体壁所围成的空腔或是共骨之间的空腔足够大时,沿空腔内壁到中心,石英颗粒的种类和形态从不规则的细粒→他形的中粒→他形-半自形粗粒;当空腔受到挤压时,石英颗粒主要为他形或似纤维状的细粒石英。隔片区的石英颗粒主要为细粒石英。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黄色-褐红色的矿物经证实为针铁矿和赤铁矿,其中赤铁矿是黄色系硅化造礁石珊瑚的主要致色矿物。受造礁石珊瑚骨骼结构的影响,微观上针铁矿和赤铁矿总是以色素点的方式存在于极细粒或细粒石英颗粒的间隙,宏观上富集于隔片区和空腔边缘。  相似文献   
18.
苏纪石是目前珠宝市场上的一种新兴宝玉石材料,主要通过颜色特征以及经验来鉴别,其宝石矿物学研究尚属空白。采用偏光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电子探针及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苏纪石样品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红外光谱及XRD特征图谱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显示,苏纪石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硅铁锂钠石与石英,分布有少量的长石、绿泥石和褐铁矿等;其中,硅铁锂钠石呈板条状或隐晶质集合体,石英呈等轴他形微粒状或不规则团块状、条带状;硅铁锂钠石的化学分子式为K0.94Na2.85Li2.49(Fe1.59^3+Mg1.82)3.41Al0.22Ca0.26[Si11.02O30.00]H2O,其IR特征峰为455,507,588,053,694,777,797,1042,1123cm^-1,其主要的XRD谱线为4.323(100),4.063(57),3.197(81),2.863(51);硅铁锂钠石中MnO的质量分数直接影响了苏纪石颜色的深浅,其IR,XRD特征图谱是鉴定苏纪石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9.
模拟天然翡翠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参照硬玉各元素的理论质量分数,选用合适的化学试剂配制合成翡翠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非晶质的、具有翡翠成分的玻璃料,再利用高压固相转变的原理,在高温高压设备上对其进行结构转化处理,使其在翡翠稳定区内结晶。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矿物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合成样品中的主要结晶矿物为硬玉,其红外吸收光谱与天然翡翠的基本一致,部分样品的结构转化较完全,结晶程度较好,且其硬度、密度及折射率等常规宝石学参数也与天然翡翠的十分相近。  相似文献   
20.
翡翠评估具有现实性、市场性以及预测性等特点,而传统的评估方法主要依赖评估人员的经验,其主观随意性较大,难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针对翡翠价格与其质量因素之间的复杂、不确定关系,提出了运用特尔斐法判定各权重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各质量因素之间的权重,以减少因评估人员的主观因素而造成评估结果的偏差。该方法能迅速、准确、公正地对翡翠估价前期的数据进行量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