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726篇
海洋学   53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裂陷盆地常常经历了多层次、多周期的幕式沉降过程.若盆地的演化包括了两幕或以上的裂陷旋回,则称之为多暮裂陷盆地.多幕裂陷盆地构造演化特别是复杂的断裂发育特征及其活动方式引起国际地质学家广泛的关注.多幕次裂陷作用下断裂活动方式的转型,必然会导致物源水系、沉积物入口位置及砂体分散方式的系统性差异.前人研究表明,在第一暮裂陷或...  相似文献   
852.
库车坳陷KS2气田目的 层构造裂缝普遍发育,而位于不同构造位置的裂缝发育特征有所差异,其与储层砂体的发育特征共同控制了该区单井产能的高低.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扫面电镜、测井以及电成像测井解释资料,对库车坳陷KS2气田目的 层巴什基奇克组的储层岩石学特征、砂体组合特征以及裂缝的性质、开度、填充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砂体...  相似文献   
853.
山东惠民凹陷古近系基山砂体地震作用成因新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剑萍  查明  牟雪梅  王辉 《沉积学报》2006,24(4):488-495
通过岩心观察和成像测井资料分析,对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古近系基山砂体成因进行了研究,笔者首次提出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基山砂体沉积动力学机制为地震作用而非洪水沉积。基山砂体主要由原地震积岩(原地地震扰动层)、“似海啸岩”(准原地)、及震浊积岩(异地)组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地震沉积序列和震积作用模式。地震扰动层对识别基山砂体的地震成因十分关键,震浊积岩构成基山砂体的主体,两者之间为一规模不等的震积不整合面。研究结果表明,基山砂体与超浅成侵入岩共生,地震是由深部岩浆的上拱引起,中央隆起带地震事件与岩浆侵入事件具有同时间和同空间性。  相似文献   
854.
江陵浅水坳陷湖盆层序地层充填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地震、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在建立江陵凹陷白垩-下第三系层序序列和目的层新沟咀组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的基础上,研究了沉积体系和砂体展布规律,分析了层序充填的主控因素。在二维层序地层模拟的基础上,初步揭示了可容空间变化对湖盆层序发育控制的动态过程,建立了新沟咀组浅水坳陷湖盆层序地层充填模式。  相似文献   
855.
松辽盆地北部长春岭背斜带油气成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松辽盆地长春岭背斜带油气来源,油藏、气藏形成时期先后等问题仍存在分歧的研究现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地球化学、构造、沉积、油气分布等方面出发并结合热史、生烃史,探讨松辽盆地北部长春岭背斜带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认为:长春岭背斜带原油主要来源于王府凹陷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段烃源岩,气源主要为两侧断陷深层煤系地层;天然气大约...  相似文献   
856.
马妍  孙永河  柳少波  马钰凯  刘海涛  赵长毅 《地质论评》2022,68(5):2022102008-2022102008
渤海湾盆地石炭系—二叠系为烃源岩的古生界潜山内幕型原生油气藏认识程度低,勘探难度大,明确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演化过程及与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响应关系对内幕型原生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典型井实测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等数据资料,进一步采用构造解析、潜山埋藏史分析以及盆地生烃模拟等技术手段,探讨了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及对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的控制作用,明确了生烃时期及有利生烃范围。研究表明,黄骅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活动经历了“两期裂陷,两期抬升”的四个演化阶段,形成多种类型的埋藏史,构造运动引起的古地温变化使南北地区烃源岩进行差异了生烃演化,裂陷建造作用促进地温上升,有利于有机质生烃,挤压改造作用抑制地温上升,有机质生烃中止。乌马营潜山及歧北潜山具有3次生烃阶段,生烃期为早—中三叠纪、早白垩纪、古近纪,港北潜山具有两次生烃阶段,生烃期为早—中三叠纪、古近纪。黄骅坳陷内早期(即早—中三叠纪)生烃范围局限,晚期(即古近纪)生烃最有利,乌马营地区及歧北地区为原生油气藏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