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4篇
  免费   1214篇
  国内免费   1725篇
测绘学   645篇
大气科学   265篇
地球物理   1319篇
地质学   4488篇
海洋学   529篇
天文学   120篇
综合类   380篇
自然地理   45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4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9 毫秒
91.
北山成矿构造背景概论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北山地区可划分为星星峡-明水-旱山微板块和敦煌微板块,二者以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缝合带为界.古陆裂解初期的寒武纪浅海具有形成磷钒铀锰沉积矿产的有利背景;奥陶纪洋盆和弧后盆地具备形成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有关铜锌矿的有利背景,被动陆缘裂谷具备形成海相沉积岩系有关铅锌银矿的有利背景;志留-泥盆纪岛弧火山建造具备形成斑岩铜矿的有利背景;石炭-二叠纪陆内裂谷具备形成火山沉积铁矿、斑岩铜矿、基性-超基性岩有关铜镍矿的有利背景;各单元古陆壳活化重熔型花岗岩具形成钨锡稀有金属矿的有利背景.  相似文献   
92.
土地更新调查成果与二次调查数据衔接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广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实际,论述了在调查工作中对原土地更新调查成果的利用,对需补充、完善的调查内容逐一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对如何处理两次调查数据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93.
基于关联信息的灰色沉降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用背景值的迭代计算构造方法来改进GM(1,1)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关联信息的灰色沉降预测模型.最后将其应用于沉降监测点的恢复重建中.试验结果表明,新的背景值构造方法足有效的,所建立模型的拟合及预测值较传统方法更加精确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浙江测绘》2008,(3):F0003-F0003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这是继年初冰雪冻灾之后,中国大地面临的又一场天灾。这场特大地震给灾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党中央、国务院确定浙江省对口支援青川县灾后重建。  相似文献   
95.
观测结构的度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超平行多面体体积的表达式,论证了超平行多面体体积与Gram行列式的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度量观测结构优劣的方法,并通过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6.
GPS现代化后L2载波的定位精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实际采集的数据,从信噪比和定位残差上分析了L2载波的数据质量,指出GPS现代化后,用L2C码恢复的L2载波信噪比明显提高,与L2载波信噪比接近,两者的差值仅在5 dBHz以内;用L2 C码恢复的L2载波比GPS现代化前的L2载波的信噪比更加稳定,不容易受卫星高度角的影响;同时利用L2 C码恢复的L2载波的定位残差比没有L2 C码的L2裁波小,定位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7.
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在何时何地碰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时间是所有相关的喜马拉雅-西藏造山体系演化模式的主控条件,并严重影响到对众多与青藏高原隆升和东亚大陆挤出相关的地质过程速率的解释,以及对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解。尽管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汇聚的速率在55Ma突然减缓被广泛地认为是初始碰撞的标志,但这次碰撞所造成的主要构造效应直到20多个百万年以后才显现出来。对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相对位置的重新估算,表明它们在55Ma时并没有达到可以彼此发生碰撞的距离。基于来自西藏新的野外证据和对已有数据的重新评估,认为初始碰撞发生在始新世—渐新世之交(约34Ma),并对55Ma时发生的地质事件提出了另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98.
西藏冈底斯带侏罗纪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 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34  
在新近完成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西藏冈底斯带侏罗纪岩浆作用的分布特点及其年代学,并利用已有的地球化学数据重点分析了早期关注程度较低的侏罗纪花岗岩类岩浆作用的性质。目前在冈底斯弧背断隆带未发现侏罗纪火山岩;在冈底斯东部地区,早侏罗世岩浆活动几乎同时发生于南冈底斯(叶巴组火山岩和鸟郁、尼木花岗岩类)、冈底斯弧背断隆带(宁中、金达、布久花岗岩类)和北冈底斯(聂荣花岗岩类),中晚侏罗世接奴群和拉贡塘组火山岩断续分布于北冈底斯,晚侏罗世岩浆活动零星分布于沙莫勒一麦拉一洛巴堆~米拉山断裂以北。将冈底斯侏罗纪岩浆活动置于时空框架内分析发现,南冈底斯和北冈底斯在侏罗纪时主要受俯冲作用的影响.而冈底斯弧背断隆带和中冈底斯自早侏罗世以来除了受到俯冲作用的影响外,还受到自东向西逐步扩展的碰撞作用的影响。结合古地磁重建资料和其他新发现.认为冈底斯带侏罗纪这种岩浆活动的特点可用班公湖一怒江洋壳向南、新特提斯洋壳向北的双向剪刀式(剪刀口向西张开)俯冲模式来解释。  相似文献   
99.
选择辽西为中心,以近东西向延伸800km的辽蒙地质走廊为研究区,通过年代学研究,确认130Ma以来的中、新生代火山活动对称分布的时空格局,具有“中间老、两侧新”的特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软流圈来源的岩浆向东西两侧侧向流动,岩浆来源不断加深。在此基础上提出“软流圈底辟体上涌和水平侧向流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0.
演化中的裂谷带——五大连池火山岩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古里河—科洛—五大连池—二克山新生代火山岩带是一条富钾火山岩带。文中重点论述了以下4点内容:(1)火山岩及其包体中存在典型的地幔交代作用;(2)根据火山岩K2O/Na2O比值勾画出富钾火山岩带范围;(3)地幔气体的绝热膨胀导致"冷泉和冻土现象";(4)地震活动的现状。论证了NNW走向的五大连池火山岩带是新生代初始的大陆裂谷,它们切穿了大兴安岭北北东向构造带。进一步从岩浆演化的趋势认为五大连池裂谷带将持续演化而不会夭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