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141篇
地质学   169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采用解析方法,给出了感应测井中当介质可表示成v(x,y,z)=Σ↓k,fvk,j^x^ky^j时的反演公式,并讨论了径向浸入深度γ0的反演。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南方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层次划分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最近十年中国南方的海相新区油气勘探评价成果为依托 ,以油气成藏和整体封闭保存体系评价为核心 ,在渝东—湘鄂西、中下扬子和滇黔桂三大区域划分出 9个有利区块 5 1个含油气保存单元 ,并将其归纳为四个层次。综合评价认为 ,方西和石柱保存单元具有较好的整体封存体系 ,属持续性含油气保存单元 ,为首选勘探目标 ;江汉盆地南部、句容—海安区块、南鄱阳坳陷、楚雄盆地东北部具备或基本具备整体封存条件 ,属于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通过精细勘探可望获得商业性油气流 ;楚雄盆地西北部、南盘江坳陷、十万大山盆地和渝东—湘鄂西地区利川复向斜由于晚期强烈构造改造而仅存在部分封存体系 ,需要攻关探索 ;思茅、渝东—湘鄂西地区的花果坪和桑植—石门地区已失去整体封闭保存条件 ,仅局部存在封存体系 ,地质条件高度复杂 ,勘探风险甚高。  相似文献   
13.
Based on the existing Land Surface Physical Process Models(Deardorff, Dickinson, LIU, Noilhan, Seller, ZHAO), a Comprehensive Land Surface Physical Process Model (CLSPPM) is developed by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physical processes of the earth‘s surface-vegetation-atmosphere system more completely. Compared with SiB and BATS, which are famous for their detailed parameterizations of physical variables, this simplified model is more convenient and saves much more computation time. Though simple, the feas...  相似文献   
14.
卤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述评(续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并讨论了国内外从卤水中提取钾、镁、锂、硼、溴等资源的分离提取技术,并对其技术的应用范围、优缺点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5.
山岭隧道工程具有隐蔽性、施工复杂性、地层条件和周围环境不确定性等特点,采用科学的勘察方法,是查明隧道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海淀区西山隧道为依托,针对隧道工程勘察中的关键地质问题,运用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工程物探、水文地质勘查等综合勘察方法,有效地查明隧址区的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和地下水分布特征,全面、客观地评价隧道进出口段边坡及仰坡稳定性、隧道围岩质量与稳定性、隧道涌水量、地应力及有害气体等工程地质问题,并针对不良地质现象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工期紧张、地形困难且日趋增多的山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提供可以借鉴的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发生了61年以来的最大降雨,特大强降雨引发房山区三合庄村泥石流地质灾害。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房山区三合庄村泥石流所带来的损失,本文选取该泥石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遥感解译和灾害地质实地调查等方法,确定了三合庄泥石流基本特征,从地形、物源和水源三方面研究了三合庄泥石流的成因,依据泥石流相关的防治工程勘查设计规范,采用雨洪法计算出三合庄村泥石流的活动特征,使用综合评分法判断了三合庄泥石流的易发性。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helical strake coverage on the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VIV) of a model flexible riser we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 with the aim of further improv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VIV responses. Uniform and linearly sheared currents were simulated to study response parameters such as non-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atigue damage, suppression efficiency,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s further studied. Test results of the bare model for a uniform current showed that the behavior of both the standing wave and traveling wave dominated VIV displacement. However, for a linearly sheared current, traveling wave behavior dominated VIV displacement in the high-velocity range. The results of the straked model tests indicated that the response was strongly dependent upon the amount of coverage of helical strakes. The flexible riser with 75% strake coverage gave the bes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 a uniform current, and 50% strake coverage gave the bes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 a linearly sheared current.  相似文献   
18.
不同抗震设计规范的砂土液化判别方法或国内外其他有代表性的液化判别方法所采用的地震动参数和土性指标及其埋藏条件是不同的,因而采用这些方法对同一工程场地进行液化势预测时其评价结果通常有一些差异,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论。为了给重大工程建设提供较为合理、可信的地基液化势预测结果,采用多种液化判别方法进行场地液化势的综合评价是比较客观的,也是必要的。本文结合某长江大桥桥基工程,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砂土液化判别方法、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液化判别方法、有限元数值分析法等多种方法逐一对该工程场地砂性土层进行液化判别,并结合室内动三轴液化试验结果,对主桥墩不考虑冲刷条件和考虑一般冲刷深度5m条件时的砂性土层进行了液化势的综合评价,并将各土层的液化势分为液化、可能液化和不液化3个等级,得到了较为合理可靠的判别结果。  相似文献   
19.
余莉  潘江涛 《云南地质》2021,(1):122-126
云南红河县龙然村滑坡为—浅层牵引式破碎松散层滑坡,连续的降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该滑坡的治理应采用“挡+排”的综合治理,“档”即在滑坡上缘设置抗滑桩、档板和毛石混凝土挡墙;“排”即沿滑坡顶、滑坡体两侧分别设置截水和排水沟,将地表水及雨水排出滑坡体外,以保证该滑坡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煤田矿坑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坑水资源化利用是煤矿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该文分析了山东省煤田矿坑水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可行性,以及矿坑水综合利用区划的设计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矿坑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区划,为山东省矿坑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