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209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44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虚拟参考站VRS(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技术的出现,为RTK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给测绘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就VRS技术在汶川地震灾区应急测绘基准建设中的成功运用做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对同类型的测绘基准建设有着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2.
采用GIS管理测量数据是提高城市勘测效率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利用MapX组件开发广州市建设工程测量信息系统,实现了建设工程测量图形与属性数据之间的双向查询。侧重研究建设工程测量的数据组织形式,以及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之间的关联。实验证明,利用MapX组件能高效地建造建设工程测量信息系统;系统中的空间数据结构设计合理,能较好地实现建设工程测量数据的录入、查询以及综合管理等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53.
本文在分析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特点,总结过去电力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水、火电全面经济效益比较,认为,在我国具体的国情和国力条件下,今后必须贯彻优先开发水能的方针,并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水电建设应注意做好的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54.
虚拟仿真实验是疫情背景下测量学实验教学的主要模式,是实验教学智能化的重要环节。文中结合南方测绘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以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测量学”为例,从虚实融合的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模式两个方面对疫情背景下“测量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结果表明,混合式实验教学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训兴趣与激情,通过线上反复练习、线下实操,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后疫情时代“测量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提供新模式。  相似文献   
55.
以邢台市七里河大桥为例,基于施工中采取的施工工艺,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的病害,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56.
某工程设计采用轻质砼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在施工过程中,从各个建筑细部上很下工夫,精益求精,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本文介绍其施工技术与细部做法。  相似文献   
57.
测量标志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基础设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对测量标志用地进行确权登记发证,是依法保护测量标志的重要基础工作。以郯城县测量标志用地权属登记发证工作为例,通过对测量标志用地权属的分析研究,制定不同的确权登记流程和方法,对测量标志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8.
杨渊 《云南地质》2014,(1):98-102,116
在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与工程周边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山地区域由于地质地形条件复杂,使得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大大增加.以云南大关寿山水电站为例,介绍了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基本过程和特点,对一般水电站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9.
本文根据甘肃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地震环境特征,简要分析了甘肃农村民居主要建筑结构类型和抗震性能,结合近10多年来破坏性地震资料,总结了农村民居主要震害特点,提出了实施甘肃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0.
分析了新时期测绘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的有关概念内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准入制度等的适应性进行了探讨,对进一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