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9篇
  免费   729篇
  国内免费   1288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200篇
地球物理   612篇
地质学   3531篇
海洋学   1267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211篇
自然地理   19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本文介绍了 X荧光勘查金矿技术及找金成果 ,并论述了该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2.
中国北西部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地区发现大量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引起了我国的重视 ,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此类型铀矿的找矿工作。我国北西部是寻找类似中亚地区层间氧化带后生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最理想的地区 ,本文在论述了区域大地构造特征、地壳演化与区域铀成矿带形成的基础上 ,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 ;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 (伊犁盆地、二连盆地与测老庙盆地砂岩型铀矿床 ) ,论述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 ;并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63.
U、Th、K、Rn等核辐射及含量在含金地质体与非含金地质体间的差异是用放射性方法勘查金矿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条件。大量实例表明 ,各种放射性方法都可在一定条件下用于金矿床勘查 ,并能取得良好效果。不同类型的金矿床 ,Au与 U、Th、K、Rn等有不同的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164.
流体成矿系统与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贾跃明 《地学前缘》1996,3(4):253-258
对几乎所有金属矿床类型来说,其形成过程均与金属从源岩的活化、原始渗滤、矿质运移和金属沉淀富集成矿关系密切,这些过程主要是由流体的运动和作用完成的。因此,识别金属和流体的来源,追溯流体从源区将金属运载至最终成矿部位所经过的路径,以及查明金属和流体沿运移通道发生的物理、化学和时间上的各种变化及其特殊性质,可以为矿床评价与勘查提供很有价值的定量成矿信息。成矿流体的来源-运移-沉淀(-堆积)过程会以流体成矿系统的形式保留下来。对流体成矿系统和作用的全面了解可通过调查活动的和古代的两种系统获得。活动流体成矿系统是目前正在进行原始矿质搬运的系统,调查这些系统可对运移通道中的含矿流体进行取样和监测研究。古流体成矿系统包括各时代从含金石英脉到铅-锌矿脉系统的所有热液脉型矿床以及沉积喷气型和所谓层控矿床。对含矿矿物和岩石的广泛岩石学、化学、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将为定量评价与预测矿床的分布和变化提供至关重要的资料。流体成矿系统内具有一些重要特征,如各种地质要素的方向性、相关性和指示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5.
对我国南方中新生代地洼盆地中的砂岩铜矿床进行了化学动力学与热力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矿源岩中以辉铜矿和黄铜矿最有利于溶解和迁移,NaCl对Cu的溶解和含矿流体的形成起了催化作用。溶液中Cu以络合物的形式迁移,其中以一价铜氯络合物为主;温度的降低和溶液中性化导致了络合物的失稳、分解和铜矿物的沉淀。铜矿物的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制约了砂岩铜矿中以辉铜矿为主及矿床分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6.
深水牵引流沉积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水牵引流沉积是继深水重力流沉积之后发现的又一种新的深水沉积类型,目前已发现的深水牵引流沉积包括等深流沉积和内潮汐、内波沉积两种类型。综述了深水牵引流沉积的研究历史、现状与进展,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7.
梁书艺 《矿物岩石》1997,17(1):90-95
作者在桂东北发现由生物-热卤水作用形成的新类型铅锌矿床,本文提供了生物成因的硫、碳同位素证据并着重讨论矿床的生物成因。矿床产于寒武-奥陶系与下泥盆统间不整合面之下的构造角砾破碎带,有机碳含量高的地段对矿化有利。生物组构和生物踪迹在金属硫化物和蚀变岩中普遍可见  相似文献   
168.
原生金矿成矿年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俊龙  赵浦云 《铀矿地质》1997,13(4):232-240
金成矿年龄和矿源同位素组成的准确测定,对金矿地质研究和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3年多野外和室内工作的总结,获得了多个典型矿床的年龄和同位素测定结果:华北古陆北缘北侧槽区乌花敖包金矿测定为130—120Ma的晚期造山作用成矿;南侧台区赛乌素金矿为211±15Ma的再循环古陆改造成矿;中段台区后沟一黄土梁金矿为243±7Ma的古陆再造成矿;胶东焦家-乳山金矿为122.7±3.4Ma和128±23Ma的燕山期成矿;华夏古陆八宝山金银矿为140±5Ma的火山热液成矿。  相似文献   
169.
桑吉盛 《铀矿地质》1997,13(5):264-269
松辽盆地是在兴蒙-吉黑海西褶皱带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大型陆相沉积盆地,基底主要为古生界浅变质岩,盖层主要是白垩系杂砂岩-有机页岩建造和新生界疏松碎屑堆积。笔者通过对前人资料分析研究后认为:松辽盆地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第三系是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主要目的层之一,层间氧化带型铀矿是主要寻找类型;盆地的西部和西南部是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70.
在跨孔条件下,利用积分方程法计算了孔区内外不同位置、不同产状的三维椭球体模型视电阻率异常。根据所得的典型数值模拟结果,借助视电阻率异常信息剖面图,对异常进行研究,总结了异常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和认识了其他模型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