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201篇
地质学   192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ABSTRACT

Series of observed flood intervals, defined as the time intervals between successive flood peaks over a threshold, were extracted directly from 11 approximately 100-year streamflow datasets from Queensland, Australia. A range of discharge thresholds were analysed that correspond to return periods of approximately 3.7 months to 6.3 years. Flood interval histograms at South East Queensland gauges were consistently unimodal whereas those of the North and Central Queensland sites were often multimodal. The exponenti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pd)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interval exceedence probabilities, but fitting utilizing the Anderson-Darling statistic found little evidence that it is the most suitable. The fatigue life pd dominated sub-year return periods (<1 year), often transitioning to a log Pearson 3 pd at above-year return periods. Fatigue life pd is used in analysis of the lifetime to structural failure when a threshold is exceeded, and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its relevance also to the elapsed time between above-threshold floods. At most sites, the interval medians were substantially less than the means for sub-year return periods. Statistically the median is a better measure of the central tendency of skewed distributions but the mean is generally used in practice to describe the classical concept of flood return period.
Editor Z.W. Kundzewicz; Associate editor I. Nalbantis  相似文献   
102.
将非等间距数列转化为等间距数列,并建立无偏GM(1,1)模型.通过对非等间距数列的处理,得到适合GM(1,1)建模的等时距数列,并在GM(1,1)模型的基础上,给出非等间距无偏GM(1,1)建模的具体步骤.从理论上证明无偏GM(1,1)能消除GM(1,1)模型的固有偏差,拓宽GM(1,1)的使用范围.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实际建筑沉降预测中,研究结果表明非等间距无偏(1,1)模型精度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3.
In this paper,a kind of explicit difference scheme to solve 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s,perfectly keeping the square conservation by adjusting the time step interval,is constructed,from the comprehensive maintenanc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implicit complete square conservative scheme and the explicit instantaneous square conservative scheme.The new schemes are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adding a small dissipation,but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small dissipation method.The dissipative term used in the new schemes is not a simple artificial dissipative term,but a so-called(time) harmonious dissipative term that can compensate for the truncation errors from the dissociation of the time differential term.Therefore,the new schemes may have a high time precision and may acquire a satisfactory effect in numerical tests.  相似文献   
104.
多类用户的混合星座导航系统定位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地面用户与空间用户在测量环境与观测几何动态性等方面的不同,基于导航卫星可见性与加权精度因子(WDOP)对混合星座导航系统的定位性能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同用户的星座天空视图与可视时长;从理论上讨论了权值选取对WDOP的影响.仿真表明,地面静态用户对不同类型导航卫星的可见性差异很大;而低轨卫星用户的可视时长更短,观...  相似文献   
105.
由于1∶500与1∶5 000两种比例尺地形图中等高线的技术指标差别极大,因此要实现从1∶500到1∶5 000地形图的缩编,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高效地对等高线进行缩编,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技术问题。文章通过探索和实验,总结出基于GeoTIN的等高线缩编技术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际生产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可靠的和具有实用性的。  相似文献   
106.
对拟建设的新疆且末地磁台进行场址勘选,采取十字剖面测量和密跨度测量方法进行地磁场总强度F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且末地磁台的地质条件、磁场梯度分布和背景噪声环境等地磁观测环境条件,符合国家地磁台建设规范的要求,适宜地磁基准台站建设.  相似文献   
107.
利用冲沟、山脊等断错构造地貌的DEM影像资料和详实的野外踏勘,详细分析了昔格达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结果显示:断裂线两侧的河沟和山脊地貌呈"S"或反"Z"形或以多个首尾连接的"S"形雁列式斜列,断裂活动为左行左列式,断层上发育多个拉分盆地和断裂湖;该断裂最新活动时间晚于(12.83±1.09)ka,为全新世走滑活动断裂,倾滑分量不大,倾向总体西倾,且晚更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约为1.70 mm/a;依据断裂线地震遗迹及断裂活动特征,断裂强活动复发间隔大致为10~12 ka或更短。  相似文献   
108.
令纬度ψ<,j>转换为ψ<,j>后,中央经线方程用一个ψ<,j>的7次幂方程表示,中央经线方程的系数关联着纬线间隔.令经度λ<,i>转换为ξ<,i>后,赤道方程用一个ξ<,i>的7次幂方程表示,赤道方程的系数关联着经线间隔.经线的收敛度由经线方程的收敛系数调节.由此构建可调节经线收敛度和经纬线间隔的伪圆柱投影.用一实例...  相似文献   
109.
选取威宁县1985年至2020年气象资料和黑颈鹤物候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各气候因子的趋势变化倾向率、主要气候因子对黑颈鹤物候期的影响进行研究。根据气象要素对黑颈鹤物候期的响应模式进行逐步回归结果表明:黑颈鹤的初见期、间隔期、终见期在1985-1990年间变化幅度较大。总体而言,近35年来初见期总体变化趋于平稳,终见期呈现上升趋势,说明黑颈鹤在威宁的停留时间有缩短趋势、终见期有提前的趋势。8月平均气温每升高1℃,黑颈鹤的初见期将推后4.485天;11月的平均风速每增加1m/s间隔期将会延长16.128天;3月雨日每增加1天,终见期将会推后1.863天,间隔期延长1.482天;1月平均风速每增加1m/s,终见期将会推后8.929天。说明气候变化对黑颈鹤物候期有积极的影响,比较敏感?可为气候变化的提供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地震潜势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衔山北缘断裂为晚第四纪活动的左旋逆走滑断裂,是对兰州市影响最大的控震断裂,自东向西可分为内官营段、马衔山段、七道梁段和雾宿山段4条次级断层段.其中雾宿山段为1125年兰州7级地震的发震断层段,其特征地震平均复发间隔为2 250~3 590年,最晚离逝时间为882年,在未来关注的200年内再次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小;马衔山段特征地震平均复发间隔约为3 120年,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中等破坏性地震,其潜在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七道梁段和内官营段未获得古地震复发间隔等参数,但历史上均发生过中等破坏性地震,未来仍存在中等破坏性地震发生的可能,其地震复发间隔可近似地参考马衔山断裂带上相应震级地震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