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8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490篇
测绘学   349篇
大气科学   271篇
地球物理   685篇
地质学   1056篇
海洋学   212篇
天文学   72篇
综合类   184篇
自然地理   15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41.
双频GP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接收机天线的相位中心,与厂家所确定的位置有偏差,在高精度定位测量中,是不容忽视的。讨论了用“旋转天线法”绘制GPS接收天线的相对相位方向图,来确定天线相位中心的原理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天线相位中心位置的测定精度为1.5mm左右.  相似文献   
942.
The Very Large Telescope (VLT) Observatory on Cerro Paranal (2635 m) in Northern Chile is approaching completion. After the four 8-m Unit Telescopes (UT) individually saw first light in the last years, two of them were combined for the first time on October 30, 2001 to form a stellar interferometer, the VLT Interferometer. The combination in pairs of all four UTs was completed in September 2002.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describe the subsystems of the VLTI and the planning for the following year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943.
CSRH模拟接收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叙述了日像仪实验的方案,双天线干涉仪中模拟接收机的结构,灵敏度,动态范围,噪声,增益的各级分配等问题,基于实验方案设计了日像仪模拟接收机。  相似文献   
944.
The Koralpe of the Eastern European Alps experienced high-temperature/low-pressure metamorphism (∼650 °C and 6.5 kbar) during the Permian and eclogite facies metamorphism (∼700 °C and 14 kbar) during the Eo-Alpine (Cretaceous) metamorphic event. In the metapelitic Plattengneiss shear zone that constitutes much of the Koralpe, the second metamorphism caused only partial re-equilibration of the assemblages formed during the first metamorphism. It is shown here that the Eo-Alpine mineral assemblage, garnet + biotite + muscovite + plagioclase + quartz (with or without kyanite), formed under low water activity conditions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level of dehydration that occurred during the Permian event. This implies that the rocks were essentially closed-system from the peak of the Permian metamorphism through the Eo-Alpine event. The evolution of water content of the rocks is traced through time: that prograde dewatering during the Permian metamorphic event terminated at the metamorphic peak with a water content around 3–4 mol.%. The water content remained then constant and led to water-undersaturation during the subsequent Eo-Alpine metamorphism. From the water content and activity evolution a post-peak isothermal decompression path close to the solidus is inferred for the Eo-Alpine event.  相似文献   
945.
杨磊  赵拥军  王志刚 《测绘学报》2007,36(2):163-168
在推导各散射信号功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功率和干涉相位联合估计的TLS-ESPRIT方法。因为干涉图像中的各主散射波和干涉相位能被分别估计,所以该算法可以利用同一分辨单元中不同散射机制后向散射信号功率的不同,将干涉相位分类实现散射中心分离。该方法通过提取两个占优势的相位得到两个高度,从而分别检测出森林的植被层和地表,特别是当散射波不相关并有不同的极化特性时,该方法有较好的性能,从而提高植被高度参数的估计精度。详细阐述该方法的原理和实施步骤,并通过对SIR-C/X-SAR的L波段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6.
目前SAR极化干涉测量地形参数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前沿技术。在现有提取极化干涉相位的技术中,由空间谱估计理论发展而来的,利用MUSIC、TLS-ESPRIT算法获取干涉相位信息的方法正逐步完善起来。但由于SAR信号存在散射点的观测数据少的问题,利用上述方法往往不能得到更高精度的干涉相位。作者提出的基于酉ESPRIT算法估算干涉相位的方法,充分利用了复观测数据以及共轭数据中的信息,使得观测数据等效增加了一倍,从而提高了植被高度参数的估计精度。本文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实施步骤,并通过对SIR-C/X-SAR的L波段实际数据进行验证处理,表明酉ESPRIT算法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947.
采用精密单点定位和相位历元间差分法分别评估普通航段和库区航段BDS/GNSS的定位和测速性能。结果表明,在普通航段,BDS-2定位精度为0.1~0.2 m;GPS、BDS-3、BDS全系统的定位精度相对较高,水平方向优于0.07 m,垂直方向优于0.09 m,测速精度相当,均在mm/s级;BDS/GPS、GPS/GLONASS/BDS/Galileo组合后,定位和测速精度相较于单系统提升约30%。在库区航段,GPS定位精度严重下降,水平方向为0.6 m;BDS-3与BDS全系统定位精度略有下降;多系统组合后,定位和测速精度受周围环境影响程度较低,与普通航段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948.
对HY-2B卫星星载GPS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分析伪随机脉冲先验值对简化动力学精密定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所有时间间隔中,先验标准差为1×10-8 m/s2时定轨精度最高,最优伪随机脉冲时间间隔为6 min。估计天线相位中心变化(PCV),分析不同分辨率(10°×10°、5°×5°)PCV模型对定轨结果的影响,并使用载波相位残差、重叠轨道比较和SLR检核对定轨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99%以上的历元能观测到4颗以上GPS卫星,数据完整率达到99.65%,L1、L2波段的多路径误差RMS均值分别为15.7 cm、9.5 cm,证明HY2国产接收机性能良好。轨道内符合精度均达到cm级;未加PCV模型时,SLR检核RMS值为27.8 mm,加入10°×10°、5°×5° PCV模型后,SLR检核RMS值分别提高0.9 mm和1.2 mm,说明轨道外符合精度也达到cm级。  相似文献   
949.
基于实测数据分析天线相位中心PCO改正模型和观测值频点选择对北斗三号卫星精密定轨和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北斗官方CSNO发布的PCO模型定轨定位表现稍优于IGS协议模型。此外,相较于两者PCO模型差异的影响,B1C/B2a与B1I/B3I观测值频点的选择对精密定位影响更为显著。以IGS B1I/B3I PCO模型为参考,CSNO B1C/B2a PCO模型定位坐标在E、N、U方向上的精度分别提升约5%、13%、14%,可应用于北斗高精度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950.
倪晓寅  陈莹  杨锦玲 《中国地震》2022,38(2):239-247
基于地磁逐日比异常期间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幅度变大或变小的统计结果,发现地磁逐日比高值异常是由异常日的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幅度变小和异常前一天的日变化幅度变大所致。其中,异常日的日变化幅度变小可能是地磁逐日比异常的主要因素,但异常前一天的日变化幅度变大也是异常成立的重要因素。此外,引用前人感应电流假说,结合统计结果进行了机理解释,研究结论进一步证实了前人对该方法的机理推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