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24篇
地质学   1148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龙岗地区陇川运动-华力西运动间造成整个古生代地层缺失,中上三叠统直接覆于下元古界哀牢山岩群、大红山岩群等基底岩系之上,本文称为“超级不整合”。华力西期-喜马拉雅期历次地壳事件在“超级不整合”接触带形成“矿质”的“浪淘砂”式、叠次‘堆积’作用,对该区金成矿有决定性作用,先后发现小水井与大龙潭两个典型金矿床。前者为“地下水热卤水溶滤中低温热液蚀变角砾岩微粒浸染型金矿床”,可类比为“卡林型”;后者为“原生沉积地下热水溶滤中低温热液蚀变砂砾岩微粒-粗粒型金矿床”,为该区首次发现的新类型。  相似文献   
72.
镇康芦子园铅锌矿床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文伟  陈少玲 《云南地质》2007,26(4):404-410
芦子园铅锌矿产于镇康复背斜核部寒武系沙河厂组大理岩、板岩、片岩地层中,沿背斜轴部产生的断层及层间破碎带是主要的容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酸性及基性岩浆热液,矿床成因为沉积-热液改造叠生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73.
杨宏城 《云南地质》2007,26(4):416-420
水泄铜钴矿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控矿因素较多,通过分析认为主要受断层及岩性控制,地层初始富集,构造及区域变质作用提供通道及热源。水的循环、溶解作用形成热卤水成矿。  相似文献   
74.
新沟白钨矿属典型的接触交代(矽卡岩)变质矿床。晋宁晚期的岩浆活动强烈,黑云二长花岗岩是矿区主要成矿岩体。钨矿体赋存在花岗岩体两侧与昆阳群大龙口组灰岩接触带矽卡岩中,地层、岩石、构造对矽卡岩及矿体都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5.
刘成 《云南地质》2007,26(4):428-438
介绍滇中红层形成的地质历史背景,红层分布范围,主要地层岩性及区内地质构造。重点讨论滇中红层特别是红层软岩的岩体原生结构,及后期受构造改造的岩体结构特性,岩体风化特性,岩体水理作用特性,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等四方面的工程地质特性。  相似文献   
76.
A geophysical investigation of a landfill area was conducted as inextricable phase of a preliminary geotechnical, ge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study of the area under investigation.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ERT),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prospecting techniques mainly concerning its effective contribution to resolve sever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as applied for the geophysical modeling. ERT is a robust imaging method the theory and implementation of which are well documented in geophysical research literature. The survey site is located in Akrotirion Peninsula, about 7 km east of Chania city in Crete I. The geological setting comprises Trypalion limestones, marly limestones and a clayed weathered layer. Cavities are also identified at various scales which are recent tectono-karstic voids. Due to the above-mentioned geological singularity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an environmentally safe construction of the landfill, an ERT survey was carried out. Specifically, seven geoelectrical tomographies were conducted reaching the prospecting depth of 36 m. The resulted images conduced, to overcome geotechnical problems sinc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karstic voids was determined, to plan the future sites for waste disposal as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in detail and to reliably estimate the thickness of the already deposited wastes. The resulted images were confirmed using available borehole logs and ambient noise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77.
利用蕴涵着丰富的地球物理信息的波速测试成果 ,对长江三角洲南翼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物作沉积过程及其沉积环境讨论  相似文献   
78.
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及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及石炭系包括5个组,自下而上分别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石炭系巴楚组、卡拉沙依组和小海子组。其中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地质时代为晚泥盆世,巴楚组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早中期,卡拉沙依组地质时代为晚杜内中期至巴什基尔期,小海子组地层时代为巴什基尔末期至莫斯科早期。岩石类型有碎屑岩和碳酸盐岩,还有膏盐岩,并夹薄层火山碎屑岩。沉积相主要为海陆过渡相组合,包括河流、三角洲、滨岸、浅海、碳酸盐岩台地、台地边缘6种相和12种亚相及33种微相。晚泥盆世东河塘期至石炭纪发生过4次较大的海侵,海侵范围由下而上逐渐增大,至晚石炭世小海子期海侵规模最大。东河塘期开始海侵,海水由西而东侵入,此时周缘碎屑物质供应充分,主要为无障壁海岸和障壁海岸沉积,西南缘为浅海相沉积。巴楚期晚期,海侵范围进一步扩大,物源向北或北东方向退却,陆源碎屑物质注入急剧减少,形成了一套富含生屑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了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卡拉沙依期中期海侵规模比巴楚期更大,海水深度加大,西部为开阔台地亚相沉积,其余地区为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卡拉沙依期晚期和小海子期海侵达最大,向东扩展,大部分地区为开阔台地亚相沉积,东部地区为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塔北大部分地区缺失。  相似文献   
79.
地电提取测量法在北衙寻找隐伏矿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晓勇 《云南地质》2002,21(1):83-89
地电化学提取测量法是应生产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轻便,快捷的寻找隐伏矿床的方法,在云南鹤庆县北衙地区进行实验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在末知矿区圈定了远景规划区,为进一步探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上扬子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的钒矿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南部早寒武世黑色岩系中,蕴藏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而位于扬子地台东南缘的钒矿床尤其令人瞩目。本文以湘西为例,剖析该类钒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矿床产于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底产的碳系页岩、硅岩及黑色页岩组合。矿层呈层状、似层状,产权稳定,埋藏浅,储量大。矿石主要由水云母(伊利石)和石英组成,含有机质及藻类化石。成矿受地层、岩性、古构造和古地理条件控制。矿床具有微生物成矿与海底热水沉积双重特征,成因应属生物地球化学积积矿床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