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3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203篇
测绘学   490篇
大气科学   192篇
地球物理   560篇
地质学   587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59篇
自然地理   3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数字黑河的思考与实践3:模型集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数字黑河"模型集成研究的进展.①流域科学研究中的模型集成由发展流域集成模型和建模环境这2个主题所构成,前者可概括为"水-土-气-生-人"集成模型,后者是支持集成模型的高效开发的软件工具,注重于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建模提供支撑.②将模型集成分为知识途径和技术途径,讨论了建模环境在模型集成中的作用,以及科学模型和流域管理模型的关系.③回顾了黑河流域模型集成的总体目标是发展两种类型的集成模型,其中第一种回应科学目标,是地球系统模型在流域尺度上的具体体现,以建成能够综合反映流域水文-生态-经济相互作用的模型为标志;第二种集成模型回应管理目标,以建成空间显式的流域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为目标.④对黑河流域已有的水文、地下水、水资源、陆面过程、土地利用、生态、社会经济与生态经济建模工作做了系统的综述.⑤分析了黑河流域集成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92.
改变入渗强度的地下水流模式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彦  梁杏  权董杰  靳孟贵 《地学前缘》2010,17(6):111-116
自Tóth提出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以来,大多学者基于定水头上边界的解析解或数值模拟研究地下水流系统发育特征,尤其是多级水流系统模式。认为复杂的盆地"地形势"就会发育多级地下水流系统,简单地形发育单一地下水流系统。利用自主研发的地下水流系统砂槽模型进行系列实验发现,实验条件下(模型尺寸、介质和多个河谷不变)水流系统的发育受控于降水入渗强度。得出随着降水入渗强度的增大,水流系统模式由单一的区域水流系统,到复杂的多级次水流系统,再到局部的水流系统的结论;盆地多个势汇中,只有实际成为地下水排泄点的汇势才能影响地下水流系统模式,而其他的势汇只是可能的潜在势汇。实验表明,用定流量上边界(降水入渗强度)能够更好地揭示盆地地下水流系统模式发育与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993.
Holocene paleoclimates of Indi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e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the available palaeoclimate records from India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from different prox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i) fluctuating lake levels during the early Holocene. The period of relatively higher lake levels from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efficiency was reached only 7.2–6.0 cal kyr BP, possibly due to increased contribution from winter rainfall; (ii) the onset of aridity in NW India could have begun as early as 5.3 cal kyr BP. Subsequently, there were multiple wet events but of shorter duration and smaller magnitude than during the mid Holocene; (iii) there is evidence of several short term climate events in the proxy record. However, in the absence of a rigorous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a detailed regional correlation is not possible at this stage. Finally, a comparison between marine and terrestrial records indicates that episodes of strongest and weakest monsoon winds were not always associated with wettest and driest episodes respectively in the NW Indian lakes.  相似文献   
994.
基于GIS技术构建地学数字填图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特别是GIS相关技术、地学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开展地质数字填图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地学数字填图系统(GeoGIS)”针对地学工作实践,可以完成野外数据采集和室内建库、成图、数据管理、分析。系统于2003年起即应用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5.
余德清 《湖南地质》2001,20(2):157-160
“数字湖南”是在“数字地球”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能嵌入海量数据、多分辨率和三维的湖南自然与人文信息的数字化描述方式,是以湖南为对象的真实地球的数字经再现,是湖南信息高度富集的统一体。湖南信息基础设施和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数字湖南”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数字湖南”的研究为湖南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将极大地推进湖南的科技发展,并在湖南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6.
用于双天线干涉实验的数字相关接收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用于双天线干涉实验的数字相关接收机器的构成和信号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997.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there are 264 drought and flood years, occurred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during last 1020 years from 961 to 1980. The evolutionary law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drought and flood years are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 of drought and flood years are non-uniform and the dry and flood seasons in a year are concentrated. At the angle of monsoon circulation, at present the climate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is just in the late stage of frequent drought period and the early stage of least flood period. In addition, the cycle of drought and flood and the feature of drought and flood occurred in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are analyzed. It shows that the short period less than 10 years is in the majority, and the drought and flood occurred most frequently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相似文献   
998.
春季长江中下游旱涝的环流特征及对前期海温异常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  张庆云 《气象学报》2013,71(3):452-461
春季长江中下游降水有显着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进入21世纪以来长江中下游春季降水偏少现象频繁发生.根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重点探讨春季(3-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可能成因、机理以及对外强迫的响应.春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异常偏多(少)的环流主要特征是:高层200hPa风场上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位置比气候态偏北(南);中层500hPa亚洲地区的阻塞高压主要发生在乌拉尔山(鄂霍次克海)附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南);低层850hPa风场的东亚沿海地区为偏南(北)风距平,有利于(不利于)水汽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输送.大气环流内部动力过程的分析指出:东亚地区上空Eliassen-Palm(EP)通量散度在40°N为正(负)异常、30°N为负(正)异常,有利于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中心位置偏北(南),从而导致春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偏少).春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异常偏多(少)年最显着的前期外强迫信号表现为赤道太平洋海温呈现厄尔尼诺(拉尼娜)型.  相似文献   
999.
数字摄像能见度仪(Digital Photographic Visibility System,DPVS)仿照人工目测能见度的原理测量大气能见度。本文应用2017年3—8月北京地区DPVS、前向散射仪(PWD22)、大气透射仪(LT31)三种观测仪器在降雨天气和雾霾天气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能见度观测数据与相对湿度、颗粒物浓度、降水粒子等要素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在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三种仪器观测数据变化趋势一致,但存在一定的差异;DPVS在中雨天气、大雨天气、暴雨天气和中度雾霾天气中,观测数据离散性更小,稳定性更好。但DPVS在白天和夜间的交替过渡期观测值不够稳定,这也是今后算法优化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以陕西富县为例,探讨在GIS环境下从数字高程模型(DEM)中提取流域特征并进行中等流域的划分的详细过程,包括DEM的预处理、流水方向的确定、汇流累积量分析、河网的提取和子流域的划分,通过设定不同的汇流累积量的阈值,通过实验,富县地区的阈值设为20 000,得到中等流域的划分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