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189篇
地球物理   360篇
地质学   779篇
海洋学   114篇
综合类   105篇
自然地理   17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01.
活鸡免矿井是神木北部矿区首批建设的现代化煤矿之一,于2000年12月投产,生产原煤800万t/a。由于该矿井范围内煤层上部(垂距21-30m)赋存有10.97km^2烧变岩裂隙含水层,其静储量高达130万m^3,单孔涌水量可达2000m^3/d,对煤矿的安全开采构成了巨大威胁。同时,烧变岩裂隙水双是可供矿区开发利用的宝贵水资源,为消除水害隐患及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采用了钻孔泄水方式将烧变岩裂隙水引入矿区供水系统,既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又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02.
神木大柳塔地区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神木地区的 1∶5万生态地质填图 ,对神木大柳塔地区煤矿开采造成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矿区地下水的污染因素进行了分析 ,对矿区的污染状况进行了测算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03.
三峡工程库区移民迁建区地质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殷跃平 《地质通报》2002,21(12):876-880
三峡工程移民总人口达120万人,移民迁建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容量极为有限,人地关系紧张,移民安置难度大。本文将三峡工程移民迁建区地质工作归结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地质工作的阶段性、地质认识的局限性、地质问题的长期性4个方面,并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临测预警工程的建设内容和运行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将按照“中央领导,分省负责,县为基础”的方针,在群测群防体系和专业技术体系相结合的基础上,以国家、省市和县区3级地质环境监测站为依托,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群测群防手段,对库区以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进行分批分级监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将分4个阶段实施。最后,就三峡工程移民迁建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04.
巴东新县城区滑坡防治设计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完成巴东新县城区有关滑坡整治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其发育特征,对一些普遍规律进行了总结;对目前采用的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一些看法;讨论了新县城区滑坡抗滑桩设计中的要点,如设计安全系数、桩的布置、推力分布形式、锚固段长度、桩长与桩内力的关系等。强调应在充分勘察和优化方案的基础上,依据当地库区的技术经济条件进行防治工程信息化设计。  相似文献   
905.
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综合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防治地质灾害的角度,探讨防治工程如何结合三峡库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力求近期与远期的目标利益为最佳兼顾,从单纯的地质灾害工程防治综合向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问题转变,坚持防治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将治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力求获得库区整体的最大综合实效。  相似文献   
906.
作揖沱崩滑堆积体稳定性评价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地质背景、形态特征、滑面特征及水文地质等方面,对作揖沱崩滑堆积体的特征进行了概括。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降雨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确定,并在剩余推力法公式和程序中加入这些量化关系,对剩余推力法进行了改进。然后用试验、参数反演及综合经验等方法确定了作揖沱崩滑堆积体稳定性计算的参数,采用改进的剩余推力法与Sarma法对其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降雨与库水位的提升对作揖沱崩滑堆积体稳定性的影响较大。最后,根据作揖沱崩滑堆积体失稳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07.
基于输气管道在以往地震中的地震灾害与抗震性能,对一储配站的输气管道进行了抗震鉴定和震害预测。首先说明地下管道的3种抗震鉴定方法以及震害预测方法:规范法、近似法和反应位移法。然后具体说明了3种方法在输气管道抗震性能鉴定的应用,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采用抗震鉴定的综合分析方法进一步得到输气管道的震害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908.
山地灾害治理中生物工程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道杰  陈吕容  周麟  崔鹏  朱波 《山地学报》2004,22(4):461-466
生物工程在山地灾害治理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其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却远落后于工程实践。根据生物工程的原理及其特点,对其在山地灾害治理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生物工程在山地灾害治理中的应用范围不确定,工程设计和效益评估的标准不完善,植物根系研究的手段和设备有待改进,植物根系的"定向培育"开展的研究工作很少,植物枯枝落叶层的防灾、减灾作用研究不全面等。提出了生物工程在山地灾害治理中的主要研究方向,以期为完善和发展生物工程在山地灾害治理中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909.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由于很多城市对城市建设研究的不全面、不深入,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导致了多种城市灾害发生。城市灾害发生的种类、数量和范围在扩大,危害程度在加深,因而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只重视发展速度和规模,忽视防灾减灾,或城市建设工程防灾减灾配套设施落后、甚至缺失等问题。减轻灾害与控制灾害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研究分析日本城市防灾减灾与城市建设工作,其城市防灾公园建设经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910.
溜砂坡防治工程安全系数实验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干燥沙石散粒体临界单面坡沙堆坍滑实验,对颗粒均匀和较大非均匀度沙石建造的临界坡面的坍滑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探索.颗粒均匀的沙堆坡面出现准周期、大规模的沙石“雪崩”,坍滑重量符合统计的正态分布。而非均匀度较大沙堆的坍滑规模呈现多样化的负幂率分布。从理论上探讨了这2种动力学特性对坍滑的概率风险度以及防治工程可靠度的影响关系。结合实验结果分析认为,当坍滑灾害发生概率α减小情况下,颗粒非均匀溜砂坡的防护工程所需考虑的外荷载安全系数迅速增大,并将逐渐大于颗粒均匀的溜砂坡。尤其在α较小,即对工程可靠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安全系数的增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