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1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271篇
测绘学   180篇
大气科学   179篇
地球物理   444篇
地质学   696篇
海洋学   198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18篇
自然地理   1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Understanding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SPM) dynamics in coastal waters is crucial to assess changes in coastal sediment budgets and biogeochemical fluxes. SPM dynamics are subject to various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factors and processes such as, e.g. tidal currents and aggregation which can be enhanced by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that are produced by algae and bacteria. It is still unclear how the different factors and processes interact and together determine SPM dynamics. To unravel the interacting processes and factors, we propose a new distribution-based modeling approach. Based on the derivation of explicit equations for siz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PM such as the average radius, we derived a model of reduced complexity characterized by low initialization and parameterization effort as well as low computational cost. The proposed 0D model includes the processes of aggregation and fragmentation due to shear, aggregation due to differential settling, deposition, resuspension and tidal exchange, and describes the evolution of the SPM concentration in the water column linked by the settling velocity to the change of the mass average radius of the aggregate distribution. A systematic parameter variation for critical bottom shear stress of erosion, the size of resuspended aggregates, the fractal dimension, the collision efficiency, and the aggregate strength has been performed and compared to observations in the back-barrier basin of Spiekeroog Island in the German Wadden Sea. This analysis confirms the hypothesis that in winter biological influences on SPM dynamics are smaller compared to summer. This is mainly reflected by a significant shift in the various parameters. We hence conclude that biological control mechanisms have a much more quantitative relevance for SPM dynamics than currently represented by state-of-the-art SPM transport models.  相似文献   
92.
深海沉积物地热探针贯入沉积物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新型自容式高精度深海沉积物地热探针贯入沉积物深度、插入过程的运动轨迹以及探针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探针的结构设计以及探针下放要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
青藏高原北缘公格尔山地区地形梯度的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青藏高原北缘西昆仑山脉的公格尔山地区为试验区域,基于SRTM-DEM数据,采用线状地形剖面和带状地形剖面的研究方法,对试验区从公格尔山顶到塔里木盆地的地形梯度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地形梯度与隆升过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线状地形剖面清晰直观,操作简单;带状剖面法能较好地反映区域的地形起伏状况。若将两种方法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区域地形研究,则会获得更好效果。(2)从塔里木盆地到公格尔山顶,地形抬升共分3个梯度:分别是从海拔高度2 000m左右上升到约4 500m,从约4 500m上升到将近6 000m,从将近6000m上升到约7500m。地形抬升的不同梯度可能对应着公格尔山晚新生代地貌形成过程的不同隆升过程;而每个抬升梯度的拐点,则对应着不同隆升过程形成海拔高度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94.
河口海岸三维水流数值模型中几种垂向坐标模式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建峰  张长宽 《海洋工程》2007,25(1):133-142
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河口、近岸海域三维斜压水流数值模式研究的进展,着重讨论了不同垂向坐标下三维水流模式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地形拟合坐标(σ坐标)模式可以很好地拟合床面地形和自由面,已在物理海洋学中被广泛使用。但在地形变化剧烈,尤其在密度层结效应明显的海域,σ坐标模式中的水平压强梯度力误差会引起伪密度流。寻求高精度的数值模式以及更加有效的拟合坐标变换将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5.
椒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beta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7年10月在椒江口共布设6条潮间带采样断面,每条断面在中潮带上区、中区、下区和低潮区各设1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采样。分析了不同采样站位数与大型底栖动物种数的关系,选用Wilson-Shmidabeta多样性测度方法,对以下3种空间环境梯度下大型底栖动物群落beta多样性进行了研究:(1)断面内垂直环境梯度;(2)河流到海洋的环境梯度;(3)河口两岸间的距离梯度。分析了不同采样站位数对群落beta多样性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采样站位数的增加,物种数呈增加趋势但增速渐慢,同时beta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2)不同的潮区间隔下的be-ta多样性指数均有显著差异;(3)在北岸和南岸,随着断面间距的增加beta多样性指数均呈升高趋势,而且与各断面的沉积物粒度、油类含量呈显著相关;(4)椒江口为喇叭形河口,随着河口两岸断面距离的增加beta多样性指数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96.
利用海洋模态重构方法对LEVITUS数据库数据进行了分析,获得了中国近海的温度、密度和声速的最大跃层强度及其深度的月平均变化规律.海洋要素的最大跃层强度在7、8月份达到最大,而且分布均匀,最大跃层强度对应的深度为全年最浅.12月至次年3月的最大跃层强度最小,分布杂乱,最大跃层强度对应的深度为全年最深.其他月份的分布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97.
为提高利用重力异常计算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中央区效应的精度,视中央区为矩形域,将重力异常表示成双三次多项式插值形式,引入非奇异变换,推导出了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中央区效应的精密计算公式。以低纬度区域分辨率为2'×2'的重力异常数据为背景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解算计算点所在的1个网格的中央区效应时,传统公式与本文导出公式计算结果差值的最大值达数E。该导出公式可为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中央区效应的精密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灌注桩钢筋笼的充电电场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充电法是用于良导电矿体勘探的传统方法.利用良导椭球体的充电电场特征,结合模型桩试验,分析了灌注桩中钢筋笼周围的充电电场特征.结果表明在钢筋笼底边缘附近,电位曲线急剧下降,出现明显拐点,梯度曲线相应出现极小值.研究成果为检测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Born近似快速三维反演井地电法数据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篇研究了井中电偶极激发地面接收的井地电法的快速反演成像问题.我们采用了Born近似方法和重加权正则化共轭梯度法(RRCG)算法.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Born近似是一种有效的井地电法三维快速反演方法,同时也说明井地电法监测油水前驱和储层边界预测的观测数据可以用该方法进行快速三维反演成像.  相似文献   
100.
重力垂直梯度的测定及其应用与潜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重力垂直梯度测量精度的提高及间接推求方法的改善,它在地球科学的研究中的作用日益扩大,本文叙述了利用高精度重力仪直接测量垂直梯度的方法与注意事项,阐明了垂直梯度在地学研究中的意义与作用,其中包括(1)可以更精确测定大地水准面与正高;(2)可以更好探测地下的物质的分布及界面起伏;(3)可根据垂直梯度及形变资料反演场源及解释引起上述变化的动力机制.关于如何进一步发掘其潜力,这里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