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266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91.
梅里雪山明永冰川的特征与变化   总被引:20,自引:12,他引:8  
郑本兴  赵希涛 《冰川冻土》1999,21(2):145-150
梅里雪山主峰卡格薄峰海拔6740m,位于怒江与澜沧江之间,是尚未被人类征服的神秘高峰之一。位于卡格薄峰东坡的明永冰川,长11.7km,冰川末端海拔2660m,是目前横断山区第二条较长的冰川。这是一条横断山区海拔最低的季风海洋性冰川,其冰舌上部运动速度可达533m/a。1971 ̄1982和1998年冰川均处于前进状态。  相似文献   
492.
乌鲁木齐河流域典型冰川与全流域其他冰川波动的监测结果表明,50年代末与60年代初以来,各冲川均处于全面退缩状态,且冰川长度退缩量,面积和冰储量减小量与冰川的规模有密切的关系,大冰川退缩量大,但退缩量所占百分比较小,小冰川则相反,而且三者与冲川的长度等级有较好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493.
冰川表面能量平衡模型建立了冰川与大气之间的联系。为探讨不同天气条件对冰川能量收支的影响, 利用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海拔4 550 m处的气象资料(2011年8月24日 - 9月6日), 结合能量平衡模型, 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能量收支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受云量影响, 晴天条件下向下短波辐射(318.3 W·m-2)是多云条件下的1.5倍, 是阴天条件下的3倍。三种天气条件下的向下长波辐射, 晴天(215.4 W·m-2)<多云(267.4 W·m-2)<阴天(291.6 W·m-2)。受固态降水的影响, 阴天条件下冰川反照率(0.50)是晴天时的2倍多。而三种天气下的最大消融耗热, 晴天(739.6 W·m-2)>多云(582.8 W·m-2)>阴天(324.5 W·m-2)。在能量收入项中, 净短波辐射是主要来源(98%), 但是受天气条件影响, 能量支出各项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 在三种天气条件下, 净长波辐射所占比例分别为35%、 31%和23%, 消融耗热所占比例分别为62%、 64%和75%, 潜热通量所占比例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494.
薛梅  张瑞蕊  张艳  关波  靳亚梅  倪永清 《冰川冻土》2020,42(4):1308-1320
采用4种分离培养基分离可培养酵母菌, 通过分析ITS区序列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利用多点接触法筛选产酶菌株, 并对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从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简称乌源1号冰川)浅冰芯中一共分离得到317株酵母菌, 通过ITS rRNA基因序列的NCBI比对和MSP-PCR指纹分型分析发现其中45株为原红酵母菌(Rhodotorula), 分为5个种R.glutinisR.araucariaeR.mucilaginosaR.kratochvilovaeR.diobovata。通过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对45株红酵母进行产酶差异分析, 揭示红酵母菌的各个种群与胞外酶活性的关系。所有菌株至少产两种胞外酶, 其中产纤维素酶菌株占98%, 产果胶酶菌株占100%, 产淀粉酶和脲酶的菌株各47%, 产蛋白酶和脂肪酶的菌株分别占20%和9%, 而菌株YHB-9、 YHB-15、 YHB-39和YHB-45可以产5种酶, 所有菌株都不产几丁质酶。19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1 ℃左右, 26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4 ℃左右, 属于耐冷酵母菌。此外, 乌源1号冰川浅冰芯中分离出的红酵母的产酶性状没有表现出物种特异性, 即种间差异不显著, 但产低温酶性能良好, 在生物技术应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495.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不溶微粒的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冰芯中的不溶微粒是反映大气粉尘的良好指标,亦是冰芯定年的重要方法。为了探究不溶微粒在雪层中的季节变化特征,对采自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4 130 m处的雪冰样品进行不溶微粒分析。表层雪中粗微粒浓度在一年中有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2~3月、6~9月;总微粒只有一个峰值区,出现在4~8月。对比同期气象资料发现,其受降水、大气环流以及局地风影响显著。结合雪层物理剖面和微粒在雪层中的浓度发现:污化层是粗颗粒(直径大于10 μm)聚集的区域。对该粒径范围的微粒浓度峰值进行跟踪,发现不溶微粒在雪层中的浓度和位置变化与融水、物理成冰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