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186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1.
用石灰固化不同含盐量的滨海盐渍土,固化后土微结构参数发生了变化,力学强度大幅度提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关系,颗粒粒度分维、颗粒定向分维、等效直径、扁圆度和面积比是对固化土力学强度影响较为显著的5个微结构参数。借助土微结构参数与强度间的相关性计算分析,从另外一个角度验证石灰对滨海盐渍土的固土作用。  相似文献   
412.
天津市夜间城市热岛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Myrap等人的工作,提出了一个能量平衡模式,并用实测的天津市夜间近地面温度场对模式进行了验证.应用这个模式,可给出天津市近地面热岛的适当预报,同时,可对天津市夜间城市热岛中各能量通量的空间变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13.
天津市及其沿海地区地表高程变化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近百年来不同时期的地形图、有关资料的对比研究,揭示天津市及沿海地区的地表高程在20世纪近百年间已发生了明显变化。基于影响沿海地区地表形态的基本参数——保有高程、地面下沉、海面上升和垂直加积速率——所做的预测显示。2030年时天津及沿海地区的地表高程将继续损失,在相伴随的海面上升的共同作用下,预测沼泽化的影响范围将逼近天津市区。  相似文献   
414.
针对国内岩土工程勘察现状,对岩土工程勘察理论与经验、勘察的经济性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天津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实际特点,对天津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涉及的地基承载力、抗震地段划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15.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soil originate from various sources under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Coregionalization analysis is more revealing than univariate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Scale-dependent spatial features of variables reflect different sources of spatial variability. In this study, 188 topsoil samples in the Tianjin area were collected. The contents of 16 PAHs and soil background properties were determined for all samples. A multivariate geostatistical approach was used for multi-scale spatial analysis for PAH compounds. Results show that coal combustion was the major source f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PAHs in the topsoil of the studied area. It worked mainly at the short-range scale (5–10 km). Significant spatial variation patterns were identified. In contrast, no significant spatial distribution trends at the nugget (0–5 km) or long-range scales (10–50 km) were seen. Long-range transport and site contamination of PAHs might not be key contributors in forming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PAHs in the topsoil of Tianjin area.  相似文献   
416.
天津牡蛎礁是全新世以来海侵海退过程中在天津滨海平原留下的重要地质遗迹,是海陆变迁的佐证,对推演天津滨海平原的成陆史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选用物探高密度电法探测手段对宁河县七里海罾口河南岸的牡蛎礁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布设了7个钻孔对高密度电法的探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技术能经济、快速、有效地探测地下牡蛎礁的分布。  相似文献   
417.
天津地区浅层地热能赋存条件浅析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地质、钻探资料和物探测井、岩土体热物性参数测试等资料的研究,结合综合勘查技术方法和对已有资料的二次开发,查明了天津地区浅层地热能赋存条件,尤其是岩土体的热物理参数变化规律,并借助Excel办公软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内岩土体的热导率为1.23~1.62 W/(m·℃),比热容为1898.52~2201.70 J/(kg·K);粘土和粉质粘土含水量在19%左右时热导率最佳,粉土和粉砂含水量在17%左右时热导率最佳。该区浅层地热能赋存丰富,具有很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18.
樊勇军  武恒  王士国 《探矿工程》2021,48(7):115-120
在天津地区,工程废弃泥浆处置方式简单,污染环境严重,已成为工程项目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以某桩基施工现场为试验场地,采用小型压滤实验机对现场废浆进行物理压滤就地处置试验,选取28~30 L/(m2·s)的1型滤布,60 min压滤时间为单机一次的最佳处理时间,实现了废弃泥浆现场固液分离目的。通过施工设备实际运行,通过添加少量石灰方式可将单次压滤时间降低至45 min。该现场压滤处置技术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现场泥浆外排的难题,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419.
沧县隆起是渤海湾盆地的重要构造单元之一,对该区地层长尺度的沉积环境演化分析可为盆地演化、水工环地质勘查以及区域古地理研究等提供基础资料。本文通过对沧县隆起上的ZKQ1孔岩芯详细的沉积特征研究和综合测井、测年(AMS14C、OSL、古地磁)等研究工作,结果表明:①B/M界线位于62.80 m;M/G界线位于130.60 m;钻孔底界年龄不早于3.6 Ma;上更新统、全新统底界分别位于50.30 m、13.10 m。②沧县隆起3.6 Ma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为晚上新世(<3.6—2.58 Ma)由泛滥平原→湖相三角洲→曲流河演变;早更新世以泛滥平原为主,夹湖沼和分支河道;中更新世存在沉积间断;晚更新世—全新世表现为三期河海交互作用沉积演化时期。  相似文献   
420.
本文分析了河北牛驼镇和天津两个中低温地热田水化学、氢氧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其反映的地热水赋存环境。结果表明:两个地热田系统存在明显差异,从浅部第四系地下水到雾迷山组地热水存在各自的混合线。不同层位的浅层地下水、地热水物理混合作用明显。地热田蓟县系雾迷山组和奥陶系高温地热水与碳酸岩含水介质发生的水-岩相互作用,造成了δ18O发生飘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地热水主要是浅部第四系地下水与雾迷山组和奥陶系地热水发生混和作用的结果。牛驼镇地热田雾迷山组和奥陶系地热水中Cl~–和HCO_3~–含量增高的同时,SO_4~(2-)含量随之减小(0.20~1.30 mg/L),明显低于天津地热田雾迷山组及奥陶系地热水中的SO_4~(2-)含量(273~394 mg/L),指示牛驼镇地热田雾迷山组和奥陶系地热水发生了明显的脱硫酸作用。水化学、氢氧同位素分布特征揭示了牛驼镇地热田雾迷山组和奥陶系地热水处在还原环境中,与浅部第四系地下水水力联系弱,主要以侧向径流补给为主,而天津地热田奥陶系和雾迷山组地热水与浅部第四系地下水水力联系较强,同时存在垂向和侧向径流补给。牛驼镇和天津两个地热田均具有巨大的地热资源开发潜力,但在开发过程中要坚持资源环境并重的原则,保障地热资源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