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186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应用常规探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 对2011年2月下旬典型华北回流形势下天津地区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回流降雪过程中,华北上空西风环流以纬向型为主,冷空气主体偏北,主要影响系统为华北回流冷高压和低压倒槽。同时,回流降雪中有浅薄的冷空气垫,其上有暖湿气流在爬升,爬升高度大约为650 hPa。回流降雪期间有来自西南和东北两个方向的水汽在天津地区交绥,西南方向的水汽较为暖湿,东北方向的水汽相对干冷,低空和超低空为一致的东北气流,900 hPa附近有超低空急流,700 hPa以上为西南暖湿气流。降雪过程中对流层低层到高层均为一致的强上升运动,上升高度可达200 hPa,对应于低空和超低空有强的辐合。降雪开始前天津及其周边地区有较强的对流不稳定能量和对称不稳定性,有利于对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412.
天津滨海地区浅层剪切波速与基底构造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剪切波速是反映土体动力学特性的重要物理量之一,在土木工程抗震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收集整理了天津滨海地区500余口横波测井资料,在经纬向与垂直向以0.01°×0.01°x1m的三维网格进行线性插值,获得了天津滨海地区近地表剪切波速空间分布的精细图像.根据资料分布与地质构造背景,选取2个代表性波速剖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滨海地区浅部剪切波速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与横向不均匀性,进一步的分析认为,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速度结构具有明显差异,在大型区域或边界断裂两侧波速结构或受到扰动或受到明显影响,充分显示了天津滨海地区基底构造与断裂活动对晚第四纪沉积发展和地层发育的控制以及对工程地震地质条件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13.
天津临港经济区地处滨海, 完全是由填海造陆形成的人工陆地。土壤是港口航道清淤淤泥、近海海沙吹填围海造陆后形成的吹填土, 其性质特殊, 研究吹填土壤中氮磷空间分布对了解该区域环境状况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天津临港吹填土整体含氮量较低, 按土层深度分布, 平均质量分数为161.73~240.09 mg/kg;含磷量相对丰富, 平均质量分数为355.54~443.27 mg/kg;总氮变异系数较大, 总磷变异系数较小, 氮、磷质量分数主要受不同区域吹填土性质影响。吹填土中有机磷质量分数较少, 平均仅占总磷的3.83%, 吹填土中磷大多以无机磷形式存在, 其相对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为:钙结合磷(Ca-P) >铁结合磷(Fe-P) >铝结合磷(Al-P) >闭蓄态磷(Oc-P) >碎屑磷(De-P) >交换态磷(Ex-P)。研究表明, 临港吹填土氮、磷质量分数水平对近海环境有潜在富营养污染威胁。  相似文献   
414.
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演化动力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孟广文  王洪玲  杨爽 《地理学报》2015,70(10):1552-1565
自由经济区作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近年来已成为促进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城市化的驱动力以及制度创新的重要平台。在中国,为应对全球化与世界贸易格局的新挑战,增强深化改革开放新动力,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贸易型自由经济区如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目前一些专家学者对自由经济区发展规律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归纳,但运用定量研究方法从动力机制角度探讨其演化规律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关于自由经济区理论及案例研究基础上,应用访谈、问卷等形式采集数据,综合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分析方法,选用政策、市场、环境、产业、要素、效益和创新驱动力7个要素,建立了自由经济区发展演化动力机制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最后,运用该模型,结合天津滨海新区实际情况,系统分析了影响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演化主要动力因子及动力机制,从而预测未来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演化模式;最后,探讨了该研究对中国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与演化的意义。本文对中国未来自由经济区的转型与发展以及理论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15.
产业集群竞争力不仅可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且在提升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GEM模型分析法,通过构建天津滨海新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层次分析法等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天津滨海新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得分,研究认为天津滨海新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在相关辅助行业与集群中企业战略管理和创新方面表现一般。针对影响天津滨海新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16.
在确定了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综合考察和地质勘查的结果,提出了该保护区的范围调整方案: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保持不变,实验区调出部分为基本不存在保护对象以及人口密集、生产活动频繁的城市建成区,调整后,保护区总面积由975.88km2变为359.13km2。通过调整使保护对象得到了更有效的保护,为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保证了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及天津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17.
天津滨海场地土动力学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天津滨海地区是典型的软土区,属晚第四系以来的浅海相沉积软土。本文收集了该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中的土动力学参数的实验资料,并补充了15个钻孔的测试实验,统计分析了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土、粉质粘土、粘土、粉砂、细砂等7种土类的实测土动力学参数,给出了它们在不同深度下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统计值。然后,选取了2个典型钻孔并建立了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分别运用本文统计值、94规范值和袁晓铭等(2000)的推荐值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从反应谱形状、地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等方面说明了本文统计值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天津滨海地区各类工程建设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且有利于该地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18.
依据CQJ1孔275块孢粉样品分析结果,结合岩性特征和测年资料,建立了天津北部4.00 Ma BP以 来古植被与古气候变化序列。大约在3.60-4.00Ma BP, 天津北部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 气候冷干;3.44- 3.60Ma BP植被为疏林草原, 气候温和湿润;3.18-3.44Ma BP植被为荒漠草原, 气候冷干;2.58-3.18Ma BP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草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1.90-2.58Ma BP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气候温凉偏干; 1.74-1.90Ma BP植被为荒漠草原,气候冷干;1.30-1.74Ma BP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气候温暖潮湿; 0.78-1.30Ma BP植被为以针叶树种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气候温和湿润;0.15-0.78Ma BP植被以针阔叶 混交林为主,气候温暖潮湿;0.15Ma BP以来,孢粉丰度呈现有规律的变化,3个高丰度层段分别相当于MIS(海洋氧同位素) 1、3、5阶段,与河北平原东部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419.
分析天津地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供水格局演变表明: 由于地下水盐碱度较高,在古代和近代,海河流域的地表水是城市的主要供水来源,供水保障区域即为城市附近的海河上游地区。1949 年以来,经过不同阶段的水利工程建设,天津已经形成了与城市空间布局相适应的供水系统。供水结构特征表现为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对新型水源利用较少,高度依赖外来水源,如“引滦入津”等。过去60 年来,天津城市供水水源和供水保障区域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 20 世纪50 年代至60 年代中期的基本自给期,供水保障区域基本控制在天津市域范围内;(2) 60 年代中期至80 年代初期,将海河流域上游作为主要的供水保障区域、黄河水为应急水源的供水格局不稳定期。(3) 80 年代初期至今,以滦河流域为主要供水保障区域、黄河水为应急水源的供水格局基本稳定期。预计未来天津对外来水源的利用量将进一步增加,地表水所占比重将继续上升,地下水的利用量将减少。地表水的供水保障区域将在现有以滦河流域为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至长江流域,地下水的供水保障区域将进一步缩小。  相似文献   
420.
The Tianjin fault includes South Tianjin fault and North Tianjin faul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rtificial seismic exploration,four borehole profiles were laid out respectively west of Jinghai county town,Chaomidian village of Xiqing district,Xiaonanhe village of Xiqing district and Zhutoudian village of Ninghe county,to implement the exploration of these faults. Through identification of microfossils,the locations of marine beds in boreholes were obtained in this work,and through stratigraphic dating,the ages of the first,second and third marine beds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strata correlation with the marine beds as key marker beds and integrating with the test results of paleo geomagnetism of boreholes BZ2 and TN3,the activity in the North and South Tianjin faults was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movement of the South Tianjin fault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but may have had weak activity before the Middle Pleistocene. No evidence of activity in the North Tianjin fault was found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either,but might have been active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Early Pleistocene. These show that the activity of the South Tianjin fault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North Tianjin fault. At the same time,we find that the second,third and fourth marine beds are lacking to some extent in different areas. So,before they are used in strata correlation, the age of marine beds must be determined,otherwise the results of strata correlation may lead to errors. For the second marine bed,where there has been dispute about its age,we consider the age to be about 70k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