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1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234篇
测绘学   355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472篇
地质学   581篇
海洋学   60篇
天文学   276篇
综合类   116篇
自然地理   26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变化中的地球所面临的挑战:全球变化的科学理解(英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介绍了变化中的地球所面临的挑战 ,并在描述地球系统科学近年来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给出了全球变化的科学理解。同时也简要介绍了世界正在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描述了气候系统研究所达成的共识、面临的挑战及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并从大气、海洋和陆地间的CO2 交换、转换、不确定性等方面阐述了碳循环 ;然后 ,简单描述了全球水循环研究进展 ;最后 ,展望了在变化的地球中生存所要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32.
浅议学科交叉与地球系统科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整体系统的观念认识地球 ,强化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 ,是 2 1世纪初地球科学发展的主题。各国都十分重视推动学科交叉研究 ,并将学科交叉分为Mod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Transdiscipli nary三个层次。地球系统科学的两大前沿为“地球系统的联系”和“地球系统的演化” ,2 1世纪地球科学的突破在于地球系统变化理论的形成。笔者指出 :目前 ,我们的观念还跟不上地球科学的发展 ,尤其是“学科交叉”的理念不强 ,缺乏地球系统科学的思维 ,但我们有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3.
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实施以来特别是启动阶段3年里固体地球科学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包括项目与经费、创新成果、人才吸引、科研竞争力提升、院地合作推进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中国科学院固体地球科学知识创新工程现状,并展望了固体地球科学知识创新工程若干重要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4.
The newest observational evidence on asymmetrical deformation of the Earth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roductionWhat is the shape of the Earth? Does it change continuously? It is a scientific question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and is still being observed and explored at present. In 250 BC, Greek scholar Eratosthene supposed the shape of the Earth to be spherical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s to the Sun and estimated the perimeter of the Earth to be 4 000 km (King-Hele, 1976) according to the camel-walking distance. Until the 16th century, the Earth was considered to be a very symmetrical …  相似文献   
35.
These last 10 years, numerical models of mantle convection have emphasized the role of the 670 km endothermic phase change in generating avalanches that trigger catastrophic mass transfers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mantle. On the other hand, scientists have emphasized the concomitance of large-scale worldwide geophysical and tectonic events, which could find their deep thermal roots in the huge mass transfers induced by the avalanches. In particular, the paleontological records show two periods of length of day (l.o.d.) shortening between 420 and 360, and 200 and 80 Myr BP. This last event is synchronous with a strong true polar wander and a global warming of the upper mantle. In order to study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the avalanche on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Earth’s rotation, the Liouville equation has been solved and the l.o.d. evolution has been calculated from the perturbations of the inertia tens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ertia tensor of the Earth’s is mainly sensitive to the global transfers through the 670 km discontinuity. The l.o.d. perturbations will be synchronous with the global thermal effects of the avalanche. These theoretical results allow proposing a self-consistent physical mechanism to explain periods of the Earth’s rotation acceleration. Within this context, the l.o.d. shortening during the Cenozoic and Cretaceous brings one more clue to the possible participation of a mantle avalanche in generating the concomitant large scale events which have occurred during this very particular period of the Earth’s history.  相似文献   
36.
1999年 3月 15日克孜尔地震之后对克孜尔水库坝体出现的裂缝进行了面波勘探。首先介绍了面波勘探法的基本原理 ,然后通过典型剖面检测与资料处理找出异常区、带并进行解释。试验表明面波勘探法适用于克孜尔水库大坝监测  相似文献   
37.
地震与地壳形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台站地倾斜资料空间连续性不好 .为此在场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逐步订正法将地倾斜观测资料内插到 1°× 1°的经纬度网格点 ,引入曲面总曲率的概念计算格点上的Gauss曲率 ,并推广到格点化的有限区域上得到表征曲面形态和变形强度的地表形变场 .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以合理地弥补资料不连续的缺陷 ,并在地表形变场上捕捉到一些关键的地表形变特征 ,如地凸区、地凹区、鞍形场等 .为地震分析和预报中如何拓展和利用大范围时空信息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 .  相似文献   
38.
39.
第23届IUGG大会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充分反映了新世纪地球科学以实现全球变化的预测为目标,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发展趋势。文章从IUGG内部跨学科的合作研究,IUGG与国际科联(ICSU)各专业委员会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IUGG与政府间组织和其他国际机构的合作三个层面,简要介绍了IUGG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的概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就拓展国际合作领域,提高我国地球科学研究水平,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0.
根据库仑静应力变化的概念,对青藏块体中部地区1997年11月8日玛尼7.9级地震及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应力触发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不同震源机制解计算结果表明,玛尼地震造成了昆仑地震断层面上10^-3MPa量级的库仑应力增量,该变化仅使得昆仑地震的发生提前了最长10年左右,表明当前地壳应变能水平可能并不很低。对照20世纪初以来全球7级以上强震频度和强度演化特征与地球自转变化的关系,认为地球自转幅度衰减、变化频率升高是近期强震活动的重要控制因素。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发生,可能是地球自转持续加速阶段后期,青藏块体内部区域应力场逐渐强化,及玛尼地震应力触发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