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7篇
  免费   1267篇
  国内免费   667篇
测绘学   134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3242篇
地质学   2605篇
海洋学   202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366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194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4年   3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143.
介绍近年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工程场地勘测隐伏活动断裂常用的各种物探,化探、新地质年代学等的方法,并分别对不同的地质构造情况,说明各种勘测手段的有效性,可信度及存在问题。勘测隐伏活动断裂的程序和研究断裂活动性方法在文中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4.
黄骅坳陷横向变换带的构造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3,自引:10,他引:33  
周建生  陈发景 《现代地质》1997,11(4):425-433
讨论了黄骅坳陷横向变换带的构造特征和成因。根据利用地震反射剖面对盆地构造几何学的研究,圈定了不同尺度的横向变换带,确定了伸展构造背景下的横向变换带是为了保持区域伸展应变调节构造变形的一种调节体系。这种伸展应变守恒是靠三维空间上断层位移沿走向的变化实现的。横向变换带的构造样式为横向地垒状凸起和鼻状凸起或鼻状背斜,并具伸展性质的正断层。横向凸起与非叠复的和叠复的分段断层系伴生及发育在断层位移最小处等事实表明,横向凸起或横向鼻状背斜是由于分段断层系位移沿走向变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5.
桂北三防地区韧性变形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北三防地区发现韧性剪切带和韧性断裂层。其组成岩石是糜棱岩花岗岩,花岗质初糜棱岩,花岗质糜棱岩,千糜岩,花岗质糜棱岩构造标志指示运动学方向为由西向东向上递冲推覆性质。剪切带主要变形时代可能是加里东期。  相似文献   
146.
斜向滑动与走滑转换构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斜向滑动是边界型断层或古断裂复活的一种常见型式,其译名不应该用转换挤压或转换拉张。而应该用斜压或斜张构造。走滑转换构造是指沿断层的走滑运动在断层末端或转变部位转换成张、压或斜向滑动的构造。断层的分段性是普遍现象,讨论了各分段、断层间叠接带的构造型式。花状构造是斜滑断层的一种重要表现型式,并讨论了其三维特征。  相似文献   
147.
曹守连  周海民 《地球科学》1996,21(6):629-631
采用断层面剖面法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南堡断裂构造带内的主要断层的封闭性进行了钻前预测,指出主要断层的封闭性对该构造带内潜在油气藏形成的作用和寻找较大规模的油气藏的有利层位。  相似文献   
148.
九甸峡工程区断层测年结果研究与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断层的年代测定是研究断层活动性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 一个工程同一条断层会出现不同的测年结果, 从而引起争议和难予决断。近年来我们通过几个大型工程区域稳定性研究, 对此获得了一些认识。本文以洮河九甸峡地区几条主干断层为研究对象, 采用同位素年龄测定与野外地质调查和显微构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断层测年问题作一分析和讨论, 也许对岩土工程断层活动性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9.
杨雄庭  王泽安 《湖南地质》1996,15(4):234-238
本文从区域构造背景出发,根据波拉湾煤勘探区地表及钻孔资料综合分析,建立了逆冲断层F1、F2及其配套的f1、f2……构造,理顺了错综复杂的构造格局,将推覆构造理论成功地用于援外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50.
杜国云 《江苏地质》1996,20(1):57-58
作者在野外数学中发现,棒锤山人工露头上存在一条重要的纵向断层,经研究认为、棒锤山纵向断层反映了汤-仑推覆体在其发展中至少存在两次明显的应力释放过程,它可能与两次大的构造推覆及应力集中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