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33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123篇
地质学   756篇
海洋学   15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安徽省石屋岩体和岑山岩体在地质产状、形成时代及岩石学特征上十分相似 ,前人将其划为同一单元 ,并一直将其定名为黑云母斜长花岗斑岩。通过岩石化学、岩相学及矿物学研究认为石屋岩体及岑山岩体应定名为花岗闪长斑岩。它对研究岩石成岩的构造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2.
层状侵入体的一个典型的特征是具有隐导理和韵律层理,分析比较了前人提出的韵律层理形成的各种机制并结合对攀枝花层状侵入体的研究认为,层状侵入体的韵律层理的形成与成岩的压实作用关系密切,细粒韵律层理是由于颗粒大小的微小差别或矿物成分含量的逐渐增加和重复的再平衡所致,矿物成分含量的逐步增加和重复是通过在类似于奥斯特瓦尔德成熟的条件下循环溶解和晶体生长形成的,在影响层理形成的多种因素中,以对流作用,密度,粘度及岩浆房的几何形状等因素的研究较为详细,各研究者也存在较大分歧。  相似文献   
73.
Eastern and southern coastal zones of Laizhou Bay ar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seawater intruded areas in the world, with two intrusion sources of contemporary seawater and paleobrine.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omplicated hydrochemical changing process and the mechanism of fresh groundwater being polluted by saltwater, we conducted long-term observation and hydrochemical analysis at four observing sections of typical salt-fresh water transitional zone.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seawater and brine intrusion processes have different hydrochemical features, and that ion exchange and adsorption actions between water and aquifer produc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intrusion.  相似文献   
74.
柯树北岩体岩石谱系单位的建立及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革 《江西地质》2001,15(1):22-28
柯树北岩体为陆壳改造型(S型)花岗岩,具有结构和成分演化序列,运用岩石结构列序法,将其划分为6个单元,归并为1个超单位,按侵入体空间展布形式,岩体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球化学等资料,提出了岩浆侵位是受区域拉张应力控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75.
攀西地区红格层状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红格岩体赋存有大型钒钛磁铁矿床,在橄辉岩相带和辉石岩相带底部有铂族元素(PEG)的矿化,是攀西层状岩体中重要的岩体之一,系统分析了红格层状岩体不同岩相带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探讨了岩浆的结晶分异演化过程,提出岩体主体上是由一个岩浆房经正常的结晶分异形成的,底层的硫化物富集带和中上层位的钒钛磁铁矿是岩浆结晶分异产生的堆积相,并非是岩浆多次脉动式补给的结果。  相似文献   
76.
含水层中海水入侵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考虑过渡带的适合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的海水入侵数学模型,导出了相应的方程和定解条件.经实例验证,模型是合理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77.
A new method of estimating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percolation backbone of karst systems, which are discharged through karst springs, is presented.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of the spring by the MODKARST deterministic mathematical model. Application has been made to the Psiloritis karst formation in Crete, which feeds the periodically brackish karst spring “Almiros” in Crete. Furthermore, the estimated dimension justifies an independently determined power law that quantifies the sea intrusion into the karst system.  相似文献   
78.
沐尘岩体与旁侧西山头组火山岩、潜火山岩在空间上密切共生,形成时间相近;岩石类型都属中酸性岩类;具有相近的岩石化学成分,均属弱碱质岩系;各种岩石的稀土配分曲线除Eu外具有基本一致的型式,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形态也基本一致,说明它们是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其岩石类型、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面具有相似性和一致性,岩浆演化均有反序现象,说明它们属同熔型火山-侵入岩组合。根据2004年国际地层委员会公布的侏罗系与白垩系的分界年龄(145.5±4.0Ma),并结合沐尘岩体与旁侧西山头组火山岩的成因关系,沐尘岩体的形成时代确定为早白垩世早期似更合理。  相似文献   
79.
华北克拉通北部地区古-中元古代富碱侵入岩年代学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15,他引:9  
本文报道华北克拉通北部燕辽三叉裂堑系和辽-吉拗拉谷内一系列古-中元古代富碱侵入岩的锆石U-Pb年龄。这些岩体整体呈近东西向分布,与该地区同期发育的其他非造山球斑花岗岩、斜长岩和大红裕组火山岩都形成于拉张性构造环境,并构成了一条长近千公里的迄今国内外最古老的富碱侵入岩带。该富碱侵入岩带具有东部较老(〉1.8Ga)和西部年轻(1.7Ga左右)的特点,它提供了华北克拉通在1.85—1.70Ga期间处于裂解构造格局的最好证据,丰富了全球性前寒武纪超大陆裂解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80.
北京房山岩体形成过程中的岩浆混合作用证据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覃锋  徐晓霞  罗照华 《岩石学报》2006,22(12):2957-2970
北京房山侵入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单元和三种不同结构的花岗闪长岩单元组成,岩体中广泛分布的镁铁质微粒包体、富集暗色矿物的线状条带以及各岩相单元的非渐变接触关系等宏观特征,指示岩体的形成与岩浆混合作用有密切联系。122个斜长石成分剖面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它们众数成分为 An=29的更长石。但是,其成分变化范围极宽(An=14~56),晶体内不同部位的成分有很大差别,出现正常环带的 An 值较低(14~42),内环带的 An 值较高(24~56)的特殊情况,指示斜长石结晶环境的改变,暗示具有富钙基性岩浆的加入。从岩体边部到中心,斜长石 An 牌号逐渐降低,但相邻岩相单元之间有较大的重叠,表明不同岩石单元中的斜长石成分主要受控于岩浆成分的变化,与分离结晶作用无关。斜长石的韵律性环带、特别是内环带的发育则是岩浆混合作用机制的有力证据。基性岩浆的反复注入不仅改变寄主岩浆的成分,而且也控制了它的温度、定位机制和岩石的结构特征。因此,房山岩体的形成过程还包含了镁铁质岩浆多次注入的历史,并且从外到里基性岩浆的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