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339篇
地质学   701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将最新研究的湟水盆地断裂构造格架设置于合理的试验材料之上,进行激光散斑模型模拟试验,取得了断裂活动特征的量化显示结果,并用于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  相似文献   
53.
岩体结构力学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从岩体工程地质力学角度, 研讨了岩体结构力学的意义, 地位与作用。作者就个人的认识, 将岩体结构力学的理论特点, 概括为五个方面, 即再变形和再破坏, 岩体结构的控制作用、岩体结构控制论、赋存环境以及关于岩体的多种力学介质和力学模型构成的力学体系。  相似文献   
54.
钻孔岩芯饼状断裂破坏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首先阐述岩芯饼状断裂及其特征, 进而用断裂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岩饼破坏进行了断裂扩张机制的分析, 不但合理地解释了断裂特征及断裂破坏机制, 且以二滩坝址为例, 分析了产生钻孔岩饼的微裂纹条件及应力条件, 为定量地评价坝址地应力状态, 包括其大小及方向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上述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而且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5.
2001年四川雅江6.0级地震序列的破裂特征及发震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思胜 《中国地震》2004,20(1):1-11
2001年雅江地震序列(主要地震是2月14日的Ms5.1和2月23日的Ms6.0地震)是四川地区近13年来的重要地震。选择2001年1月1日~6月30日期间,四川地震台网至少5个清晰的初动到时所记录的雅江地震序列中88次地震,并对其作了重新定位,对其中较大的13次地震用四川地区地震台网P波初动资料作了震源机制解。88次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在2~16km,优势深度为9~llkm。前震、5.1级地震及其余震、6.0级地震及余震都紧邻孜河断裂分布,且按时段划分的震中优势分布方位与孜河断裂走向都是北西向。根据雅江地区近期大地形变场物质运移方向,选定了震源机制解的破裂面。13次较大地震震源机制解的主压应力P轴具有较大的垂向分量,水平投影方向为南东;地震类型都是左旋、走滑一正断型或正断一走滑型;大部分地震破裂面走向为北西一南东,倾向南西。根据前震、5.1级地震及其余震、6.0级地震及其余震震中优势分布方位,以及大多数较大地震破裂面走向和倾向,认为穿过震区的走向北西、倾向南西的孜河断裂是这次雅江地震序列的发震断裂。  相似文献   
56.
三江源地区水资源的涵养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江源区水资源现状,论述了建立水资源三级保护区的意义、作用和划分方案,实施林草植被的保护和恢复的水文生态效益及健全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7.
讨论了渭北矿区地表裂陷的成因、危害、防治的方法和意义。指出地震、活动性断裂、人类采矿活动、地下水活动等地质作用和煤层埋藏地质条件是矿区地表裂陷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矿山有关部门在减灾、防灾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8.
The Wahongshan fault zone in Qinghai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ults in westem China. In this paper, deformation and X-ray petrofabrics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faul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fault zon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stages: ductile shear deformation stage and brittle deformation stage. The early stage ductile shearing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NW-NNW trending mylonite zones along the fault, which is intensely cut by the late-formed brittle faults. X-ray petrofabrics of rocks near the faults indicate that the minerals in the tectonites show a great degree of orientation in the alignment. The quartz, which is a very important mineral in the tectonites, is deformed by basal face gliding or near basal face gliding, and sometimes by prismatic face sliding,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rocks are deformed in epithermal to mesothermal or mesothermal environment, and the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59.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水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煤层附近的富水区(带)严重威胁着煤矿的生产安全,探明地下煤层附近富水区的赋存和断层、裂隙的发育情况,可以有效地指导煤矿水害的防治工作。对于含水地层及富水区,瞬变电磁法在多测道剖面上具有典型响应特征,据此可以查明地下水分布情况。在山东某煤田和河南某矿,应用瞬变电磁勘探,准确地查明了煤层顶底板富水区。.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