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428篇
海洋学   44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81.
王科战  曲前中 《世界地质》2013,32(2):300-304
在沉积相研究基础上,利用岩芯物性分析数据,系统论述了十屋油田营城组-沙河子组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地质因素。认为该油田营城组-沙河子组储层为低孔--特低孔、特低-超低渗储层,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因素控制。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造成储层物性变差,而溶蚀作用改善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182.
徐丹 《四川地质学报》2013,(2):129-131,143
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应用录井、测井、露头、岩芯等资料作了开38、39井区沙河街组地层成因单元分析及沉积旋回特征,进行了层组划分对比。通过分析得出研究区发育的三种沉积体系及分布。  相似文献   
183.
古深3井是部署在松辽盆地西部断陷区古龙断陷敖南凹陷的一口风险预探井,目的层为营城组,在3180~4460 m非目的层井段实施气体钻井,层位为泉一段~登一段,总进尺1208.72 m。通过地层出水预测,结合气体钻井的特点,对井身结构设计、钻具组合设计、钻头及参数优选以及注气排量设计等进行了优化设计,同时优化钻井工艺,采用气液转换,机械钻速达6.36 m/h,比邻井古深1井同层位常规钻井平均机械钻速1.40 m/h提高了4.54倍,缩短了钻进周期43.56天,提速效果明显。同时创造了气体钻井单只钻头进尺674.87 m和单只钻头使用时间101.88 h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84.
介绍了丛式平台钻井及其技术经济优势,分析了其在陕北油田生产应用客观必要性,通过丛式井与单井施工统计数据对比分析,阐述取得的显著的规模钻井、资源环境、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同类油气田、页岩气、煤层气等大中型沉积矿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5.
针对LX油田浅层(明化镇组和馆陶组)特稠油藏复杂的油藏模式,充分利用地球化学、储层和包裹体等地质资料,在研究原油来源的基础上,恢复了该区东营组的成藏时期,并对成藏期内原油油品性质的变化及稠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浅层辫状河道沉积储层与含油性的分析,建立了浅层特稠油藏的成藏过程及模式,结果表明:(1)浅层明化镇组和馆陶组成藏与深层东营组油藏破坏相关,东营组储层在早期(28~25 Ma,东营组沉积末期)成藏并发生初步生物降解作用以及原油演化过程中,密度先增大、粘度后增大的性质使得油品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变差,降低了对盖层条件的要求,为晚期(5~0 Ma)原油在盖层条件极差的明化镇组和馆陶组储层中成藏创造了必要条件;(2)浅层明化镇组和馆陶组辫状河道砂体纵向叠置关系与原油遭受的边充注边降解的过程共同形成了含油饱和度及油品性质在垂向上的旋回性,这与储层岩性的旋回性相对应,基于此建立了浅层油气充注模式,解释了现今特稠油垂向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6.
郭昂青 《地质与资源》2016,25(2):176-180
松辽盆地中的大庆油田是我国主要油气生产基地,不但油气资源丰富,地下水和地热资源也非常丰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持续高强度开发建设,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综合含水率已达90%以上.大庆油田的地质环境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①含水层环境的破坏污染;②土壤环境的破坏污染;③对地层原始压力的影响;④地面隆起和沉降变形;⑤热储体系和地热资源的破坏.相关部门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及时开展调查评价监测和研究工作,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7.
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的测井评价和开发难度较大,裂缝发育情况对这类储层的产能影响十分重要。为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实现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发育情况的评价,基于井径、电阻率、密度、声波等常规测井曲线计算出8个裂缝指示参数,然后利用这8个参数构建了一个裂缝综合识别参数。该裂缝综合识别参数对裂缝的识别正确率更高。将这一套方法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镇泾油田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识别,对于所有样本,裂缝综合指标法识别正确率为81.4%以上。本研究给出的方法对于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致密砂岩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和有效性提供了一种途径,对致密砂岩储层的勘探开发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8.
应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原理及方法,建立松辽盆地七棵树油田沙河子组层序地层格架,并划分沉积相,识别了沉积相在纵向上的演化规律和横向上的展布特征。同时,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分析层序地层格架内砂体的展布特征和油气的分布规律,并预测了研究区岩性油气藏的类型及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沙河子组为一个三级层序,内部可划分出2个四级层序,其整体演化经历了一个由快速退积到缓慢进积的过程。受构造沉降、湖平面变化和沉积物供给的影响,砂体主要发育在四级层序的基准面下降半旋回,是寻找岩性透镜体油气藏和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89.
基于埕岛油田的油藏特征及海上条件限制,依据PI决策理论,选用酚醛树脂交联体系冻胶,高黏的聚合物乳液为过顶替液,通过分轮次注入对4口井进行了深部堵水调剖。堵水调剖后,油藏水驱效果明显改善。通过对堵水调剖效果的分析研究,对深度调剖技术实施过程中堵剂的用量、冻胶凝固时间及施工轮次进行了总结和探索,对其他海上油田开展堵水调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0.
研制适用于三元复合驱采油污水工况条件下的MPM固体缓蚀阻垢剂,分析三元复合驱采油污水中MPM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增加,20#钢在采油污水的腐蚀速率呈增加趋势,极化曲线显示钝化区表面材料在表面高温下处于钝化状态,产生的钝化膜能够降低腐蚀速度.在阻垢缓蚀剂质量浓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温度的电化学阻抗谱在高频区出现容抗弧,显示优良的缓蚀性能.不同质量浓度MPM极化曲线表明,缓蚀率随MPM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MPM极值质量浓度为80mg/L.污水体系中的Ca2+、Cl-对缓蚀率产生影响.MPM适用于高质量浓度Ca2+的三元复合驱采油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