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3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659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691.
诸广山中部是华南主要产铀地区之一,以鹿井矿田为研究对象,开展构造变形特征和构造控矿规律的研究,旨在揭示矿体产出规律,为找矿预测提供依据。本文基于野外详细观测和显微构造变形分析,揭示NE向断裂是鹿井地区主要控矿和含矿断裂,属浅层次构造变形,具有多期构造-热液活动特征:经历了早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压性、中期(早白垩世—古近纪)的张-张扭性和晚期(新近纪)的右行压扭性变形过程。铀矿(化)体主要发育在NE向断裂破碎带中,结合铀成矿时代,主成矿期断裂力学性质表现为张性、张扭性,后期NE向断裂右行压扭变形派生出近EW向、NW向和NS(NNE)向的剪裂隙,一方面对先成铀矿体具有改造作用,另一方面富集部分铀矿体。根据构造组合特征及其控矿规律,认为NE向断裂破碎带中,沿走向存在不连续的脉状、透镜状富铀矿体,而在其他方位的断裂带中可能存在部分铀矿体。  相似文献   
692.
徐巧 《地质与勘探》2020,56(2):265-276
内蒙古浩布高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大兴安岭南段黄岗-甘珠尔庙成矿带中部,矿田内分布有红岭铅锌矿等8处铅锌矿床。为研究该矿田内已发现的铅锌矿与锡矿的关系以及成矿系统演化特征,本文从时间、空间、成矿构造、岩浆演化、矿化分带、成矿机制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浩布高锡多金属矿田锡与铅锌属同一成矿系统,明确了矿田以萤石矿为边界,确定了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晚期细粒花岗岩,建立了矿田"三位一体"成矿地质模型,并指出了青松沟和额吉锡盛2处多金属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693.
本文介绍了采用彩色红外航空像片和多种航天遥感资料,运用计算机和光学图像处理技术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的多源遥感信息对比分析、线性构造判读、主要含矿地质单元遥感影像特征及其机理分析等,以及据此建立的一套适于该区遥感找矿的工作方法。应用该方法圈定的遥感影像异常区,经野外验证,发现两处锡矿和一处金矿靶区,取得了良好的遥感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694.
文章以水口山矿田内的3个典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老鸦巢铅锌金矿床和鸭公塘铅锌铁铜矿床的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显微鉴定、电子探针分析和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测试,研究了本区稀散元素的赋存状态、分布规律以及与主成矿元素(Pb、Zn、S、Fe)的关系等,总结出稀散元素在本区的富集规律.研究表明:本区矿石中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主要富集Cd、In、Te3种稀散元素.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In/Zn比值为0.86,老鸦巢铅锌金矿床In/Zn比值为5.10,而鸭公塘铅锌铁铜矿床In/Zn比值为611.20,且w(In)为33.83×10-6~365.62×10-6,因此,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和老鸦巢铅锌金矿床矿石中的In是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闪锌矿和黄铜矿的晶格中,而鸭公塘铅锌铁铜矿床矿石中的In可能以硫铟铜矿的形式赋存.水口山矿田的Te主要有2种赋存形式:一种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硫化物(黄铁矿)中;另一种以矿石中形成其独立矿物辉碲铋矿(分子式为Bi2TeS2)和碲银矿(分子式为Ag2Te)存在.  相似文献   
695.
本文以K2S2O7、NaF、Al2O3、NH4I和C粉做为缓冲剂,Ge元素做内标,试样与缓冲剂1∶1混合均匀后用杯状带颈碳电极直接双份装样。利用原子发射光谱法,采用交流电弧激发火焰光源对试样燃烧以摄取锡元素多条光谱线。使用新型全自动CCD测光系统,以Ge 270.963 nm为内标线,选择了波长分别为283.993 nm,285.079 nm和281.358 nm的三条不同灵敏度的Sn元素谱线,对矿石中中、低及微量锡元素进行了测试,解决了传统原子发射光谱法只能进行微量元素分析无法对中低含量准确测试的缺陷,也克服了化学仪器法流程复杂、干扰严重的不足。本法不需要对试样进行稀释,就能对未知含量范围的试样直接测试,有效拓宽了锡元素的测试范围:0.001×10-2~15.00×10-2,分析数据与参考值和原子荧光测试值相吻合。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用于样品测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96.
金矿区某些植物中Au、Ag、Cu元素的富集及其与土壤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Au、Ag、Cu元素在招远金矿区8种植物叶中的富集系数(BAC)后发现,元素Cu在泡桐叶中的富集系数较大,Ag在麻栎叶中富集系数较大,而Au在8种植物叶中的富集系数差异较小.回归分析表明,元素Ag和Au在赤松叶与土壤中的相关性良好,均遵守植物选择性吸收和质量作用定律.可用测量植物叶中的Au及伴生元素含量的方法作为勘探金矿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