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4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6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1.
小秦岭西段驾鹿金矿田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驾鹿金矿田有关石英脉主要金属矿物地质产状、物性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对比性研究了蚀变岩和石英脉两类金矿床中产状、粒级、晶形、破碎程度不同的各世代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组合、比值特征及演化和不同世代撤离铅矿、地表褐铁矿、软锰矿的含金性,建立了两类金矿的找矿矿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22.
文章主要论述了北祁连山西段石居里矿田内Ⅵ号沟、Ⅷ号沟、九个泉等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并与北祁连山东段老虎山地区银硐沟、猪嘴哑吧等矿床对比。结合其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历史、古洋脊或弧间、弧后拉张环境确定矿床类型,将上述3个矿床归属为蛇绿岩Cu(Zn)-S型矿床(类塞浦路斯型)。建立综合成矿模式的基本要求:(1)矿床具有一定的时控性,有一定的含矿层位;(2)生长性断裂的积极参与;(3)海底火山喷发、喷气中心与次级盆地双向控制;(4)多元热流体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23.
The Qingchengzi orefield is a large polymetallic ore concentration area in the Liaodong peninsula,northeastern China,that includes twelve Pb-Zn deposits and five Au-Ag deposits along its periphery.The ore-forming age remains much disputed,which prevent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neralization and the associated magmatism.In this paper,we quantitatively present the feasibility of making ore mineral ~(40)Ar/~(39)Ar dating and report reliable ~(40)Ar/~(39)Ar ages of lamprophyre groundmass,K-feldspar and sphalerite from the Zhenzigou deposit.Direct and indirect methods are applied to constrain the timing of mineralization,which plays a vital role in discu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multistage magmatism to ore formation.The low-potassium sphalerite yielded an inverse isochron age of 232.8±41.5 Ma,which features a relatively large uncertainty.Two lamprophyre groundmasses got reliable inverse isochron ages of 193.2±1.3 Ma and 152.3±1.5 Ma,respectively.K-feldspar yielded a precise inverse isochron age of 134.9±0.9 Ma.These four ages indicate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Mesozoic magmatism.Consequently,regarding the cooling age of the earliest Mesozoic Shuangdinggou intrusion(224.2±1.2 Ma)as the initial time of mineralization,we can further constrain the age of the sphalerite to 224–191 Ma.These new and existing geochronological data,combined with the interaction cutting or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mprophyre veins and ore veins,suggest that the Pb-Zn-Au-Ag mineralization in the Qingchengzi orefield mainly occurred during three periods:the late Triassic(ca.224–193 Ma),the late Jurassic(ca.167–152 Ma)and the early Cretaceous(ca.138–134 Ma).This polymetallic deposits are shown to have been formed during multiple events coinciding with periods of the Mesozoic magmatic activity.In contrast,the Proterozoic magmatism and submarine exhalative and hydrothermal sedimentation in the Liaolaomo paleorift served mainly to transport and concentrate the ore-forming substances at the Liaohe Group with no associated Pb-Zn-Au-Ag mineralization.  相似文献   
24.
白银厂式块状硫化物矿床找矿突破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白银矿田找矿勘探和再找矿历史的研究,分析不同时期的找矿思路,对以往找矿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不仅有助于丰富地质找矿理论,也对当前条件下进行再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近年来,在“海底火山机构—热卤水循环动力学”学术思想指导下,在白银矿田小铁山矿床西段(11—14线)深部和折腰山矿床深部发现新的富铜矿体,显示已有工业矿床,深部及其周边地段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5.
华南是我国最重要的锡成矿省,产有大量的与花岗岩有关的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近年来,在湘南新探明一个超大型锡矿床—芙蓉锡矿床,其中,最重要的锡矿化产在骑田岭花岗岩体西南部的破碎蚀变带内,与绿泥石化密切相关。骑田岭花岗岩富含角闪石,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显示出准铝的地球化学特征,在花岗岩形成过程中发生过壳-慢岩浆混合作用。这些特点都表明骑田岭花岗宕并不同于一般的 S 型含锡花岗岩,而显示出 A 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定年分析表明,芙蓉锡矿床主成矿阶段的形成时代要晚于骑田岭花岗岩侵位年龄近20Ma。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发生过水-岩反应的大气降水在成矿流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硫同位素分析表明花岗岩和地层都提供了成矿所需的硫。因此,用花岗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分离出富锡的岩浆流体来形成锡矿的传统模式并不适合于解释芙蓉锡矿的形成。我们认为芙蓉锡矿的形成主要与骑田岭花岗岩的绿泥石化蚀变有关,循环的大气降水与花岗岩发生水-岩反应,富锡的铁镁矿物在蚀变成绿泥石的同时释放出 Sn 和 Ti 等金属到流体中,当物理化学条件改变时,沉淀形成锡矿体。这是一种比较独特的锡矿化模式,丰富了华南与花岗岩有关的锡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26.
郭米寺-尕大坂多金属矿田是位于北祁连走廊南山南坡重要的成矿地段,目前发现多个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它们具有相同的地质背景和成矿环境,经过几十年的地质工作,在找矿信息上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并具有典型意义.笔者试图建立描述式为主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并初步给出优选的物化探工作方法,即在综合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逐步由面到点、由浅入深,不同工作阶段采用不同种类、不同精度的物(高精度磁测、激电测量、电测深等)、化探(以地气测量为主)和地质工作手段.  相似文献   
27.
湘东锡田垄上锡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锡田垄上锡多金属矿床是湘东锡田锡矿田中的一个大型矿床。通过对锡田垄上矽卡岩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锡多金属矿石中的萤石和石英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分析、包裹体成分的激光拉曼探针分析,结果显示锡田垄上流体包裹体可分为3类5型。3类:盐水包裹体(A类)、富CO2两相包裹体(B类)和含CO2三相包裹体(C类);5型:单相盐水溶液包裹体(A1型)、气液两相盐水溶液包裹体(A2型)、富CO2两相包裹体(B型)、均一成LH2O的含CO2三相包裹体(C1型)和均一成VCO2的含CO2三相包裹体(C2型)。3个成矿阶段的均一温度分别为:Ⅰ成矿阶段为290~380℃;Ⅱ成矿阶段为210~240℃;Ⅲ成矿阶段为90~190℃。成矿早阶段(Ⅰ阶段),CO2、NaCl-H2O和NaCl-H2O-CaCl2各类型均一温度相近的包裹体共生,成矿流体成分主要为CO2和NaCl-H2O,含少量H2S和CH4;成矿晚阶段(Ⅱ、Ⅲ阶段),成矿流体成分主要为NaCl-H2O。根据流体包裹体特征,结合高3He/4He比值以及在锡田花岗岩中存在大量镁铁质微粒包体,笔者认为:锡田垄上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是多来源的,成矿流体为地幔、地壳和大气水的混合产物;锡多金属来源受岩浆和围岩控制,而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尤其是成矿早阶段,地幔成矿流体可能起到了积极的甚至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张万良  刘德长 《铀矿地质》2007,23(5):316-320
文章通过对相山铀矿田西北部与东南部地学信息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地质结构和矿床产出特征的不均一性和不对称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相山矿田深部找矿及远景区扩大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9.
芙蓉锡矿田骑田岭复式岩体主要由早阶段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和晚阶段黑云母花岗岩组成.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属于铁黑云母,黑云母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属于铁叶云母.相对于黑云母花岗岩,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中黑云母的MgO、TiO2含量偏高,Al2O3含量偏低.矿物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结晶温度、氧逸度(logfO2)分别为680℃~740℃、-16.00~-15.31,黑云母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结晶温度、氧逸度分别为530℃~650℃、-19.20~-17.50.从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到黑云母花岗岩,岩浆结晶温度和氧逸度逐渐降低.与花岗岩有关的共存流体性质的研究发现,与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共存的热液流体log(fH2O/fHF)fluid,log(fH2O/fHCl)fluid,log(fHF/fHCl)fiuid值分别为4.22~4.39,2.78~3.24,-1.82~-1.73,而与黑云母花岗岩共存的热液流体log(fH2O/fHF)fluid,log(fH2OfHCl)fluid,log(fHF/fHCl)fluid值分别为3.27~3.53,2.85~3.22,-0.75~-0.22,可见与两种岩石类型共存热液流体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且热液中Cl、Sn含量变化与岩浆结晶分异指数呈正相关关系.骑田岭岩体从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到黑云母花岗岩,随着岩浆的演化.岩浆结晶期后分异出的热液流体向富Cl和Sn方向演化.芙蓉锡矿田的成矿流体应主要来源于黑云母花岗岩岩浆结晶期后分异出的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30.
冈底斯成矿带以斑岩型铜矿(伴生钼矿)为主体,通常作为"挤压型"陆缘岩浆弧—"碰撞裂谷带"斑岩成矿的典型代表而被广泛关注,但层矽卡岩型钨铜钼矿和斑岩型独立钼矿的勘查和研究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层矽卡岩型白钨矿的发现,填补了区带矿种的空白;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边部发现的隐伏斑岩型钼矿,突破了"挤压型"陆缘成矿认识的传统误区。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新近发现的冈底斯东段则当钨铜钼矿,既是一处大型钨铜钼矿详查开发基地,又是一组统一于陆缘走滑断裂构造成矿体制作用的钨、铜、钼矿床组合,称为"泽当矿田"。在NWW向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陆缘走滑断裂作用下,早期(68~40.3Ma)拉分型转换构造——NEE向剥离断层,控制了层矽卡岩型钨铜钼矿的形成;在NEE向冲木达陆缘走滑断裂作用下,晚期(30.26~23.62Ma)推闭型转换构造——NWW向逆冲断层,控制了隐伏斑岩型钼矿的形成。层矽卡岩型矿床形成和改造于68~66Ma和57~40.3Ma,叠加富集于斑岩型矿床的形成阶段——30.26~23.62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