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236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13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01.
【目的】探究海参酶解液对高糖高脂所致的斑马鱼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斑马鱼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各1组,和海参酶解液高剂量(1.0m L/L)治疗组、低剂量(0.5m L/L)治疗组各1组。每天利用高浓度葡萄糖(质量分数2%)系统浸泡及高胆固醇(质量分数10%)饲料饲喂诱导斑马鱼高糖高脂模型,高低浓度海参酶解液浸泡治疗。14 d后进行新鱼缸潜水行为实验,取鱼体匀浆进行组织各生化指标的检测,包括葡萄糖(Glucose, Glu)、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皮质醇(Cortisol, Cor)浓度。【结果】新鱼缸行为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斑马鱼的行为学实验都有明显差异,其中焦虑型行为潜伏期、冻结次数和冻结时间等抑郁型行为增加,探究型行为顶部转移和顶部时间减少,而1.0 mL/L高剂量海参酶解液可以逆转这些变化。模型组葡萄糖、总胆固醇、皮质醇浓度相比对照组显著升高,而给予海参酶解液治疗后,高剂量治疗组对模型组的葡萄糖、总胆固醇及皮质醇浓度均有显著降低的作用。【结论】海参酶解液可以通过改善高糖高脂诱导的糖尿病模型中糖脂水平来改善抑郁样行为和应激激素。  相似文献   
602.
甜菜碱脂在14种海洋微藻中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分析系统(UPLC -Q- TOF MS),对4个微藻门中的14种微藻的甜菜碱脂的分子组成及其相应脂肪酸的组成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4种微藻中共鉴定出133种甜菜碱脂,包括53种DGCC、41种DGTS和39种DGTA。其中甲藻和定鞭藻中主要的甜菜碱脂种类为DGCC,绿藻中主要的甜菜碱脂种类为DGTS;而在硅藻中的甜菜碱脂主要包括两种:中心硅藻纲中为DGCC,羽纹硅藻纲中为DGTA。此外,不同微藻中甜菜碱脂脂肪酸组成差异仅限制在门或纲的水平上,在较低的分类水平上差异不明显。硅藻门、甲藻门和定鞭藻门中均含有DGCC,其脂肪酸链的组成均含有C14?C18的脂肪酸以及C20和C22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但是甲藻的C14?C18脂肪酸链为饱和的,而C19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链仅在硅藻中发现。认为海洋微藻甜菜碱脂的研究可以为海洋微藻化学分类学以及缺磷极性脂类的生理、生态作用和功能特性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03.
针对无人潜航器(UUV)在未知水下复杂环境的路径规划问题,设计了随机树以及动态窗口的融合算法。该算法基于快速扩展随机树(RRT)以及动态窗口(DWA)两层规划设计,第一层利用随机树算法快速规划出全局路径,在此基础上第二层加载全局路径,针对 UUV 模型的欠驱动和非线性,利用动态窗口算法完成局部路径规划,保证约束条件下 UUV 路径的安全性。通过融合参数 μ 修正内外框架的融合度,有效地弥补了全局路径算法的无法躲避动态障碍物的缺点以及局部路径算法全局能力低下的问题。最后,通过对比仿真验证了融合算法相比于随机树全局算法和动态窗口局部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04.
一种基于时态树结构的时空数据的动态可视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设计一种时态树结构,运用多时态矢量空间数据动态关联算法建立地理实体变更的历史亲缘继承关系,作为时空对象动态可视化的时态版本数据源;基于时态树结构,设计并实现了动态形变图和动态专题图等动态可视化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605.
基于k-d树的机载LIDAR点云滤波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点云数据滤波处理是获取高精度数字地面模型的关键,而滤波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某一邻域内高程的突变。在海量、离散的点云数据中,搜索某一邻域的速度将直接影响滤波处理的效率。应用k-d树组织点云数据,不需要先验地知道点云数据间的拓扑关系便可以快速确定其中某一点的邻域点集,从而大大地提高滤波速度。  相似文献   
606.
A^*算法的改进及其在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算法是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在路径规划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启发函数的设计尤其重要.本文针对路径规划问题,对A*算法作了以下改进:一是在估价函数中考虑以距离和方向两个要素,通过归一化处理解决了单位不统一的问题;二是利用k-d树空间索引结构,动态加载节点信息,减小内存使用空间.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A*算法的搜索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607.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termine the capacity of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combining spectral and textural features of Landsat TM imagery with ancillary geographical data in wetlands of the Sanjiang Pla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Semi-variograms and Z-test value were calculated to assess the separability of grey-level co-occurrence texture measures to maximi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and cover types. The degree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howed that window sizes of 3×3 pixels and 11×11 pixels were most appropriate for Landsat TM image texture calculations. The texture analysis showed that co-occurrence entropy, dissimilarity, and variance texture measures, derived from the Landsat TM spectrum bands and vegetation indices provided the most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land cover types. Subsequently, a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 (CART)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three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predictors: 1) TM imagery alone (TM-only); 2) TM imagery plus image texture (TM+TXT model); and 3) all predictors including TM imagery, image texture and additional ancillary GIS information (TM+TXT+GIS model).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 (MLC)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three classification trees predictive models reduced the overall error rate significantly. Image texture measures and ancillary geographical variables depressed the speckle noise effectively and reduced classification error rate of marsh obviously. For classification trees model making use of all available predictors, omission error rate was 12.90% and commission error rate was 10.99% for marsh. The developed method is portable, relatively easy to implement and should be applicable in other settings and over larger extents.  相似文献   
608.
由"真动物"构成的动物界(不包括海绵)通常被划分为双胚层动物、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3个亚界.寒武纪大爆发经历了爆发的前奏-序幕-主幕3个阶段,其中后两个阶段处于早寒武世初期(依次以小壳化石的首次辐射和澄江动物群爆发为代表),另一个则发生在"寒武前夜"(即前寒武纪末期),以伊迪卡拉生物群为代表.这次独特的三幕式大爆发分步完成了动物形态演化谱系树(简写为TOA)的成型.已有化石证据显示,动物树的3大主体或3个亚界的起源及其早期辐射分别发生于寒武纪大爆发这3个主要阶段.澄江化石库中发现的早期后口动物亚界涵盖了该亚界中所有6大分支(棘皮类、半索类、头索类、尾索类、脊椎类和绝灭了的古虫类)的原始类群,澄江动物群时代标志着寒武纪大爆发的顶峰,完成了动物树框架的成型,从而宣告了寒武纪大爆发的基本终结.其学术重要性超越了中寒武世的布尔吉斯页岩,因为前者位于动物树形成的"源头",而后者仅代表此后的"一段流程".在动物演化历史上4个最具转折意义的重大创新事件(即多细胞动物起源、两侧对称动物起源、后口动物起源和脊椎动物起源)中,第一个发生在伊迪卡拉纪甚至更早的时期,其余3个则可通过梅树村化石群和澄江化石群观察到其完成的主体过程.已灭绝的古虫动物门,是初具鳃裂构造的原始分节动物,作为由原口动物向后口动物过渡的一个珍稀"缺环",很可能代表着后口动物亚界的一个根.古囊类兼有两侧对称的古虫类和一些原始棘皮动物的镶嵌体征,最可能代表棘皮动物的一个根.在早寒武世动物演化谱系中,后口动物的"顶端类群"的代表是被誉为"第一鱼"的昆明鱼目,目前已知包括昆明鱼、海口鱼和钟健鱼,它们具对眼、脊索与串珠状脊椎软骨共存的原始脊椎,代表了真正的脊椎类或有头类始祖.相反,包括云南虫属和海口虫属的云南虫类,既没有成对的眼睛也没有可信的脊椎软骨,而且其背神经索也未扩大成脑,甚至不具备低等脊索动物的肌节,因此与真正的有头类或脊椎动物无关.其实,这类奇特动物与古虫类共享相似的躯体构形,应该代表着低等后口动物中的一个侧枝.自达尔文以来,进化生物学一直在动物世界的悠长演化历程中,努力追寻"人类远古由来"的一些重大形态学创新事件的证据,无疑,古虫动物门原始鳃裂构造的出现以及第一鱼之头颅和原始脊椎软骨的形成,应是这条历史长河中人们期待已久的两大里程碑.  相似文献   
609.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对8种海洋硅藻的四种主要光合膜膜脂的分子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海洋硅藻中MGDG含量最高,占四种光合膜膜脂的40%~70%左右,SQDG其次占10%~40%,而PG在4%~20%之间,DGDG占5%~20%;其中,各脂类分子的含量在0.14~99.79 nmol/mg干藻之间,而C16:3/C16:3-MGDG,C20:5/C16:3-MGDG,C20:5/C16:2-DGDG,C20:5/C16:1-DGDG,C16:1/C16:1-DGDG,C14:0/C14:0-SQDG,C14:0/C16:0-SQDG,C14:0/16:1-SQDG,C14:0/C16:3-SQDG和C18:1/C18:1-PG等脂类分子在8种海洋硅藻的每一类膜脂中均有分布;与高等植物膜脂的脂肪酰基分布不同的是,海洋硅藻的MGDG与DGDG的sn-2位上的脂肪酸全部为C16酸,可推断是通过类似高等植物典型的原核途径合成,而C16酸和C18酸在SQDG和PG的sn-2位上均有分布,可推断SQDG和PG存在原核和真核两种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610.
会议密钥的管理与分发是设计安全网络会议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利用基于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的会议密钥分发方案,借鉴逻辑密钥层次树结构设计了1种会议密钥分发方案。在每次举行会议时,会议主席根据用户树计算参会者子树,利用参会者子树的根结点公钥构造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减少了会议主席构造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的次数和计算开销。特别地,对构造的会议系统,当参会者的人数超过一定数目时,会议主席构造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的次数会随着参会者人数的增加而减少。另外,每个用户的私钥保持不变,避免了用户私钥的更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