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2篇
  免费   1699篇
  国内免费   1633篇
测绘学   156篇
大气科学   203篇
地球物理   2139篇
地质学   5437篇
海洋学   902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457篇
自然地理   76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296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476篇
  2007年   483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中国的板块构造区划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传入中国,为广大地学工作者所接受并应用于相关的地质工作中。在新一代地质志的研究中,以板块学说为主导,已经成为共识。从板块构造来认识,板块的组成包括其核心及边缘。其核心为克拉通,由稳定的陆块组成;边缘包含了不同的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边缘在后期板块汇聚的过程中,常由汇聚或碰撞等不同方式而成为不同的造山带。板块之间具有不同形式的汇聚带,其中主要是地壳对接消减带。在地球发展历史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板块构造格局常有很大的变化。因此,本文以古生代的构造格架为主,探讨对中国大陆进行板块构造区划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并对全国的区划提出了一个初步方案。此方案将全国划分为7个I级单元(板块),30个II级单元(克拉通和造山带)以及103个III级单元。  相似文献   
992.
新疆坡北矿区ZK2-6孔施工中遇到多层蚀变带,最长连续强蚀变带达30 m,在以往施工过程中,因卤水配制的泥浆性能难以保证,不利于孔壁的稳定,导致在钻进过程中,孔壁剥落超径、断钻杆事故频发。钻杆断开后,由于孔壁坍塌,找不到事故头,从而导致钻孔报废。针对蚀变、破碎地层钻进易发生的孔壁坍塌、超径、掉块及卤水泥浆性能难以保证等问题,开展相关研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圆满完成了坡北工区ZK2-6孔的钻探施工。  相似文献   
993.
林思波 《探矿工程》2015,42(5):62-66
以桂林—阳朔高速公路K2542+750~810上边坡滑坡防护治理工程为例,介绍了锚拉抗滑桩及锚喷技术联合应用于治理快速滑动的滑坡的应用情况。滑坡体主要由断层破碎带岩土组成,具有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残坡积土孔隙大、雨季地下水丰富、滑坡体岩石成分复杂、力学性能差异大、正处于快速滑移阶段等特点;在滑坡防护加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采用该技术方法等综合措施,解决了突出的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994.
Field observation,geochemical signatures and zircon Hf isotope data indicate that Cuomuqu ophiolite in the Bangonghu area was formed in a back-arc basin(BAB) above a suprasubduction zone(SSZ). Zircon U-Pb dating of the diabase from the Cuomuqu massif yielded an age of 164.3±1.9 Ma,thus indicating that the ophiolite complex was formed in the Middle Jurassic during back-arc extension of the mature Bangonghu-Nujiang Ocean. The zircon εHf(t) and TDMC values of the plagiogranite are similar to the εHf(t) and TDM of the diabase,respectively. The mode of occurrence of plagiogranites and their bulk-rock and Hf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they were derived from the mantle,associated with the surrounding gabbro and diabase,and were form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altered and hydrated mafic rocks under shear conditions during lateral drifting of the oceanic crust. The zircon U-Pb age of the plagiogranite is 156.4±1.4 Ma,and it is 7.9 Ma younger than the hosting diabase. In this study,zircon chronological and Hf isotopic data were tentatively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genesis of plagiogranites in the Cuomuqu ophiolite complex.  相似文献   
995.
安徽沿江坳陷是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安徽新发现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金属矿床几乎全都在该区。侵入岩体周边不同性质的围岩往往对矿床的类型具有控制作用;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了成矿母岩的形成和分布,而具体的矿床构造(褶皱、断裂、接触带)控制着成矿有利空间(低压带)的分布;燕山中晚期中性-中酸性混熔型钙碱性岩浆岩不仅控制金属矿床的产出部位,还提供了成矿物质、热能,并产生成矿热液;矿床均围绕岩体分布,具有矿种和矿物组合等方面的水平-垂向分带;成矿时代为130~155 Ma,金属矿床分为玢岩型铁矿、夕卡岩型铁矿、斑岩型铜矿、夕卡岩型铜矿、层控型铁铜矿等5种矿床类型,各类型之间存在过渡、共生、叠加关系,构成中性-中酸性岩浆成矿系列。建议在今后的找矿工作中,要选好靶区、就矿找矿,加强中性-中酸性岩浆岩和控矿构造的研究,并注意技术方法的有效性与多解性。  相似文献   
996.
山门—放牛沟一带分布有众多的贵金属、多金属矿床(点),是吉林省重要的成矿区带之一,本文根据前人的工作成果,总结了该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系列,并在全国Ⅲ级成矿区带划分的基础上进行了Ⅳ级成矿亚带的划分,对各成矿亚带的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97.
生态模型在河口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口作为河流和海洋的交汇地,具有生态交错带特性,其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下发生着演变.生态模型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时空演变规律以及生物过程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反馈机制的重要手段.采用不同方法对生态模型进行分类,综述各类生态模型的特性、优缺点及应用领域.讨论建模过程中模型变量与函数、模型整合及时空尺度、模型参数取值及不确定等关键技术问题.分析各类生态模型在河口生态工程设计、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系统评价、系统决策支持等管理领域的应用.尽管中国河口生态模型构建及应用已有一些成果,但与国外相比,在理论生态学及数据积累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998.
滴水山金矿位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西北边缘,矿床受控于近EW向展布的韧性剪切带中,并与NE向的阿尔金断裂组成"λ"字型构造。通过岩屑测量共圈定12个化探综合异常,其中AR1、AR2和Au8化探综合异常走向呈近EW向,元素组合为Au、Ag、Cu、Pb、As、Sb、Hg等,各元素异常衬度和规模较大,且分带明显,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经后期工程揭露,发现了有价值的金矿体,总结了找矿方法和找矿标志。根据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为火山岩区脆-韧性剪切带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99.
通过铜陵地区已知矿集区和覆盖区多金属态测量,不仅确定了深穿透测量在矿集区的有效指示作用,同时,根据不同景观区、不同金属态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指出了覆盖区具指示意义的元素金属态,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寻找隐伏矿床提出了新的化探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冈底斯带广泛分布晚古生代火山岩地层。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冈底斯带的构造属性在晚古生代已经发生转变。在冈底斯带中西部塔惹增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拉嘎组中发现了火山岩夹层。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该火山岩属岛弧环境,标志着晚古生代冈底斯发生首次造弧作用,该时期冈底斯中西部已经由被动大陆边缘向主动大陆边缘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