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7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311篇
测绘学   128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239篇
地质学   1050篇
海洋学   105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1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苏北溱潼凹陷的拉张量研究及构造运动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正演平衡剖面方法,本文对苏北溱潼凹陷三条剖面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恢复计算出各断层各期次的伸展量,该箕状凹陷各发展阶段的拉张量以及对应于三期主要构造运动的拉张量。结果表明,构造运动具有延续性,仅在某些组段的表现更为强烈。在时空上,拉张活动具有很大的不均衡性,在凹陷的西南部,中部及东北部地区,拉张量及沉积特征均有很大差异,构造运动的强度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2.
碳酸盐岩成岩研究的新方法:成岩综合柱状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秀莲 《地质科学》1995,30(4):401-413
主要介绍了成岩段、成岩环境综合柱状图的提出背景、完善过程及其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成岩段的提出解决了成岩柱的绘制问题,从而成岩环境综合柱状图得以产生,亦从而使因该种基础图件无法绘出而使成岩研究裹足不前的状况得以改观。  相似文献   
73.
裂隙各向异性介质波场VSP多分量记录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各向异性介质中最为普遍的裂隙各向异性介质出发,推导了同零井源距VSP三分量观测方式相一致的一维三分量波动方程.为了更符合实际观测,引入了坐标旋转,可以模拟井中任意方位的多层各向异性介质的波场响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波场数值模拟,重点突出了获得凡R3×3矩阵剖面的方法,同时对R3×3,矩阵剖面进行了一般性的分析解释,事实证明,R3×3矩阵剖面含有介质丰富的各向异性信息.  相似文献   
74.
姜红霞  吴亚生 《地质论评》2007,53(3):323-328,I0002
江西修水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有一段特殊构造的地层,下部为灰色部分和红色部分组成的斑状构造,上部为灰色部分和黄色部分组成的树枝状构造。这种树枝状构造的岩石与前人报道自重庆老龙洞剖面的微生物岩非常相似。岩石薄片观察表明,树枝状构造的暗色部分为残留的灰泥岩;浅色部分为灰岩经过重结晶、白云石化去白云石化作用改造而成。在暗色的残留灰岩里有保存很好的丰富的球状微生物化石。研究认为,岩石中暗色部分和浅色部分的原始组分是同时沉积的;是成岩作用控制了浅色部分的形成。这一成果应当对认识老龙洞剖面树枝状微生物岩的成因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5.
陈留勤 《西北地质》2007,40(4):58-66
志留纪末期的加里东运动使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基本上拼接联合为统一的华南板块,由于古特提斯洋北支向东扩张,泥盆纪时龙门山地区形成华南板块西北缘的被动大陆边缘。在这个比较稳定的构造背景下,以桂溪剖面为代表的稳定类型泥盆系大致可以划分为18个三级沉积层序(DS1-DS18),进一步可以归并为2个二级构造层序,对应于两次海侵高潮。层序地层划分表明龙门山地区在泥盆纪经历了一个从海侵作用初期的海侵碎屑岩沉积(DS1-DS9)到高水位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合沉积(DS10-DS12),再到海退期清水碳酸盐岩沉积(DS13-DS18)的有规律的沉积演变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层序地层序列。这种沉积演变规律及海平面变化与隔陆相望的滇黔桂地区的泥盆系具有相似性。但龙门山地区的泥盆系比滇黔桂地区发育齐全,厚度更大,所以后者的泥盆系只能划分出13个三级层序。  相似文献   
76.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等价投入的常规化肥为对照,开展专用肥多点施肥试验研究.通过专用肥对林木生长量、林相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等价投入(肥料成本)的常规化肥相比,施用系列专用肥的林分生长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常规化肥处理,且叶片浓绿、树势强壮,施后19个月内,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提高了7.8%~51.8%、9.8%~53.0%和30%以上,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26.3%~94.2%,叶面积指数提高41.0%~172.8%.经对HA桉树专用肥的增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的综合分析与评定,选出基肥专用的优化配方为:有机质≥30.0%、N P2O5 K2O≥6.0%(2.5-2.0-1.5)、腐殖酸总量≥8.0%,并加上适量的"绿滴"复合微生物菌剂(于施用时和基肥按每50 kg∶1 kg的量掺入);追肥专用的优化配方为:有机质≥20.0%、N P2O5 K2O≥20.0%(9-8-3)、腐殖酸总量≥6.0%.  相似文献   
77.
地质图切剖面中褶皱构造的计算机辅助编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计算机对褶皱的处理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地质图切剖面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实用价值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兰姆赛分类方案为基础,通过褶皱形态的几何特征分析,提出一种针对简单背,向斜构造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算法,并编写出相应的褶皱剖面形态的模拟程序,利用各种不同形态的褶皱实例进行试验。证明该种算法正确可靠,将其嵌入作先前开发的地质图切剖面编绘程序中,可大大提高地质图切剖面编绘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78.
复杂地质构造波动方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全声波方程进行地震波场的数值模拟,虽然可以计算全声波波场值,但是也常常会出现层间多次波,给资料解释造成一定的困难。作者在本文中根据无反射声波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解法,实现了自激自收时间剖面的制作,避免了层间多次波的产生。本方法不但允许速度有纵向变化,而且允许速度有横向变化,这使得模拟复杂地质构造的地震响应成为可能。实际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激自收时间剖面的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79.
一种层析成像的正演和反演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层析成像的正演和反演方法,首先对求解区作网络划分,由给定的正演速度模型在网格点上双线性插值,获得整个网格节点的速度分布,然后,对波阵面作一近似,在此基础上,用最小走时最短路径射线追踪法完成正演,反演则是通过正演的方法实现的,理论模型算例表明,本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0.
西安地区黄土含水率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芹选  赵景波 《现代地质》2002,16(4):435-438
通过对西安地区黄土剖面的野外观察、颗粒分析和含水率的测定 ,系统地研究了黄土层含水率的变化特点 ,初步认识到在同一黄土剖面上 ,黄土含水率从上到下呈波动变化 ,其峰值位于古土壤层内 ,而波谷处于黄土层内 ,并呈波动增加的趋势。在具有结核层的黄土层中 ,其含水率从上部到下部呈由大变小再变大的趋势 ,其峰值位于结核层之上 ,CaCO3 结核层具有隔水作用 ;在古土壤层中 ,从上向下 ,其含水率呈由小变大再变小的规律 ,其峰值出现在古土壤的中、下部位 ,即粘土化最强的部位。土壤质地是决定含水率大小的重要因素 ,在包气带中 ,黄土含水率的变化与粘土颗粒含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