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265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1.
付小文  王国芝  李娜 《云南地质》2012,(1):105-107,88
二叠系木星土组杂砂岩中的锆石具有典型的碎屑锆石特征,用LA-ICP-MS法对锆石样品进行形态特征及年代学研究,表明这些锆石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来自于岩浆源区,另一来自于古老的变质基底。  相似文献   
112.
红舍克铝土矿由沉积型及风化堆积型二类。沉积型铝土矿由越北古陆中的岩浆岩、变质岩经长期剥蚀、风化后,经长距离搬运沉积而成,受基底、古岩溶地貌、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控制。堆积矿床属于表生第四纪岩溶堆积型,不但与岩性、气候、构造、地形地貌关系密切,亦与沉积型矿床有直接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113.
刘丽华  李章雄 《云南地质》2012,(1):47-49,35
矿床受大型逆冲推覆构造带控制,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地质构造背景,矿区找矿潜力很好,值得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14.
长期以来,国内外油气勘探主要是针对海相碳酸盐岩和海陆相碎屑岩,火山岩原来一直是油气勘探的禁区。松辽陆内裂谷盆地燕山期由于太平洋板块对中国大陆板块的斜向俯冲,发生弧后伸展裂陷,造成火山岩的大量喷发,以爆发相和溢流相为主。火山岩储层物性较好,不严格受埋深控制,但非均质性强,孔隙度0.5%~18.7%不等,渗透率0.0001×10-3~1×10-3μm2。火山岩裂缝内方解石脉或石英脉中包裹体捕获温度为105~250℃,多数在120~160℃;包裹体中气体3He/4He值分布在2.86×10-7~7.33×10-6,平均为2.48×10-6;R/Ra=0.26~5.24,多数R/Ra>1; 40Ar/36Ar=293~2485,主值区间为500~900;4He/20Ne=0.32~1255,主值区间为10~95和170~370;δ13C1=-17.1‰~-28.7‰,δ13C2=-23.4‰~-32.4‰,δ13Cco2=-10.97‰~-21.73‰。包裹体He、Ar、C等同位素数据表明,存在幔源通道,进而在火山岩中存在幔源无机成因气。根据火山岩产状和分布及其与断裂活动的关系,无机成因气藏主要分布于断裂带附近,有机成因气或有机-无机混源气则远离断裂活动带分布。本文包裹体同位素研究结果对确定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中的天然气成因类型、分布规律,指导后续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5.
白云鄂博矿床成因的Mg同位素制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剑  房楠  李世珍  陈岳龙  朱祥坤 《岩石学报》2012,28(9):2890-2902
白云鄂博Fe-REE-Nb矿床是世界著名的巨型多金属矿床,它的成因一直是个激烈争论的问题。近年来Mg同位素研究快速发展,在示踪幔源火成碳酸岩和沉积碳酸盐岩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潜力,为白云鄂博矿床成因问题的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对白云鄂博矿床H8白云岩、碳酸岩墙白云岩,以及中元古代沉积白云岩,腮林忽洞微晶丘白云岩的Mg同位素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碳酸岩墙样品的δ26Mg-DSM3变化范围为-0.34‰~-0.14‰,平均值-0.24‰,落在地幔岩端元;中元古代沉积白云岩的δ26MgDSM3为-1.81‰~-1.53‰;H8白云岩的δ26MgDSM3变化范围为-1.13‰~-0.10‰,平均值-0.53‰,部分落在地幔岩范围,部分落在地幔岩和沉积白云岩之间;而腮林忽洞微晶丘白云岩的δ26MgDSM3最轻,为-1.99‰~-1.93‰。白云鄂博矿床赋矿白云岩的Mg同位素组成特征不支持正常白云岩沉积成因和微晶丘成因观点,更倾向于火成碳酸浆成因观点。  相似文献   
116.
东天山地区图拉尔根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及成矿过程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焦建刚  汤中立  钱壮志  孙涛  段俊  姜超 《岩石学报》2012,28(11):3772-3786
东天山地区图拉尔根大型铜镍硫化物岩浆矿床是近年找矿的重大突破。通过矿床中坑道穿脉的精细研究,表明 岩体的岩相由角闪橄榄岩、橄榄辉石岩、辉石岩与辉长岩组成,不同岩相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平行过渡变化,暗示各岩相是同源岩浆演化而成。岩相的分布及其接触关系、岩石地球化学及区域构造等指示图拉尔根矿床发生了后期变位。元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岩体来自尖晶石稳定的亏损型地幔源区,亏损型地幔部分熔融与消减板片脱水物质混合导致图拉尔根岩体富集轻稀土元素而保持了MORB型同位素特征。岩浆上升过程中经历了微弱(<5%)的上地壳混染。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矿床中铂族含量较低,主要是因为地幔部分熔融较低(约16%),部分铂族元素残留在地幔中所致。  相似文献   
117.
徐瑞智  何为  杨海鹏  李明杰 《云南地质》2013,(4):488-490,487
贡山县滑坡、泥石流、潜在不稳定斜坡等多种地质灾害并存,与大气降水强度、河水淹没和侵蚀作用、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结构、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等相关.提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8.
滇西马厂箐煌斑岩脉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为云斜煌岩,晚期为云煌岩.对煌斑岩样品进行锆石LA-MC-ICP-MS U-Pb定年,获得33.77±0.11Ma的岩浆侵位年龄,表明马厂箐煌斑岩为马厂箐复式杂岩体中期岩浆结晶作用的产物,也是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新生代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马厂箐煌斑岩高钾(K2O/NaO=2.88 ~4.60)、富碱(K2O+ Na2O =6.40% ~7.55%)、高Mg# (74.3~76.9),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 (K、Rb、Ba)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Zr、P)和重稀土元素.同位素以高(87Sr/86Sr)i(0.707406~0.706506),低εNd(t)(-1.78~-7.64),富集放射性Pb(208 pb/204 Pb=38.87 ~ 39.35,207Pb/204 Pb=15.6390~15.6431,206Pb/204 Pb=18.6579 ~ 18.8093)为特征.176Hf/177Hf为0.282712 ~0.282864,εHf(t)为-1.4~4.0,εNd(t)与εHf(t)存在Nd-Hf同位素解耦.根据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以及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分析,马厂箐煌斑岩起源于金沙江洋壳俯冲交代作用形成的富集地幔,区域上软流圈物质上涌可能促使EMII的部分熔融形成煌斑岩岩浆,而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及其与其他断裂的交汇处则为岩浆上侵提供了良好的通道.  相似文献   
119.
西藏昌都地区拉拢拉类MVT铅锌矿床矿化特征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昌都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东北部,是西南三江Pb-Zn-Cu-Ag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区内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大量产出,成矿明显受到新生代区域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拉拢拉铅锌矿床位于昌都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集区西南部,是区内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为了填补三江带昌都地区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的研究空白,笔者在对拉拢拉矿区详细地质填图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铅锌矿化成因,建立了铅锌成矿模型.矿区铅锌矿体产于逆冲断层上盘,主要呈透镜体状沿上三叠统甲丕拉组泥页岩和波里拉组灰岩岩性分界面展布,角砾状和网脉状为主要矿石构造,方铅矿、闪锌矿和菱锌矿为主要矿石矿物,矿体控矿要素和产状代表了三江带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的一种全新矿床式,命名为拉拢拉式.矿区主要成矿过程划分为硫化物期(Ⅰ)和硫化物-碳酸盐期(Ⅱ),两期之间以一期构造活动相隔.Ⅰ期发育富液相LV流体包裹体和富CO2和CH4的LV流体包裹体两种类型,显微测温显示出低温(130 ~ 140℃)、高盐(23% ~ 24% NaCleqv)、中高密度(1.10~1.12g·cm-3)和中低温(170~180℃)、高盐(23% ~24% NaCleqv)、中低密度(1.06~ 1.08g· cm-3)两种特征.两期矿化流体均为Ca2+-Mg2+-Na+-K+-SO42--Cl--F--NO3-卤水体系,其离子含量相近,H-O同位素组成相似(δDC-SMOW为-137‰ ~-110‰,δ18 OV-SMOW为-2.92‰ ~ 13.42‰),形成方解石的C-O同位素分布规律一致(δ13CV-PDB为0.9‰~ 7.2‰,δ18OV-SMOW为9.1‰ ~ 26.5‰),揭示矿区至少存在两种流体来源,分别为中低温度、高盐度盆地卤水和由大气降水、地层封存蒸发浓缩海水及区域变质水混合而成的区域流体.两期矿化中矿物S同位素组成相近,硫化物δ34S为负值(-24.7‰ ~-11.5‰),重晶石δ34S为正值(11.3‰~22.9‰),第三纪石膏δ34S值(2‰~4.7‰)介于二者之间,反映还原硫主要来自生物还原第三纪盆地下渗的盆地卤水和灰岩地层封存的蒸发浓缩海水中的硫酸盐,富含金属物质的外来流体与富含还原硫的本地流体的混合是金属物质在矿区卸载的主要方式.两期方铅矿Pb同位素组成一致,206pb/204 Pb、207pb/204Pb和208 pb/204 Pb比值分别为18.8646 ~18.8835,15.6619 ~15.6677和38.9404~ 38.9796,推测成矿物质来自造山带内从变质基底到盖层灰岩(甚至碎屑岩)的多套地层.综合对比拉拢拉矿床与三江带内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提出拉拢拉矿床与区域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一致,为受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的类MVT铅锌矿床,其代表的拉拢拉式矿床成矿模型可简述如下:逆冲推覆构造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形成构造圈闭,第三纪盆地卤水下渗汇聚及伴随的硫酸盐生物还原作用形成富含H2S的本地流体储库;区域挤压变形释放的区域流体沿逆冲推覆主滑脱带运移,交换基底及盖层中的成矿物质,形成富含Pb-Zn-卤素络合物的外来流体;逆冲断层断后伸展导致区域流体沿相关开放空间上升至灰岩与泥页岩分界面这一上下封闭的有利空间与本地流体混合,铅锌硫化物及铅锌碳酸盐沉淀,金属物质卸载,形成以透镜状为主的矿体沿岩性分界面展布.  相似文献   
120.
扎格依库都克金矿床产于下石炭统黑山头组一套火山-火山碎屑岩中,矿体呈脉状、网脉状,含矿岩石主要为含硫化物的石英脉。围岩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为主。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显示成矿流体温度165°C^284°C,盐度集中于6~14%NaCL.eq。含金石英脉H、O同位素结果显示其早期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流体,中晚期以大气降水为主。矿石中黄铁矿S同位素具幔源硫特征。根据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流体性质,初步认为该矿床为浅成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