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553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孙志富  冯明月 《铀矿地质》1994,10(6):334-342
光石沟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小型重选试验为工业利用花岗伟晶岩铀矿床的矿石,特别是低品位矿石方面开拓了新的途径。试验证明重选法在回收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矿石的铀以及回收副产品和防止环境污染等方面均优于湿法冶炼,并有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2.
矿床中存在着岩浆离熔成因的磁黄铁矿-镍黄铁矿矿石和热液改造成因的黄铁矿-针镍矿-辉镍矿矿石。研究证明现在矿石中存在的硫化物均为较低温度条件下的变质产物,并且矿物组合的更替不仅同温度变化有关,同时还受体系中氧逸度和硫离子活度的控制。矿物组合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现有Fe-Ni-S体系低温(<300℃)相平衡图解之间存在着矛盾的原因可能是忽略了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岷礼东部-湘潭子一带蕴藏着甘肃省最大的金矿床和铅锌矿庆。主要控矿地层为中泥盆统,该套地层地球化学条件优越,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岩浆活动非常强烈,是金及多金属矿床的有利成矿地段。区内矿床可划分为四大系列,6个类型。利用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主要控矿因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总结主要矿种的成矿规律;筛选出3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44.
新疆天山地区地下流体地震前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王道 《内陆地震》1995,9(2):137-149
系统地介绍了新疆天山重点震监视区下流体观测网,及其地质构造环境和地下水的成因类型,总结了20年来地下流体地震前兆探索与地震前兆探索与地震预报研究的基本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45.
许秋龙 《内陆地震》1995,9(3):286-290
在地震的孕育、发生到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项地下流体观测量不同程度的前兆异常变化,这些异常变化是复杂多样、模糊不清的。引入模糊识别法对一定区域和一定时间段的地下流体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表明模糊识别法可较好地识别和分辨出地下流体前兆的地震异常。  相似文献   
46.
A geochemical baseline provides the mean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pedogenic origin and the anthropogenic origin of the trace element in the environmental compartments. We collected 271 soil samples representative of different parent rocks and soil types from the whole territory of Hong Kong and analyzed the composition of clay mineralogy and the contents of 15 chemical elements (Fe, Cd, As, etc.) for these samples. The baseline was predicted with the method of the normalization procedure combined with the relative cumulative frequency curve.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Fe was the best reference element for the normalization procedure among the five potential reference elements (Fe, Al, Sc, Ti, and Mn), followed by Sc and Ti. A poor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Sc, Ti, and Cu. The predicted baseline was much lower than the A-value of the Dutch List used usually in screening the polluted soil of Hong Kong, implying that the extent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might have been underestimated with respect to local lands. We also applied the cluster analysis to distinguish the geochemical associations of the trace elements due to its importance to the baseline. Approximately three major associations including the Fe–Mn-oxides related, Al oxides or Al-bearing-clay-mineralogy related and sulfide- related associations were observed from the dendrogram.  相似文献   
47.
华北陆块南部熊耳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16  
分布于华北陆块南部的熊耳群火山岩由玄武质到流纹质火山岩组成,并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为主,次为英安-流纹岩,SiO2=62%±的岩石较少,显示双峰特点。中基性熔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是辉石和斜长石,没有角闪石和黑云母,表明熊耳群火山岩形成于相对无水的环境。岩石地球化学上的显著特点是,富K2O、FeO,低Al2O3、MgO、CaO;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K、Rb、Ba)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表现出岛弧型火山岩的地球化学亲合性。文中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表明,熊耳群火山岩具有岛弧型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其地幔源区遭受俯冲带组分的改造,而岩浆在上升到地表的过程中混染地壳物质是次要的。基于熊耳群及下伏结晶基底的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熊耳群形成于夭折的三叉裂谷环境,推断俯冲带组分的改造和富集事件发生在华北陆块南部古元古代大陆壳的形成和 拼贴过程中,由于洋壳和地壳物质再循环到上地幔中,使陆下岩石圈地幔源区富集LILE、LREE并亏损HFSE。熊耳期岩浆作用正是源于这样的保留有早期俯冲带组分改造特征的陆下岩石圈富集地幔。  相似文献   
48.
锂同位素质谱法测定及其样品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十年来,锂同位素比值的测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影响锂同位素比值测定因素很多,特别是在测定过程中分馏现象和记忆效应等都会引起锂同位素测定比值很大的误差。简要总结了锂同位素组成的质谱测定以及从天然样品(主要是固体样品)中提取纯化锂的方法。着重介绍了锂同位素测定中样品带使用的进展,从单带涂样发展到三带涂样,大大降低了测定中的锂同位素分馏。本文还对各种涂样形式的使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9.
本文通过已知含油区及背景区地植物及地表土壤多种微量金属元素和吸附烃的综合分析,并利用遥感资料与物探资料作复合评价,讨论了冀东油气微渗漏地区的遥感植物地球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50.
柔性断层错动产物的微观研究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柔性断层错动产物一般尚未固结,难以对其进行定向取样,固化和磨制薄片,笔者经过长期努力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郯—庐断裂带赤山段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性的研究中。笔者按总结出的方法定向采取断层泥,对其固化并磨制定向薄片,在镜下仔细观测,发现众多变形现象和由其反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面的重要信息。属脆性变形的有:长英质矿物颗粒被错移并形成棋盘格式构造,脆—塑或塑性变形发生在粘土和云母类的矿物中,尤其是“帚”状扭折和先扭后错现象在云母中非常普遍。恢复薄片的自然产状后,宏微观构造具统一性。据变形产物赋存的地质时代,它们应是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微观证据。文中笔者除系统介绍了柔性断层产物的采样、固结、磨片和应用此种技术的实例外,还探讨了显微构造分析在活断层研究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