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449篇
地质学   857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煤层气的形成和储层的特性决定了煤层气储层评价的一系列关键参数,这些参数可用常规测井方法直接或间接获得。目前常规测井方法包括自然电位、双侧向(或感应)、微电极、补偿密度、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声波全波列、中子孔隙率以及井径测井等。选用不同测井方法采用线性回归或体积模型等方法,可以获得煤层气储层评价参数。  相似文献   
12.
世界海洋油气资源与勘探模式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描述了全球海洋油气储量的总体情况、海洋油气资源的地域分布以及海洋油气产量的状况与增长趋势。简略阐述了海洋油气勘探的阶段划分、海洋地质调查、海洋地球化学勘探、海洋非地震地球物理勘探以及海洋地震勘探各方法的基本特点、关键技术和常用手段等。对海洋油气勘探的前景,尤其是深水区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浅谈测井方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物理测井应用于工程勘察中,能够较好地解决用钻探不易解决的问题,如有效判别薄夹层、寻找井旁隐伏断裂破碎带、判断孔内土层稳定性以及测定土层的速度等。其中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在判定含砾粘土夹层及软弱薄粘土夹层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声波、井径、自然γ、视电阻率等测井方法可有效查找井旁隐伏断裂破碎带,特别是声波测井曲线异常更为明显;另外跨孔实测剪切波速还可进行地基土加固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盒8气藏为弹性驱动的河流相低效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在开发中普遍见水。根据试采情况将气藏储层分为气层、水层、气水层三类,开展气、水层的测井识别研究。以区内26口井50个射孔层段各层的试油结果作为依据,选出了700个样本点作为判识建模的标本,以声波时差和中子孔隙度等8个原始测井值作为判识变量组合,采用模糊判别分析,建立了各层的判识模型。回判结果表明,模型对气层精度达到97%,水层为89%,气水层为94%。利用未参加建模的出水井射孔段对模型进行验证,判识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模型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5.
根据随钻测录井实时地质导向和大斜度、水平井评价成图技术需求,针对传统绘图方法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将测录井信息、井眼轨迹和地质模型进行二维分解的实时绘图方法。针对二维分解绘图方法绘图时空复杂度较高的问题,给出了不同事件驱动下的局部实时计算和拷屏重绘算法,控制了对CPU和内存的消耗、提高了绘图效率,消除了实时绘图的闪烁和卡顿现象。应用实例表明,二维分解实时绘图方法能够实现大尺度随钻测录井地质导向图形的流畅、无卡顿实时绘图,可提高大斜度、水平井储层模型评价的刻画精度和时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物探科学技术的进步,勘查任务的发展变化、物探方法应用范畴的扩大和物性勘探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岩石和矿物物理性质测量、研究的重要性,指出:物性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并提出了五点建议:1.深入研究各类矿藏及其围岩(直至地面)物性的空间变化规律,为选择、研究合适的物探方法,提高物探效果,进一步探讨“直接”找矿问题,提供依据;2.这项工作可专门进行,但最好尽可能利用为其他目的而设计的钻井进行;3.物  相似文献   
17.
18.
Systematic field mapping of fracture lineaments observed on aerial photographs shows that almost all of these structure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zones of high macroscopic and mesoscopic fracture frequencies compared with the surroundings. The lineaments are subdivided into zone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1) a central zone with fault rocks, high fracture frequency and connectivity but commonly with mineral sealed fractures, and (2) a damage zone divided into a proximal zone with a high fracture frequency of lineament parallel, non-mineralized and interconnected fractures, grading into a distal zone with lower fracture frequencies and which is transitional to the surrounding areas with general background fracturing. To examine the possible relations between lineament architecture and in-situ rock stress on groundwater flow, the geological fieldwork was followed up by in-situ stress measurements and test boreholes at selected sites. Geophysical well logging added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fracture distribution and fracture flow at depths. Based on the studies of in-situ stresses as well as the lineaments and associated fracture systems presented above, two working hypotheses for groundwater flow were formulated: (i) In areas with a general background fracturing and in the distal zone of lineaments, groundwater flow will mainly occur along fractures parallel with the largest in-situ rock stress, unless fractures are critically loaded or reactivated as shear fractures at angles around 30° to σH; (ii) In the influence area of lineaments, the largest potential for groundwater abstraction is in the proximal zone, where there is a high fracture frequency and connectivity with negligible fracture fillings. The testing of the two hypotheses does not give a clear and unequivocal answer in support of the two assumptions about groundwater flow in the study area. But most of the observed data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predictions from the models, and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action of the present stress field on pre-existing fractures.  相似文献   
19.
理论和实际资料证明,在渗透性地层,低频斯通利波出现的频散和能量衰减与地层渗透率有关,因此可利用斯通利波的传播速度和能量衰减等特性来估算地层渗透率。斯通利波的能量和渗透率负相关。因为斯通利波能量代表了斯通利波的有关信息,因此可以认定斯通利波和渗透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一种基于核学习的储集层渗透率预测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核学习的支持向量机,是一种采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代替传统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的新型统计学习方法,具有完备的理论基础。这里提出了核学习技术在储集层非均质特性描述中渗透率参数预测的新用途。在复杂地层中,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智能和自适应模式识别能力而建立了常规测井多参数信息输入的渗透率预测模型,然后对实际油田储集层渗透率进行了预测。与常规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相对比,所提出的方法更易于使用,很少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并具有较强的信息整合能力以及更高的预测准确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