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249篇
地质学   465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太平庄井地下流体动态主要干扰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多年的观测资料,认为太平庄井地下流体动态的主要干扰因素为区域地下热水开采,其次为降雨。气压的明显变化对水位、水温也有一定干扰。区域开采造成太平庄井水位、水温同步下降,氢气测值升高;降雨导致太平庄井水位上升、水温下降。  相似文献   
22.
The Quaternary Takidani Granodiorite (Japan Alps) is analogous to the type of deep-seated (3–5 km deep) intrusive-hosted fracture network system that might support (supercritical) hot dry/wet rock (HDR/HWR) energy extraction. The I-type Takidani Granodiorite comprises: porphyritic granodiorite, porphyritic granite, biotite-hornblende granodiorite, hornblende-biotite granodiorite, biotite-hornblende granite and biotite granite facies; the intrusion has a reverse chemical zonation, characterized by >70 wt% SiO2 at its inferred margin and <67 wt% SiO2 at the core. Fluid inclusion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fractured Takidani Granodiorite at one time hosted a liquid-dominated, convective hydrothermal system, with <380°C, low-salinity reservoir fluids at hydrostatic (mesothermal) pressure conditions. ‘Healed’ microfractures also trapped >600°C, hypersaline (35 wt% NaCleq) fluids of magmatic origin, with inferred minimum pressures of formation being 600–750 bar, which corresponds to fluid entrapment at 2.4–3.0 km depth. Al-in-hornblende geobarometry indicates that hornblende crystallization occurred at about 1.45 Ma (7.7–9.4 km depth) in the (marginal) eastern Takidani Granodiorite, but later (at 1.25 Ma) and shallower (6.5–7.0 km) near the core of the intrusion. The average rate of uplift across the Takidani Granodiorite from the time of hornblende crystallization has been 5.1–5.9 mm/yr (although uplift was about 7.5 mm/yr prior to 1.2 Ma), which is faster than average uplift rates in the Japan Alps (3 mm/yr during the last 2 million years). A temperature–depth–time window, when the Takidani Granodiorite had potential to host an HDR system, would have been when the internal temperature of the intrusive was cooling from 500°C to 400°C.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itial (7.5 mm/yr) rate of uplift and effects of erosion, an optimal temperature–time–depth window is proposed: for 500°C at 1.54–1.57 Ma and 5.2±0.9 km (drilling) depth; and 400°C at 1.36–1.38 Ma and 3.3±0.8 km (drilling) depth, which is within the capabilities of modern drilling technologies, and similar to measured temperature–depth profiles in other active hydrothermal systems (e.g. at Kakkonda, Japan).  相似文献   
23.
柳林泉是吕梁地区最大的岩溶泉,属山西省重点保护泉之一,也是吕梁地区离柳煤电能源区和离石市、中阳县、柳林县三个县市城市生活的主要水源。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不断的变化,许多有害元素的检出率从无到有逐渐增加,随着水量减少和环境的变化,水质将进一步恶化。针对柳林泉的污染状况提出治理措施,并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4.
禾青井动水位对断层蠕动与慢地震过程的响应初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立军 《华南地震》1997,17(2):39-44
以湖南禾青井深井水位观测的异常图象为例进行定性分析,发现动水位观测有可能直接反映出断层的滑动或断层的慢地震过程,前者可能为地下水物理参量的观测与研究提供亲折思路,后者则可能对震源物理学的发展和地震预报水平的提高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王尤培  王晓闽 《地震地质》1997,19(3):90-287
根据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和弹性理论,在井孔变径条件下,得出水井含水层系统对潮汐信号响应的偏微分方程,认为井径变化相当于改变了井水柱的有效高度,从而影响了水井含水层系统的固有振动周期。分析了井孔变径对潮汐信号响应的周期特征,认为当含水层水体很大(含水层水平面积比井孔面积大得多),且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也很大的条件下,井径变化对井水位固体潮响应幅度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6.
车田湾地热田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田湾地热田属低温地热资源。热泉分布受SN向压扭性深大断裂(F2)与近EW向张性断裂的复合控制,其断层破碎带为硅化脉充填,表现为高阻地电特征。应用电测深法可以确定其断层破碎带产出位置和延伸方向。用钾镁地热温标计算热田地表温度,用钾钠地热温标计算热田深部温度。根据温度随深度而递增的规律,应用温度-深度曲线方法推算地下某深度的水温,从而可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27.
汪缉安  李雨梁 《地质科学》1996,31(4):416-428
北部湾盆地下第三系由于油源母质特性原因和适于生油的空间相对局限,总体上看,天然气的潜力大于石油。生油岩与地温条件在空间上的配置适当决定了珠三盆地油气资源的良好前景。较高的地温与古地温环境是莺琼盆地成为南海北部大陆架天然气富集区的重要条件,较高的地温不仅使盆地中西部上第三系烃源岩能够广泛生气,也是本区有巨大远景的深成高压气(盆地中、西部)与浅成生化成因气的形成与富集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8.
下辽河坳陷现代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雨蕊  许忠淮 《中国地震》1997,13(2):114-119
本文通过辽河油田的钻孔崩落资料及小地震震源机制解,推断出辽河坳陷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特征。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即区域应务场和局部应力场的结果一致,该地区处于走滑断层型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29.
云南岩石圈热结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周真恒  邓万明 《中国地震》1997,13(3):213-222
本文探讨了云南深部热流及岩石圈地温分布的横向变化特征,并将岩石圈热结构概括为3种类型;典型现代构造活动区热结构,中间过渡型地质区热结构和稳定地质区热结构。最后,简单讨论了地热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1992年河南登封4.7级地震的资料分析,表明拐河老井地下水位变化是区域应力场的变化效应。在时间上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和构造体系上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