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2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100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4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41.
赣南属于典型的山区,也是严重缺水区,一般在山区沟谷两侧有优质矿泉水涌出地表。宁都县位于赣南北部,具有赣南典型的地貌特征、构造特征。现以宁都县为例,探讨矿泉水的分布与出露模式。通过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水质分析,发现:矿泉水类型主要为偏硅酸矿泉水,含量30.72~48.56 mg/L,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Na型水,水温普遍低于25℃,溶解性总固体小于153.53 mg/L,属于低矿化冷矿泉;断裂构造为矿泉水形成提供水动力条件,也为矿泉水的运移、贮存提供良好空间;地形地貌以侵蚀构造山地丘陵为主,高差大、切割深的径流条件促进了地下水中偏硅酸的富集;花岗岩中的高含量SiO_2为矿泉水提供了物质基础,且风化程度高、裂隙发育,水岩作用进行充分。  相似文献   
942.
郭丽荣  陈少青  卜安 《江苏地质》2018,42(4):584-591
广东揭西金坑铜锡铅锌矿床位于惠阳—梅县新华夏构造带之莲花山深大断裂带内。为探讨该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通过综合分析野外地质现象及原始资料,认为该矿床具有矿化范围广、规模大、矿脉发育、金属矿物品位变化大的特征;具有断层控矿及动力变质带控矿的构造控矿特征,马山区段北北东—北东向断层及崆角区段产于岩体中的北西向小断层是研究区的容矿构造,北东向动力变质带为该区主要的控矿构造。莲花山深断裂带内其他矿床(点)均具有"金坑式"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43.
利用遥感、DEM、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社会经济统计等各类数据和专题图件,以平江县为例,构建湖南典型贫困区土地生态状况综合评估体系,对平江县土地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计算各个元指标障碍度。结果表明,平江土地生态质量总体较好,大部分地区表现为优良状态,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差异性较大,在空间上呈现北低南高、西低东高的趋势。影响平江县和各个乡镇土地生态状况的主要障碍因子为湿地比例、林地年退化率、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指数、耕地比例、植被覆盖度,个别乡镇的主要障碍因子还包括水面比例和人口密度。通过对平江县土地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寻找影响其土地生态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提出相关建议,以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为湖南典型贫困区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提供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44.
河南陕县黄连垛组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人将河南省陕县李村龙脖一带覆盖于熊耳群之上的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划分为高山河群和官道口群龙家园组。本次研究,通过剖面测制和区域对比,发现该套地层实际为长城系汝阳群云梦山组—洛峪口组、蓟县系黄连垛组及寒武系罗圈组、辛集组、朱砂洞组、馒头组。同时,在黄莲垛组中发现的假裸枝和卷心菜叠层石,可与官道口群龙家园组—巡检司组对比,证实了官道口群和黄连垛组是华北陆块南缘在蓟县纪形成的同一套碳酸盐岩沉积。  相似文献   
945.
南羌塘盆地是特提斯大洋俯冲削减而产生的一套构造增生地质体,也是研究青藏高原早期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盆地内出露的石炭纪地层极少。对晚古生代曲地组2个砂岩样品进行全岩主量、微量、稀土元素的研究,并采用LA-ICP-MS同位素测定技术对其中的碎屑锆石进行U-Pb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碎屑锆石年龄具有6个峰值:330~270Ma、560~480Ma、880~720Ma、1750~1650Ma、2400~2000Ma和2800Ma;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曲地组源区的大地构造环境主要为被动大陆边缘及大陆岛弧环境;沉积物物源具有多源性,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推测其物源主要为晚古生代二叠纪之前的冈瓦纳大陆北缘相关地体。  相似文献   
946.
《China Geology》2021,4(3):487-497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and health risks of fluoride enrichment in groundwater i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By taking Dali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China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obtains the following results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he analyses of water, soil, and crop samples. (1) The groundwater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types, namely the Quaternary pore-fissure water and Karst water. The Karst area and sandy area have high-quality groundwater and serve as the target areas for optional water supply. The groundwater in the study area is slightly alkaline and highly saline. Meanwhile, high-fluoride groundwater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loess and river alluvial plains in the depression area of the Guanzhong Basin and the discharge areas of the groundwater, with the highest fluoride concentration exceeding seven times the national standard. (2) Fluoride in groundwater mainly originates from a natural source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natural source refers to the fluoride-bearing minerals in rocks and soil, and the fluoride from this source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natural factors such as climate, geologic setting, pH, specific hydrochemical environment, ion exchange, and mineral saturation. Human activities in modern life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sources primarily. (3) The health risks of fluoride contamination are very high in the Loess Plateau, especially for children compared to adults. Meanwhile, the risks of fluoride exposure through food intake are higher than those through drinking water intake. The authors suggest selecting target areas to improve water supply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in the study area. Besides, it is necessary to plant crops with low fluoride content or cash crops and to conduct groundwater treatment to reduce the fluoride concentration in drinking water. These results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afe water supply in the faulted basin areas in the Loess Plateau.© 2021 China Geology Editorial Office.  相似文献   
947.
郎山组地层是西藏冈底斯带中最具代表性的白垩纪地层,其时代与形成环境对于认识藏南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最近在西藏改则县洞错地区郎山组中新发现的火山岩夹层,对该火山岩(英安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年龄值为(88.7±1.1)Ma,指示该区的郎山组地层应属于上白垩统,而非之前认为的下白垩统.进一步通过岩石化学分析发现,该火山岩具有与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LREE富集且有轻微的负Eu异常特征,表明冈底斯带北部地区在晚白垩世早期因新特提斯洋的北向俯冲作用曾发生显著的岩浆活动,导致增厚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郎山组地层中的火山岩夹层.对郎山组地层时代的重新认定结果以及其中火山岩夹层所反映的深部构造特征,为研究该区晚白垩世岩浆作用动力学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也表明需要重新认识藏南地区郎山组地层的区域地质与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948.
陕西勉县庙坪石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发现的勉县庙坪石墨矿床位于南秦岭勉略缝合带,工业类型为晶质鳞片状石墨矿石.本文对该矿床进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并探讨其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含矿岩石黑云母变粒岩Al2O3含量为7.32%~15.01%、TFeO为2.28%~8.68%、Na2O为0.17%~3.38%、K2O为 1.15%~3.42%、TiO2为0.50%~0.80%,稀土元素总量为106.38×10-6~236.37×10-6;黑云母变粒岩具有明显的Eu、Sr负异常,U、Cs、Pb的正异常,Ce异常不明显.通过对本区变质原岩恢复、沉积环境及原岩物质来源分析可知,矿区变质岩原岩应为沉积岩,具有泥质砂岩、粉砂岩的特征,变质岩系原岩主要形成于缺氧还原的海洋沉积环境.碳同位素分析显示,矿石中石墨的δ13C为-23.6‰~-21.7‰,大理岩的δ13C为-7.1‰~3.3‰,石墨中的碳质来源主要为生物有机质,而大理岩的碳质来源为无机碳.本区经区域变质作用,使含碳质岩石富化成矿,矿床成因应属沉积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949.
张锡贵 《地质与勘探》2021,57(3):544-553
通过贵州省玉屏县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发现该县部分区域耕地土壤中Hg、Cd元素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值,达到严格管控范围,出现高值异常,分别形成汞、镉两个异常区。进一步查清异常区特征及其异常源,对该区土壤质量的评价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横向剖面法、垂向剖面法、地质剖面法等三种方法相结合开展异常查证及成因分析。经综合分析得知:汞异常区位于北东向新晃-玉屏深大断裂带上及其附近,异常源为区内的汞矿化点,其经强风化成土后残留原地或有较小的迁移而形成汞异常。镉异常区位于近东西向太阳山断层附近,其异常源为寒武系下统"黑色岩系"地层和区内铅锌矿化点,其"黑色岩系"地层中富含Cd元素和铅锌矿化点中伴生的镉矿物是引起镉异常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950.
依据镇远县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对全县耕地表层土壤硒分布特征和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镇远县耕地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0.64±0.56) mg/kg,富硒耕地硒含量平均值为(0.72±0.42) mg/kg,富硒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82.71%。全县耕地土壤硒含量受pH值、海拔、地形地貌、成土母岩、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统计发现:偏酸性耕地、海拔800 m以下耕地、分布在槽沟和谷地的耕地、碳质岩系地层分布区耕地、粗骨土和红壤分布区、茶园和水田表层土壤均具有相对较高的硒含量。分析认为成土母岩是土壤硒的最重要来源,其对土壤中硒元素含量具有控制作用,尤以含碳硅质岩系最为明显,另外土壤有机质及pH值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深刻影响着硒的迁移及富集,进而影响土壤硒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