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质学   2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弓长岭铁矿二矿区是我国鞍山式铁矿的典型矿床,近年来采用地质与物探相结合的方法,寻找深部富铁矿体获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总结弓长岭铁矿二矿区深部富铁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解释磁异常特征,建立了该矿区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预测了矿区深部富铁矿体赋存部位并经钻探验证。  相似文献   
12.
辽宁弓长岭铁矿磁铁富矿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军  靳淑韵 《现代地质》2010,24(1):80-88
在总结辽宁弓长岭铁矿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区内磁铁石英岩和磁铁富矿两种矿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测试了其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1)磁铁富矿和磁铁石英岩除了主要成分Fe、SiO2的含量有很大差别外,其他元素的含量并没有太大的差别;(2)磁铁富矿和磁铁石英岩微量元素特征非常地相似,并且二者的稀土配分型式也非常一致,总的稀土配分曲线是稍右倾型或平坦型的,具Eu正异常,显示了二者的一致性和继承性;(3)磁铁石英岩中磁铁矿的δ18O值变化范围为-4.5‰~1.8‰,包含了磁铁富矿的变化范围,这与磁铁富矿赋存在磁铁石英岩之中的地质产状完全一致,表明富矿是由具负δ18O值的热液改造磁铁石英岩而形成的;(4)磁铁富矿应该是由区域变质阶段形成的变质水热液(温度在500 ℃以上,而且氧同位素δ18O值低,一般为负值)交代条带状磁铁石英岩,通过去硅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铁矿石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长期的开采引起了与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协调的诸多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和区域环境发展的综合性制约因素.从地形地貌的破坏、“三废”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方面,分析了鞍钢弓长岭铁矿区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应用离子探针质谱技术,从弓长岭地区片麻状花岗岩和铬云母石英岩中的锆石分别获得3.0Ga和3.1—3.4Ga的年龄数据,前者代表片麻状花岗岩的侵入年龄,后者代表铬云母石英岩母岩形成年龄的下限值。在片麻状花岗岩中,有少量锆石还测得3.3—3.6Ga的年龄,可能表明它们来自更为古老花岗质岩石的继承锆石。这些年龄数据的获得,为深入研究本地区早期地壳的形成与演化、在更大范围内寻找早中太古代古老岩石、确定碎屑沉积岩与母岩的关系等都具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辽宁弓长岭二矿区太古宙纹层状斜长角闪岩中微球粒之发现。微球粒一种呈暗色、不透明、有磁性;另一种为浅乳黄—棕黄色、透明—半透明、无磁性或弱磁性。它们多为玻璃质,强磁性者为磁铁矿。微球粒具气孔、瘤状、气泡塌陷、连体、凹坑等反映强塑性、高速运动、富挥发份、快速冷凝特征的多种表面和内部结构。其化学组成以SiO_2、TFe、Al_2O_3和CaO为主。它们的形成可能与火山作用或陨石撞击作用有关。无论其成因如何,均表明:1)纹层状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为基性凝灰岩;2)本区变质温压条件存在微区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6.
弓长岭铁矿床物质来源及沉积古地理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长岭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是中国鞍山式铁矿床的典型代表.研究表明,该铁矿床赋存于反S型褶皱中,局部矿体出现褶曲现象.矿体产于主要由磁铁石英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母变粒岩和“蚀变岩”组成的含铁岩系中.文章通过研究该地区铁矿石的构造、结构和矿物组合,结合常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研究,揭示了该地区形成铁矿床的物质来源与海底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在其形成过程中,很少或者没有含铝碎屑物质的加入,是由海洋化学沉积形成的,形成于还原环境.通过研究与铁矿床空间关系密切的斜长角闪岩、黑云母变粒岩和“蚀变岩”的构造和结构等,并利用常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的测试结果,对斜长角闪岩、黑云母变粒岩和“蚀变岩”进行了原岩恢复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区斜长角闪岩的原岩应为洋中脊拉斑玄武岩,黑云母变粒岩的原岩应为大陆岛弧的杂砂岩,而“蚀变岩”的形成则与磁铁石英岩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提出了该地区铁矿床沉积的古地理环境为洋壳边缘、大陆岛弧附近,其形成环境应相当于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17.
在早期地球(>2.6Ga)的大陆地壳中,富钾花岗岩系所占的比例十分有限,对古老花岗岩的研究可为揭示大陆地壳演化过程提供重要制约.本文对出露于鞍山弓长岭地区的古太古代富钾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和锆石U1-Th-Pb-Hf同位素研究,它们的主要矿物组合为钾长石(40%~60%)、斜长石(10%~30%)、石英(约30%...  相似文献   
18.
The precision of Aster data is higher than that of Landsat series of multispectral remote sensing data,which can more accurately reveal the distribution of altered minerals.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specting,but it is rarely used in areas with complex terrain and high vegetation coverage.Based on this purpose,this study used Aster remote sensing data,and took Gongchangling iron deposit as a case study.It combined the mineral spectrum theory and the basic geologic data of the study area,using the model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and color synthesis to extract abnormal altered mineral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identified anomalies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existing geological data in this study area,which provides a reliable reference for the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lineation of mining areas.  相似文献   
19.
弓长岭铁矿床是鞍山本溪地区最典型的BIF型铁矿床之一,而且是该地区最大的富铁矿产区。从野外产出关系来看,弓长岭矿区的富铁矿与蚀变岩密切相关,蚀变岩与富铁矿基本上是形影相随。蚀变岩具有分带性,由富铁矿向外依次为镁铁闪石岩石榴石岩绿泥石岩弱蚀变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岩。弱蚀变岩保留了蚀变原岩的岩貌特征,矿物的蚀变并不完全,可见残余的原生矿物。强蚀变岩的蚀变较彻底,基本无原生矿物残留。将蚀变岩与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弱蚀变岩、石榴石岩、绿泥石岩与斜长角闪岩的痕量元素特征基本一致,而镁铁闪石岩的痕量元素特征更接近磁铁石英岩。再结合镜下特征、野外接触关系、主量元素特征等证据,认为除了镁铁闪石岩是由磁铁石英岩蚀变形成,其余蚀变岩都是由斜长角闪岩蚀变形成。根据各类蚀变岩中主要矿物的(Fe+Mg)/Si值以及蚀变岩的SiO2和Fe2OT3含量变化规律可以发现,在蚀变岩和富矿形成过程中发生了Mg、Fe以及Si的迁移。对本次取样的样品进行原岩恢复和构造环境判别投图,投图结果表明,绿泥石岩和弱蚀变岩的最初原岩都是形成于弧后盆地的玄武岩。  相似文献   
20.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富铁矿体在空间上与由石榴子石、角闪石、绿泥石等矿物组成的交代岩关系密切,显示与热液活动相关。根据交代岩中矿物共生组合、交代岩与矿体的穿插交代关系等特征,将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富矿成矿过程分为早期热液交代阶段、晚期热液交代阶段和石英脉阶段。对这3个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测定对象中的流体包裹体类型相似,主要有富液相、富气相及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等类型。但它们的均一温度和盐度有明显差别,早期热液交代阶段石英中的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340~398℃,盐度主要集中于0.88%~6.3%和33.5%~40.6%两个区间,成矿流体以富CO2的CO2-CH4-H2O的中低盐度、中高温热液流体为主,并混有含石盐子矿物的高盐度、中高温热液流体,有大量磁铁矿富矿形成;晚期热液交代阶段石英中的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230~280℃,盐度主要集中于0.88%~4.96%,该阶段成矿流体为含CO2的CO2-H2O±CH4的中低温、低盐度热液流体,是富矿的较重要成矿阶段;石英脉阶段石英中的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150~180℃,盐度主要集中于1.06%~2.07%,该阶段流体为含CO2-H2O的低盐度、低温的热液流体,与富矿的形成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