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526篇
地球物理   801篇
地质学   491篇
海洋学   180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孙天林  王燕群 《地震》1997,17(4):425-428
着重介绍了北京顺义4.0级地震前后板桥井水位的异常特征,并通过对板桥井二次异常的对比分析研究,提出井水位异常时间尺度与震级之间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72.
人类活动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气温影响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骆高远  肖建成 《热带地理》1997,17(4):378-384
本文广泛参阅了国内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综合论述分析了几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源、汇及其浓度变化特征,研究分析了其增暖潜力,温室效应的强度和对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提出人类为保护自身的生存环境,必须严格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73.
席状岩浆房中的岩浆冷却及动力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岩浆房中岩浆的结晶分异方式一直存在着争议,其基本矛盾在于对岩浆冷却历史及热不稳定性可能引起的对流形式的理解各不相同。本文在充分考虑席状岩浆房的基本物理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稳定岩浆体系的动态冷却模型,并以攀枝花层状岩体为例,计算了相应的温度场、密度场及粘度场。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守恒的、对热不稳定性进行分析的新方法。计算了热不稳定性可能引起的对流强度、对流区域及对流时间,并深入讨论了在一定的热不稳定状态下,不同的岩浆屈服强度对对流特征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岩体的整个固化过程中,如果曾发生过自发对流,其对流也是极微弱而短暂的,不会影响中下部岩浆房中岩浆的固化和结晶。这一结论与对该岩体的实际观察相符。  相似文献   
74.
Vertical seismic compressional- and shear-wave (P-and S-wave) profi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ree shallow boreholes in sediment of the upper Mississippi embayment. The site of the 60-m hole at Shelby Forest, Tennessee, is on bluffs forming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Mississippi alluvial plain. The bluffs are composed of Pleistocene loess, Pliocene-Pleistocene alluvial clay and sand deposits, and Tertiary deltaic-marine sediment. The 36-m hole at Marked Tree, Arkansas, and the 27-m hole at Risco, Missouri, are in Holocene Mississippi river floodplain sand, silt, and gravel deposits. At each site, impulsive P- and S-waves were generated by man-made sources at the surface while a three-component geophone was locked downhole at 0.91-m intervals.

Consistent with their very similar geology, the two floodplain locations have nearly identical S-wave velocity (VS) profiles. The lowest VS values are about 130 m s−1, and the highest values are about 300 m s−1 at these sites. The shear-wave velocity profile at Shelby Forest is very similar within the Pleistocene loess (12 m thick); in deeper, older material, VS exceeds 400 m s−1.

At Marked Tree, and at Risco, the compressional-wave velocity (VP) values above the water table are as low as about 230 m s−1, and rise to about 1.9 km s−1 below the water table. At Shelby Forest, VP values in the unsaturated loess are as low as 302 m s−1. VP values below the water table are about 1.8 km s−1. For the two floodplain sites, the VP/VS ratio increases rapidly across the water table depth. For the Shelby Forest site, the largest increase in the VP/VS ratio occurs at 20-m depth,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Pliocene-Pleistocene clay and sand deposits and the Eocene shallow-marine clay and silt deposits.

Until recently, seismic velocity data for the embayment basin came from eartquake studies, crustal-scale seismic refraction and reflection profiles, sonic logs, and from analysis of dispersed earthquake surface waves. Since 1991, seismic data for shallow sediment obtained from reflection, refraction, crosshole and downhole techniques have been obtained for sites at the northern end of the embayment basin. The present borehole data, however, are measured from sites representative of large areas in the Mississippi embayment. Therefore, they fill a gap in information needed for modeling the response of the embayment to destructive seismic shaking.  相似文献   

75.
水库诱发地震的地震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新丰江、美国奥洛维尔和蒙蒂赛洛水库地震极近场地面运动资料,研究了水库诱发地震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结果表明,水库地震的峰值加速度高,衰减快。利用国内水库地震资料研究了水库地震烈度。水库地震烈度与同级天然地震烈度相比,一般是烈度高,衰减慢。水库地震的地震动反应谱频率高,地震动持续时间短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1992年河南登封4.7级地震的资料分析,表明拐河老井地下水位变化是区域应力场的变化效应。在时间上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和构造体系上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7.
氡射气测量在西安地裂缝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避免大量开挖揭露工作量, 加快地裂缝的勘察速度, 研究出一种简便易行的探测方法是目前西安地裂缝勘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氡射气测量在西安地裂缝勘察应用的地质基础, 结合近十几年工程勘察实践, 讨论了氡射气异常的特征, 分析了氡射气的探测效果, 结果认为:氡射气测量在西安地裂缝探测中的有效率为:80%左右。  相似文献   
78.
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地质雷达探测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简述地质雷达探测原理的基础上, 分析了巷道围岩松动圈雷达探测的可行性。结合华丰矿巷道围岩松动圈探测实例, 提出了松动圈雷达探测方法、图像分析及探测结果应用。结果表明, 采用地质雷达探测巷道围岩松动圈是可行的, 可以用于指导巷道围岩的锚杆支护设计。  相似文献   
79.
中强震与江苏新沂地震台地电阻率异常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飞  孙雷 《山西地震》2004,(4):19-22,30
运用速率法、滑动富氏法对江苏省新沂地震台1990年至1999年地电阻率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电阻率异常与江苏省及其邻近地区的中强震的关系。结果表明.从1994年到1997年之间发生的中强震,新沂地震台地电阻率3个测向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与之对应。研究结果表明.资料异常呈现出的各向异性和其对应性与地球自转加速年份、孕震期的应力状态、震区构造、介质结栖有关。  相似文献   
80.
地震荷载下莫高窟围岩动态损伤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以敦煌莫高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地震荷载下洞窟围岩动态损伤的影响因素;采用动力有限元法。从地震动特性入手。分析研究了地震作用对洞窟围岩及其附属构筑物可能造成的损坏,为石窟物地震安全评估及防灾对策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