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20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5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在哈大齐工业走廊用地总体规划中,大庆市共开发340.9 km2,其中,盐碱地达320 km2.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建立选址模型,以地图代数为分析语言,在栅格数据的环境下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对大庆地区的工业用地选址情况进行模拟;当适宜度value≥8.38时,已获得的土地面积达到362.07km2.结果表明:在栅格数据的环境下,以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用地选址,科学性强,易于在计算机上实现,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2.
河西走廊中部地区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治平  张元生 《地球学报》2007,28(3):270-276
利用天然地震记录资料,对河西走廊中部地区三维速度结构与震源参数进行了反演,获得了该区的三维速度图像.分层速度结果反映出研究区深部结构的一些重要信息.①浅部沉积层的速度为5.00~6.15 km/s,垂直速度梯度接近0.15 km/s;结晶基底埋深约7 km,速度为6.15 km/s.②上地壳深达18 km,速度约为6.33 km/s;民乐盆地速度略高于祁连山和龙首山,阿拉善地块存在明显的向河西走廊下插的现象.③中地壳底部深约30 km,速度为6.58 km/s;较显著的速度变化区正位于北祁连与河西走廊过渡  相似文献   
113.
系统研究了河西走廊火烧沟组陆相红层200个采点岩石的热退磁行为和17个代表性样品的岩石磁学特征,结果表明有102个采点可以分离出A、B、C三个剩磁分量,有82个采点只有一个分量(C分量),16个采点只能分离出A、B分量.A、B分量分别由针铁矿和磁赤铁矿携带,C分量在砂岩中由磁铁矿携带,在泥质砂岩和泥岩中由磁铁矿和赤铁矿共同携带.A、B分量剩磁方向随机分布,不能获得置信水平的古地磁平均方向,为次生剩磁.它们的存在并不影响岩石原生剩磁的分离,也不影响原生剩磁信号的稳定性和获得的古地磁数据的可靠性.16个砂岩采点中不能分离出C分量,是由于后生的赤铁矿彻底改变了由磁铁矿携带的原生剩磁组分,在高密度采样的情况下剔除这些采点并不影响古地磁极性柱的构建和解释.  相似文献   
114.
用可西走廊和阿拉善地体东缘中寒武世15个采点107块定向岩芯样品,进行岩石磁学实验和古地磁学研究,结果表明,所采样品以磁铁矿为主要载磁矿物,高温特征分量B4组分在95%置信水平下通过了褶皱检验,其构造校正后的方向明显区别于华北地块及河西走廊和阿拉善地区志留纪以来的特征剩磁方向.这一组分对应的古地磁极位置(349.9°E,21.1°N,95%置信圆锥半顶角A95为14.9°)与华北地块同时期的极位置相近,表明河西走廊和阿拉善地体与华北地块主体之间,在中寒武世之后未发生明显的纬向相对运动;但在中寒武世-奥陶纪期间,河西走廊和阿拉善地体相对于华北地块主体仍可能发生15°左右的逆时针旋转.这一旋转作用可能代表了河西走廊和阿拉善地体与华北地块主体的增生过程,最终在晚寒武世形成统一的华北地块.  相似文献   
115.
河西内陆干旱区主要河流出山径流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58,自引:17,他引:41  
蓝永超  康尔泗 《冰川冻土》2000,22(2):147-152
根据相关水文气象台站的降水、气温和径流观测资料,分析了以黑河、昌马河、西营河等河流为代表的河西内陆区出山径流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研究表明:河西内陆干旱区诸河流出山口径流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地理位置和河流补给来源的影响,而年际变幅则受山区降水量年际变幅的影响十分明显,总体上讲,本区出山径流变化相对稳定。区内梨园河以西河流水量处于上升阶段,梨园河以东的河流则处于下降的他人阶段;以黑河干流莺落峡水文站年径流为  相似文献   
116.
河西走廊末次冰期芒硝和砂楔与古气候重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芒硝和砂楔是冷干气候环境的典型标志。河西走廊砂楔主要形成在晚更新世冲洪积砾石层中 ,楔体内充填的风成砂14 C年龄证明其是末次冰期的产物 ,古砂楔所对应的年均气温为- 5 6℃左右。芒硝主要分布在内陆河终端的盐湖中 ,花海芒硝矿粘土夹层中的陆生树枝残条普通14 C和AMS14 C年龄分别为 (116 0 0± 2 80 )aB .P .和 (11181± 54)aB .P .,证明芒硝层为末次盛冰期 (LGM )和新仙女木期 (YD)异常冷干气候的产物。计算表明 ,该区LGM年均气温较现在低 11~ 15℃ ,YD年均气温比现代低约 6~ 8℃。这一降温幅度与中国北方根据孢粉、砂楔、冰芯等所推测的气温下降值大体一致 ,亦与最近有关北半球高、中纬度冰期降温幅度的研究相符合  相似文献   
117.
PRESENT LANDFORMS, ACTIVE TECTONIC ZONES, DEEP STRUCTURES AND UPLIFT MECHANISMS OF THE LONGSHOUSHAN BLOCK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相似文献   
118.
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生态输水对沙漠化逆转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18,他引:19  
自2000年起实施向塔里木河下游应急生态输水以来,通过修建从博斯腾湖引水的第二输水系统和上、中游综合治理与灌区节水改造,5 a累计从大西海子水库输水17\^64亿m3,沿河自上至下改善生态面积达800 km2,补给地下水11亿m3,实现了下游河道季节流水和尾闾的积水,并使地下水位回升,初步恢复了塔里木河下游水流系统。这是下游绿色走廊在极端干旱荒漠生态系统中维持稳定的重要因子,为使其充分发挥生态功能,还需期待绿色走廊的生态植被复苏和扩展,为此,仍需每年继续输水,才能直接发挥防沙治沙效益。  相似文献   
119.
河西走廊东部近50a沙尘暴成因、危害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31,自引:18,他引:13  
利用我国沙尘暴多发区,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民勤、武威等四站建站以来近50a的气象资料,详细分析了河西走廓东部沙尘暴天气发生的时空特点、成因及造成的危害情况,指出河西走廊东部的沙尘暴天气主要是由大风天气过程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干旱气候背景相互作用的结果,它造成河西走廊东部两亿多元的经济损失,使50多人丧生。为了有效地预防或减轻沙尘暴的危害和损失,最后提出沙尘暴天气的防御对策是:建立沙尘暴天气的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早发现早预防;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实施人工增雨增雪作业;恢复生态植被,控制土壤沙化,减轻沙尘暴危害。  相似文献   
120.
河西走廊景观类型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4,他引:12  
利用1995和2000年两个时期的Landsat5的4、3、2(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 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 对河西走廊近5年来景观动态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为判断出区域景观类型变化趋势, 研究从区域背景变化格局分析入手, 对区域内部变化斑块的几何特征、变化数目及与GDP的对应关系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河西走廊景观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时空相关性, 进而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来推导了斑块变化的内在社会经济驱动力。结果表明: ①引起耕地斑块转出的因子是农牧投入-产出的增加, 水域斑块转出直接与渔业产值有关, 未利用地斑块转出与农业机械的使用和播种面积增加相关, 林地斑块转出的因子是农业产量和工业产值的变化, 城建斑块转出与农民收入低、城市化水平有关; 城镇用地斑块转入是工业产值增加的结果, 草地、林地斑块转入的因子是农业投入的增加, 耕地斑块转入与农民收入增加有关, 水域斑块转入直接因子是渔业产值增加。②结合驱动力类型分析, 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最优经济福利及粮食安全驱动作用下的结果; 草地、林地被开垦, 耕地增加主要是生存型经济福利驱动的结果, 最优经济福利驱动有时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城镇用地增加主要是最优经济福利驱动的结果; 在生态环境脆弱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