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0篇
  免费   1638篇
  国内免费   4413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555篇
地质学   10497篇
海洋学   606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237篇
自然地理   368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362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399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327篇
  2016年   359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528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472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406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377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444篇
  2000年   322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284篇
  1997年   355篇
  1996年   306篇
  1995年   288篇
  1994年   271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238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金小赤 《地球学报》2002,23(1):37-41
空树河组是滇西腾冲地块北部的石碳-二叠纪冈瓦纳相沉积。菱铁矿结核见于该组顶部的黑色泥岩中。将一个结核通过中心切开,在切面上由中心向边缘用牙钻等间隔提取10个样品。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δ^13C自中心向边缘逐渐由-8.09%减为-16.12%,最外一个样例外(-15.39‰),而δ^18O自中心向边缘逐渐由-10.64‰增加为0‰左右。δ^13C的变化情况表明,菱铁矿结核可能形成于硫酸盐还原带。在解释δ^18o的变化情况时,推测在结核开始生长时可能有δ^18O亏损的大气降水掺入,随着埋藏深度的逐渐加大,孔隙水的O同位素逐渐趋近正常海水的值(0‰)。  相似文献   
182.
从化石群及壳体同位素看古近纪东营湖湖水化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海源陆生化石”、壳体O、C和S同位素等几个新的角度和方法对山东东营凹陷古近纪古湖泊湖水化学性质进行讨论。通过与现生“海源陆生生物”的比较,得出原先认为是“海相”标志的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沟鞭藻和疑源类、多毛类和钱等实际上是“海源陆生化石”,它们生活以在Cl^-和Na^ 为主的咸水湖泊环境。超微化石S同位素分析表明,渐新世与始新世钙质超微化石的^87Sr/^86Sr比值都明显高于同时期海水的^87Sr/^86Sr比值,而与现代河、湖水的^87Sr/^86Sr比值相近,进一步揭示它们生活的环境不是海,而是与海无关的湖。介形虫壳体O、C同位素分析则表明,古东营湖是一封闭型咸水湖泊,从另一角度也否定了与海连通的可能性。根据不同层段同位素特征讨论了湖水矿化度的相对变化。  相似文献   
183.
通过赣杭带东段天姆尖盆地铀矿综合区调,特别是对该盆地火山-侵入杂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参数的分析研究。认为天姆尖盆地的岩浆作用具深源性,火山岩浆活动具壳幔双重性。本文详细论述了该盆地火山-侵入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岩浆成因,并应用深源成矿理论阐述了深源岩浆体系对该区铀成矿的贡献,为该区寻找富大铀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4.
国内外岩石圈化学组成的编图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笔者从岩石圈化学结构的思路出发 ,提出了编图的 3个地球化学指标 (铅同位素组成、T2DM 和同位素年代学 )和表示方法。以秦岭—大别造山带为例 ,同位素组成图可以反映构造分区和地壳生长历史 ,对造山过程和深部壳幔相互作用也有明确的显示 ;结合地质年代学的资料 ,化学结构平面图具有反映时空演化四维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5.
全球末元古系建系研究是当前国际地层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宜昌峡东地区震旦系沿江剖面研究历史悠久,已有相当深入的岩石地层、生物层及层序地层研究,并被推荐为国际未元古系候选层邓剖面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其研究精度,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震旦系沿江剖面碳酸盐岩同位素化学地层,研究结果表明,陡山沱组底部“碳酸盐岩帽”的δ^13C-3.1‰-3-3.7‰,向上为正偏移,至层序Ⅲ(DS3)最大值达+6.7‰。陡山沱组顶部(DS6)再次出现偏移-2.5‰,构成一个完整的变化周期。同时,^87Sr/^86Sr值表现出向上增大的变化,由陡山沱组度部(DS1)的0.707743逐渐增高陡山沱组顶部(DS6)的0.707965;灯影组蛤蟆井段(DS7)的δ^13C值变化在-2.45‰-+5‰之间(DS8),至石板滩段中部再降至+1.7‰(DS),而后基本保持在+1.7‰-3.6‰之间平衡变动。白马沱段顶部δ^13C再次降至+0.5‰,并有向负偏移的趋势。灯影组的^87Sr/^86Sr值依然出现由老至新递增的趋势(0.708244-0.708993)与当前国际末元古系剖面的化学地层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6.
河北省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划分和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年来1/5万区调新成果,以及大量科研资料表明,河北省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组成,除表壳岩外,尚包含有大量的变质深成岩和混合片麻岩。依据大量同位素测年资料,将其分别划分为:古太古代(-3200Ma)、中太古代(3200-2800Ma)、新太代早期(2800-2650Ma)、新太古代晚期(2650-2500Ma)及古元古代(2500-1850Ma)五个阶段。又根据不同地区基底变质岩系原岩建造类型及其所经历的地质改造作用的差异,划分出4个Ⅱ级和5个Ⅲ级变质构造岩区(或亚区),对各岩区内所出露的表壳岩及其变质深成岩类的岩石单位进行了重新厘定和清理,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划分对比表。  相似文献   
187.
中国条带状铁建造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8.
龙首山岩群主体划归古元古代的同位素年龄证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189.
锆石的成因和U—Pb同位素定年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锆石是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和月岩中最重要的副矿物,本文分别从锆石的形态,以及影响锆石形态的因素,锆石的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氧同位素特征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同时,论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锆石U-Pb法定年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方法的局限性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90.
滇西地区上地幔铅同位素组成的确定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滇西地区基性-超基性岩、碱性岩中的长石、石榴子石、橄榄石等单矿物及羊拉铜矿区二叠世海相玄武岩的铜铅同位素组成可以代表原始地幔的铅同位素组成,由此确定的该区上地幔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为^206Pb/^204Pb=17.877-18.506,平均18.108,^207Pb/^204Pb=15.470-15.587,平均15.479,^208Pb/^204Pb=37.797-38.567,平均38.177。研究发现,由于受地壳物质的混染和成岩后U、Th衰变产生的放射成因铅的影响,这些幔源岩石全岩铅同位素组成已不能代表原始上地幔的铅同位素组成;金顶铅锌矿床的铅并非上地幔来源,而是相当于下地壳来源的铅与兰坪盆地沉积岩铅二者的混合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