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30篇
  免费   3894篇
  国内免费   5733篇
测绘学   2041篇
大气科学   1710篇
地球物理   3666篇
地质学   14936篇
海洋学   2578篇
天文学   6909篇
综合类   1412篇
自然地理   3605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833篇
  2021年   940篇
  2020年   941篇
  2019年   1068篇
  2018年   944篇
  2017年   957篇
  2016年   957篇
  2015年   1098篇
  2014年   1471篇
  2013年   1577篇
  2012年   1671篇
  2011年   1812篇
  2010年   1730篇
  2009年   2192篇
  2008年   1968篇
  2007年   2055篇
  2006年   2022篇
  2005年   1677篇
  2004年   1550篇
  2003年   1436篇
  2002年   1149篇
  2001年   1078篇
  2000年   979篇
  1999年   818篇
  1998年   785篇
  1997年   481篇
  1996年   441篇
  1995年   345篇
  1994年   343篇
  1993年   270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7篇
  1954年   4篇
  18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4 毫秒
961.
针对棒、管料开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全自动开槽机。介绍了该开槽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全自动开槽机相适应的液压系统,搭建了开槽机继电器——控制器控制电路,实现了该设备的全自动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962.
煤炭地质单位尚未建立有效地信用管理制度,威胁了煤炭地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煤炭地质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信用管理,尽快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规范内部管理,防范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963.
地热田的形成往往与地质构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神堂沟即是如此。笔者从地温场及水化学场的演变出发,揭示了地质构造F1断层、Fa边山断裂带及冶峪向斜的控温作用,它们共同贡献形成的集水“凹槽”是热水田存在的主导因素,而上覆第四系黄土盖层的保温隔热性能为其提供了保证,使神堂沟地热田在众多的边山断裂热水点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964.
刘伯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6):36-37,60
开滦矿区煤系地层上覆由于防水煤柱留设过大,造成了大量的煤炭储量呆滞。为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确保安全生产,开滦林南仓矿在西二采区进行了工作面采后的导高观测试验研究,测量导水裂隙带岩层的漏失情况,为提高开采上限提供了地质依据,防水煤柱由原来的65m缩小到53m,成功地在1221上工作面进行了试验开采。  相似文献   
965.
高产高效综放工作面顶板水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 过 对 T2195工 作 面 顶板 涌 水 水 质化 验 、周 边 开 采 情 况 的 综 合 分 析 认 为:T2195工 作 面 涌 水 以 5煤 层 顶 板 水为 主,地面 注 浆水 只是 起 了间 接补 给 作用 。为 此提 出 继续 进行 地 面注 浆、进一 步 完善 井下 排 水系 统等 有 针对 性的 防 治水 措施 ,确 保 工作 面的 高 产高 效。  相似文献   
966.
理塘第四纪盆地以河湖相沉积为主,其形成于747ka,消亡于179~180ka。盆地内不同地点的沉积物的时空分布,揭示出古湖泊演化属于一种不连续的扩展型,在其演化过程中存在着多次的消失或萎缩时期;盆地内孢粉组合表明,其形成于一种温热湿润的气候环境,当时的海拔高度在2000m左右,以后高原气候由热变温;冰川发育加剧了古无量河的溯源侵蚀作用,最终切穿盆地,致使湖水外泄,湖泊消亡。理塘盆地的演化历程为研究青藏高原的古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967.
21世纪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与减灾战略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论述了21世纪中国地质灾害减灾面临的形势是既存在许多有利条件又存在多方面困难而面临严重挑战。提出21世纪地质灾害减灾战略:1.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维护体系;2.优先安排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施地质灾害风险管理;3.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4.城市地质灾害防治与土地利用相结合;5.加强我国地质环境监测与网站建设;6.针对地质灾害区域分布规律,采取分区减灾对策;7.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968.
张晓娟 《地下水》2004,26(2):145-146,148
本文以运城市基础工作为起点,分析了地下水超采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69.
徐国东  赵志勇 《地下水》2004,26(4):238-241
阐述了大汶河流域洪涝灾害的特点,并对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系统防治和重点防治相结合、标本兼治的防治思路及具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70.
晋城境内河流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富生  任焕莲 《地下水》2004,26(4):242-244,289
以2003年枯水期化验资料为基础,对现状条件下的晋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定量地对河流污染程度给予了分析评价,发现地表水体大部分严重污染、地下水也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分析了污染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