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313篇
测绘学   126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239篇
地质学   1054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On a former waste water disposal field with water repellent sandy soil under grass vegetation we analyzed the persistency of flow patterns on a 150 m × 25 m plot by (i) continuous TDR-measurements on a 2 m × 1 m transect combined with seasonal soil moisture sampling campaigns, and (ii) a time-delayed double tracer experiment on a second 3 m × 1 m transect. Here, we applied bromide under wettable soil conditions in spring and chloride under water repellent soil conditions in autumn. At the end of the tracer experiment, after a travel time of 328 days for Br and 87 days for Cl, respectively, the transect was excavated and sampled in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Tracer concentration, water content, water drop penetration times (WDPT),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SOM) of each sample were analyzed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flow patterns. The TDR readings were used to predict the effective cross section (ECS) of subsurface flow and flow shifts over the season.During summer, when ECS is low and consecutive precipitation events occur, flow paths – once created – persist over time. However, over longer times (from autumn to autumn), the spatial arrangements of the flow paths can change completely. The Cl distribution showed typical fingering structure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in the less water repellent flow paths. In contrast, Br was found mostly in the dry, hydrophobic areas indicating that it was transported before the soil became water repellent. Consequently, the flow patterns generated in spring and early summer differ completely from those in autumn and winter because of water repellent structures established during the vegetative period. These structures could be identified using a critical water content (θcrit) concept, considering both soil water content and SOM.As not all soil parts being active during to season, four flow categories could be identified: about 10% permanent (=stable flow paths), 45% periodic (i.e. water repellent in summer), 40% occasional (water repellent in summer and autumn), and 5% permanent water repellent.  相似文献   
992.
黄土覆盖的阶地陡坎附近渭河断裂活断层探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咸阳渭河北岸窑店、石何杨、杜家堡渭河断裂活断层探测结果表明,对于有黄土覆盖的、与阶地陡坎重合的活断层探测,要综合采用地形地貌分析、浅层人工地震、钻探和探槽等方法进行。特别是对于钻孔探测,要深、中、浅孔结合。首先用中、深孔确定断层在深部的位置,再用浅孔确定断层在近地表的位置和活动性。由于河流侵蚀,阶地陡坎区的河流相沉积地层是倾斜的,风成的古土壤层披盖在已有的倾斜地层上亦呈倾斜状态,因此,用以上地层判断断层的位置和活动量时,钻孔孔距一定要小,以2~3m为宜,孔距太大,会把侵蚀形成的已有陡坎高度加入断层的错距中,严重放大断层的错动量。探测结果表明,渭河断裂在窑店、石何杨、杜家堡等处与Ⅲ级阶地陡坎重合。该断裂在阶地陡坎上的活动量很小,错断晚更新世第1古土壤层1~2m,远小于2个阶地面的高差。可见,以前认为S1错距4.8m、17.94m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993.
随着精细年代学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地幔柱作用下的大火成岩省和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绝灭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西南地区峨眉山溢流玄武岩省是目前我国惟一被国际认可的大火成岩省,为了更好地证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与同期生物、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选择贵州望谟乐康剖面石灰岩开展了碳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在峨眉山地幔柱作用之前的茅口阶碳同位素组成显示出较高的正值(δ13C=5.2‰~4.0‰);茅口阶顶部至领薅组第一段δ13C值主要落在2‰~4‰范围内,其时序上对应于峨眉山玄武岩主喷发之前的区域穹状隆升时期;之后由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有关的大规模火山作用导致低值碳源加入,当时缓慢复苏的生物作用造成的碳同位素组成增加远不能抵消火山作用造成的碳同位素组成降低,导致期间碳同位素组成明显降低(变化于0‰~2‰范围),并出现负漂移。该剖面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为峨眉山地幔柱作用对生物和环境效应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94.
证据权法在三江北段铜金矿床成矿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仔细分析三江北段区域地质成矿背景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矿床(点)数据库,优选了36个与铜金矿床有关的证据层.应用证据权模型对该区进行成矿预测研究分析,认为研究区内主要存在8个对铜金矿床形成有利的成矿区,这一研究对三江地区今后的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结合巴基斯坦某核电工程,将3种隧洞断面型式运用到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取水隧洞模型中,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两种不同的工况并考虑隧洞内水压力及支护作用,运用有限差分软件实现了地震响应计算,并利用计算结果对截面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圆形截面型式在两种工况下弯矩和剪力值均小于其余两种截面型式;三者内力分布规律基本相似,部分区域...  相似文献   
996.
冬季闽浙沿岸上升流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a坐标下三维斜压非线性的浅海陆架数值模式,研究风、边界力流(台湾暖流、黑潮、长江冲淡水)及地形等因子对上升流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台湾暖流是影响冬季闽浙沿岸上升流形成的最重要因子,其中风对浙江沿岸上升流的形成影响较大;台湾暖流对福建沿岸及其远海域上升流的形成影响较大;长江冲淡水对长江口附近上升流有一定的影响,对闽浙沿岸上升流影响不大;地形对闽浙沿岸上升流的形成作用显著;潮对闽浙沿岸上升流形成的影响也很显著。M2分潮对近海岸区域及台湾东北附近海域上升流的形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97.
夏季闽浙沿岸上升流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闽浙沿岸作为研究海区,采用σ坐标下三维斜压非线性的浅海陆架数值模式研究风、边界流(台湾暖流、黑潮、长江冲淡水)、潮及地形等动力因子对上升流形成的影响。结果得出:西南季风是影响夏季闽浙沿岸近海岸区域上升流形成的重要因子;台湾暖流对闽浙沿岸上升流的形成起主要作用:黑潮对台湾岛以东海域上升流的形成影响较大;长江冲淡水不利于夏季闽浙沿岸上升流的形成,尤其是浙江沿岸;地形对闽浙沿岸上升流的形成作用较显著;M^2分潮对闽浙近海岸区域及台湾澎佳屿附近海域上升流的形成影响较大;本文在对夏季闽浙沿岸海区水文结构的模拟中,同样得出夏季沿岸的低温高盐区与本文所计算出的三个较强的上升中心一致。  相似文献   
998.
变分伴随数据同化方法在断面海温数值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二维断面海温分布模型为例,利用海温实际观测数据,将变分伴随方法应用于断面海温初始场的优化。讨论了变分伴随方法的基本思想,分别从模型方程的连续和离散形式出发推导伴随模型系统,并对这两种途径建立的伴随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数值试验的结果表明了变分伴随数据同化方法在海温数值计算和数值预报业务中的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9.
李健  何海波  孙悦 《海洋测绘》2004,24(6):52-55
在分析河道测量导航技术现状和应用背景的基础上,讨论了河道导航与测量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和运作流程,对某些设计细节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对某些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剪切梁理论推导出了指数函数剪切模量成层地基上变截面坝的自振频率方程及任意阶振型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用振型叠加原理分别给出了地基和变截面坝的地震反应解析表达式.利用随机振动理论,并基于基岩输入地震加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白噪声谱和过滤白噪声谱),研究了地基和变截面坝对地震的随机动力响应问题.数值计算表明:①在白噪声谱的情况下,土层和变截面坝的最大期望反应均有别于过滤白噪声谱时的相应值;②平稳输入与输出时地基和变截面坝的最大期望反应与平稳输入非平稳输出的相应值很接近;③平稳输入过高地估计了土层和变截面坝的随机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