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7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51.
为加快阳谷-茌平煤田煤炭资源开发,近年来投入大量地质工作。通过二维地震测量及钻探工作认证,在矿区地层中又揭露出侏罗纪三台组地层;构造格局由4个升降相间的断块组成;煤系地层中局部出现辉长岩等岩浆岩侵入现象。本溪组、山西组、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含煤24层,可采煤层10层;煤质主要为气煤、气肥煤,少量焦煤、无烟煤;开采条件较好。初步预测埋深-1 500 m以浅煤炭资源量86.5亿t;埋深-1 500 m以深煤炭资源量130.5亿t,具有较好的开采前景。  相似文献   
152.
Since the early 1980s, fifteen outbursts have occurred in the Huaibei Coalfield of China. These outbursts were report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sill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ill intrusions on coal seam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methane outbursts, eleven samples from the No. 10 coal seam were taken from the Wolonghu Mine at various distances from a diorite sill. 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unaltered and heat-affected coals using petrographic and chemical data, micropore characteristics,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 indexes from field. Approaching the intrusion, vitrinite reflectance levels increased from 2.74% to 5.03%, and the thermal aureole of the sill ~ 60 m (from the sill boundary to sample 9). Three zones along this gradient were identified as corresponding to (1) thermal evolution zone No. 1 (0-5 m from sill), (2) thermal evolution zone No. 2 (5-60 m from sill), and (3) unaltered zone. The methan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coal samples in the thermal evolution zone No. 2 was generally higher than in the two other zones, and the unaltered zone higher than the thermal evolution zone No. 1.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ontact-metamorphism decrease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coal and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sill increased it. The trap effect of sill, combined with the mudstone and siltstone roof and floor of the No. 10 coal seam, provided a seal for the formation of a gas pocket. Abnormally high formation pressures at the No. 10 coal seam led to two outbursts.  相似文献   
153.
运用沉积学、古生物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岩石粒度分析等方法,从岩性特征、沉积构造、沉积体系等方面对研究区童子岩组地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其沉积环境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的童子岩组地层主要由较细粒的陆源碎屑物质组成,在整个童子岩组第一段发育过程中,障壁岛及其背后的整个环境组合随着区域海平面的升降而前后...  相似文献   
154.
陈伟 《安徽地质》2011,21(4):299-304
安徽省淮北平原广泛分布着宜于利用的浅层地热能,具有以地下水换热方式开发利用的前景。本文利用层次分析(AHP)法,以MapGIS、Access为平台,评价安徽省淮北平原浅部(评价深度50m)地下水换热系统适宜性。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评价区地质环境特点,在评价因素分类、等级划分和评价指数分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评价结果体现了浅部孔隙水系统的基本特点,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5.
李宏 《探矿工程》2011,38(9):18-20
通过对福建煤田地层特征及其对钻探影响的分析,阐述了在福建煤田钻探中所遇的主要问题,结合实践论述了低固相泥浆的主要性能和优点、以及低固相泥浆对预防处理水敏性地层的缩径和破碎、松散等不稳定地层的坍塌、掉块现象具有的效果,对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6.
对影响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确定了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评价的3个二级指标(生气潜力、储层物性和封盖性能)及对应的三级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各级因素指标赋予权重,建立了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评价的多层次模糊数学评判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青海木里煤田中低煤阶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价,认为江仓矿区是木里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最佳试验区。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可以作为中低煤阶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参考体系。  相似文献   
157.
通过对山西大同煤田石炭系口泉、吴家窑剖面砂体古流向分析,采用Gazzi-Dickinson计点法对两条实测剖面上40个砂岩样品进行显微镜观察统计,并应用Dickinson的Q-F-L和Qm-F-Lt三角图解对统计结果作了相应分析。认为上石炭统本溪组母岩源区以克拉通内陆型为主,母岩为沉积岩;上石炭统太原组母岩源区以再旋回造山带型为主,母岩区以沉积岩分布为主,并分布少量变质岩和岩浆岩岩体;山西大同煤田石炭系物源区为北侧的阴山隆起造山带,属陆内隆升构造带的构造背景。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阴山古陆"并不是自元古代以来就长期隆升的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158.
利用钻孔岩心资料及层序地层学的观点,对陕西省渭北煤田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的分析。以奥陶系顶部区域不整合面、太原组最大海泛面的K2灰岩"1分层"的顶面、山西组底部的"北岔沟砂岩"(K4)底面和下石盒子组底部"骆驼脖子砂岩"(K中)底面等界面为层序界限将研究区内含煤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SQ1、SQ2、SQ3。在层序格架内,对煤层的聚集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渭北煤田主要可采煤层3号、10号、11号煤层主要形成于海侵体系域中晚期,4号、5号煤层形成于高位体系域的中晚期。  相似文献   
159.
以伊敏煤田某露天煤矿横波地震勘探为例,介绍了制做适合野外施工的低噪声、大能量、且易于操作的横波震源的方法,并将各种特性的横波震源在不同介质中进行激发效果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震源类型及数据采集参数,其中横波震源为12齿、重150kg、尺寸为110cm×90cm×20cm的爬钉型震板,在加载500kg的重物时耦合效果较好。横波资料的处理基本上与纵波处理的方法相同,由于该区反射波信噪比较高,区内地形平坦,静校正问题较易解决。在资料解释中利用反射波同相轴的形态,在时间剖面上圈定了断层、煤层冲刷带及煤层尖灭点的位置。另外应用速度谱资料求取的平均速度预测了该露天煤矿15、16煤的底板深度。  相似文献   
160.
研究区含煤岩系主要为侏罗系中统延安组,通过煤岩层研究和对比,认为延安组本身为一个完整的层序,可分为三个体系域、五个小层序组和18个小层序;体系域、小层序组和小层序之间的转换面是聚煤的主要层位。含煤地层可编号18层煤,其中可采煤层15层,根据层序地层分析和含煤岩系沉积特点,将含煤地层分为三个岩性段,5个煤组,相对应三个聚煤期和5个成因单元。该区的聚煤作用主要受到沉积环境、古地形和古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