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5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1178篇
地球物理   125篇
地质学   3067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借鉴前期精品旅游景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精品旅游景区的概念,阐述了精品旅游景区创建的必要性。详细列举了精品旅游景区和国家A级景区的联系与区别,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景区在环境方面所做的工作。在参考各类景区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创建精品旅游景区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引入运筹学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系统的计算,使其量化。最后以陕西省华山景区为例进行实例验证,验证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92.
热水岩体位于贵东岩体中部南侧,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62.8±5.8 Ma(MSWD=4.2),属于燕山早期岩浆活动产物。该岩体具有富硅(SiO2平均为76.32%)、富铝(A/CNK值平均为1.14)、钾大于钠(K2O/Na2O值平均为1.32)和高的P2O5含量(平均为0.41%);大离子元素富集,Ba、Sr、Ti、Nb、Ta亏损,具有高的Rb/Sr(平均为28.5)和Rb/Nb值(平均为19.8);轻、重稀土之间分馏不明显,配分模式呈水平型,Eu亏损明显(δEu值平均为0.14);εNd(t)值低(平均为-10.2),Nd模式年龄古老(平均为1777 Ma);岩浆源区物质由泥质岩组成。这些特征表明,热水岩体属于典型的S型或壳源型花岗岩。热水岩体可能是在燕山早期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先存的东西向大东山-贵东断裂带重新复活的构造背景下,由古—中元古代泥质变质岩低程度部分熔融的方式形成。  相似文献   
993.
内蒙盘陀山含钨花岗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国斌 《地质与勘探》2011,47(5):828-836
盘陀山花岗岩体位于内蒙北山盘陀山—古硐井近东西向挤压隆起带西段,为一复式岩体,由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两种岩石单元构成,其中晚期侵入的钾长花岗岩与近年新发现的国庆钨矿床有关。前人测得成矿岩体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383.3±1.8 Ma,时代为泥盆纪。成矿岩体岩石的Rittman指数为1.86~2.28,A/CNK...  相似文献   
994.
藏南程巴岩体副矿物研究:岩浆源区的指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利敏  侯增谦  郑远川  李为 《岩石学报》2011,27(9):2786-2794
藏南程巴岩体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性质,但其形成年代、产出位置和成矿组合不同于冈底斯带成矿斑岩。利用背反射图像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其具有钙碱性花岗岩不常见的副矿物组合:Fe-Ti氧化物+锆石+磷灰石+榍石+独居石+钍石+氟碳铈矿+晶质铀矿+水氟碳钙钍矿,其中独居石富Th,钍石富U,独居石和钍石经富F、CO2流体交代形成氟碳铈矿和水氟碳钙钍矿。在(87Sr/86Sr)i和Th含量图解中,冈底斯带含矿斑岩与程巴岩体落在一条混合线线上,程巴岩体位于已证明受到上地壳物质或其他富集组分混染的甲马含矿斑岩和其他冈底斯含矿斑岩之间,表明程巴岩体在其源区或演化过程中也受到了富集端元的混染,但加入量少于甲马斑岩。  相似文献   
995.
李舢  王涛  童英  王彦斌  洪大卫  欧阳志侠 《岩石学报》2011,27(10):3055-3070
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北山柳园地区辉铜山钾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397±3Ma (MSWD=1.1).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高钾钙碱性的高分异Ⅰ型花岗岩到A型花岗岩过渡的特征.其全岩εNd(t)值为-1.3~ +1.2,Nd模式年龄(tDM)为960 ~ 1530Ma;锆石εHf(t)值为-1.0~ +5.8,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1024~1455Ma.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综合分析显示,辉铜山岩体为造山后伸展拉张背景下,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上覆年轻地壳(可能为洋壳、岛弧建造或增生楔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钙碱性花岗闪长质岩浆经进一步演化及结晶分异形成.北山南带地区早-中泥盆世花岗岩显示出高分异钙碱性Ⅰ型花岗岩、I-A型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的组合特征.因此,在397Ma左右,北山地区古生代岩浆已经从Ⅰ型或S型转化为I-A型特征,构造环境转化为后造山或同造山晚期的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996.
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地块南一里花岗岩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扬子板块西北缘南一里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该岩体的岩石成因、成岩物质来源及其地质意义.该岩体具有高SiO2(70.27%~71.21%)、A12O3(14.97%~16.19%)、K2O(3.11%~3.83%)含量,A/CNK=1.04~1.08,以低Y(<10.01×10-6)和HREE(e.g...  相似文献   
997.
达布锡勒图岩体位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兴蒙造山带中的二连-贺根山缝合线北侧附近.通过对岩体各类岩性样品进行稀土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花岗闪长岩类(包括黑云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成因类型为I-S过渡型花岗岩,成岩岩浆可能为大洋俯冲板片和上覆陆壳变杂砂岩部分融熔的混合岩浆,花岗岩类(包括二长花岗岩、黑云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为S-型花岗岩,原岩为变质泥岩,均产出于大陆弧构造环境,非埃达克质岩石.  相似文献   
998.
松潘甘孜地体东部的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印支晚期至燕山初期,其中四姑娘山花岗岩体的锆石普遍具有岩浆锆石的特征。通过四姑娘山花岗岩体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的23粒锆石的锆石激光探针U-Pb定年,确定其岩浆结晶年龄为燕山早期(191±1)Ma,此年龄对解决龙门山断裂带形成的初始时间有重要意义。虽然在松潘甘孜地体多数岩体长轴走向和矿物定向均呈北西向,但过去区调中划分的北西向的金川—理县构造岩浆带不能代表这种楔入作用的产物,而应重新划分为北东向的道孚—金川—小金—黑水构造岩浆带,四姑娘山岩体是这个北东向构造岩浆带中的典型。这些花岗岩主要是扬子地块沿龙门山构造带向松潘甘孜地体内楔入导致松潘甘孜地体中下地壳低速层发生部分熔融的结果。地球物理资料显示,四姑娘山地区是有"山根"的,这些"山根"主要由巨大的花岗岩基组成,它们不是引起汶川地震的原因,但是减弱了汶川地震的地震波向西北方向的青藏高原传递,并对汶川地震时的龙门山断裂带向西南段的扩张起了一定的阻挡作用,即降低了汶川地震的大量余震在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查明出露于云南省西部潞西市邦木二长花岗岩体的时代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对其进行了锆石SHRIMP定年研究。结果显示该花岗岩的锆石具有清晰的生长振荡环带,其Th/U比值为0.13~1.00,属于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邦木二长花岗岩中锆石的8个测点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0.5±1.7)Ma(n=8,MSWD=1.6)(95%置信度),代表了岩体的结晶年龄,表明该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邦木二长花岗岩为过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岛弧构造环境,具有岛弧花岗岩的特征,属于燕山中期侵入的花岗岩。在中—晚侏罗世,左贡—保山微板块沿班公湖—怒江—泸水—瑞丽板块缝合带由北东向南西方向与波密—腾冲微板块发生洋壳俯冲,导致班公湖—怒江—泸水—瑞丽洋关闭。左贡—保山板块俯冲插入到波密—腾冲板块之下。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随着板块俯冲碰撞造山作用的进行,形成波密—腾冲岛弧。不同板块之间的碰撞拼合导致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形成、侵入活动。邦木二长花岗岩就是这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邦木二长花岗岩体形成时代的厘定,为进一步探讨腾冲地块中生代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1000.
赣南富城花岗岩中显微-超显微晶质铀矿的厘定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厘定了存在于赣南富城强过铝质产铀花岗岩黑云母、白云母、长石中的显微晶质铀矿。根据其成分及矿物组合特征并结合U-Pb同位素年龄测定判明其属原生成因。此外,采用核诱发裂变径迹法,根据白云母探测器上存在的星点状裂变径迹中心,判断造岩矿物(长石、石英)中可能存在超显微级的晶质铀矿核晶。花岗岩中原生晶质铀矿的存在一方面印证了U在Si-O聚合程度增高的花岗岩浆中易与O2-结合形成铀-氧配位多面体的化学键能理论,另一方面也成为花岗岩具有较高产铀能力的地球化学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