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28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103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近40年湖南洪涝灾害的演变趋势及其成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段德寅  汪扩军  陆魁东 《气象》1999,25(6):42-46
利用湖南52个代表站1958 ̄1998年4 ̄9月的降水资料,确定了洪涝年,分析了近40年湖南洪涝的特征和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近期洪涝灾害日益严重的原因。它们是:气候背景因素,大气环流异常,厄尔尼诺的影响,洞庭湖的水文特性和面积锐减,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62.
湘西钨锑金矿床成矿系列及其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西钨锑金矿床成矿系列泛指湖南沉陵-益阳-带、受雪峰弧形构造及其延伸部位控制的金矿成矿带,是湖南省重要的金矿成矿系列之一。系列中不同矿种的共(伴)生组合的矿床同属变质热液成因,其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赋矿围岩中成矿元素的丰度及其分布形式。对该成矿系列的研究和总结将会有助于开展进一步的地质找矿和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63.
湘黔汞矿带相关成矿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湘黔汞矿带的含汞建造与生油层系的特征相似,汞矿床的形成和油气的聚集一样具有“生、储、盖”的成矿地质条件。中寒武统敖溪组及下寒武统清虚洞组既是汞矿的容矿层,也是汞矿的矿源层。汞的成矿流体是一种以地下水为主、包括油气在内的混合热液,成矿作用是在低温低压高盐度的还原环境中进行的,属于沉积成岩-地下水热液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64.
利用回剥分析重建了川、鄂、湘边区二叠系底二叠纪末、中三叠世末、三叠纪末及中侏罗世末的古构造格局,结果表明:二叠纪末古构造形态较复杂,由NE,EW及近SN向3组构造叠加而成, 以NE,EW向构造为主;中三叠世末,其构造格局为两坳一隆一斜坡,以发育近SN向构造为主;三叠纪末,构造面埋深明显增大,主要隆起和坳陷更加醒目;中侏罗世末,总的构造格局为南高北低,构造走向近EW向。黄陵背斜是中生代开始发育的继承性古隆起,而当阳复向斜是与黄陵背斜同期形成的。晚古生代末至中生代,江南隆起开始形成并不断发育。  相似文献   
165.
湘中金、锑矿床区域控矿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新卫 《铀矿地质》1999,15(6):344-349
湘中是湖南省重要的金、锑矿产地之一。断裂构造及岩浆热事件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断裂构造及岩浆热事件对金、锑矿的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断裂构造体系分维值大的地区,金、锑矿产出较多,矿床规模也较大。岩体之岩凸或岩凹等热力集中场所,是金矿产出的有利部位;锑矿床皆分布于高古地温区。区域地层岩石中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前泥盆系浅变质碎屑岩是主要的矿源层。  相似文献   
166.
仁里矿床是中国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文章针对其稀有金属矿化富集规律、成岩成矿演化特征及找矿标志等问题,以5号主矿脉钻孔ZK708全孔岩芯及岩体内、外伟晶岩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电子探针、能谱仪分析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开展了伟晶岩岩相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①仁里矿床伟晶岩岩性比较复杂,不同岩性伟晶岩相互穿插,为同期次不同阶段的结果,经历了多阶段的岩浆-热液活动,铌钽等稀有金属矿化与多阶段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铌钽等稀有金属矿物主要赋存于粗-中粒、粗粒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中,随着伟晶岩粒度的增加,铌钽等稀有金属矿化具有逐渐增加的趋势;②仁里矿床伟晶岩为LCT(Li-Cs-Ta)型伟晶岩,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岩浆-热液活动,多阶段的热液活动(尤其是富P、F热液流体)为Li、Nb、Ta等稀有元素的进一步富集提供了热源和物质来源,促使Li、Nb、Ta等稀有元素的进一步释出和富集;不同世代矿物出现在伟晶岩熔体-溶液不同演化阶段.磷灰石和粒状、叶片状钠长石可做为本区铌钽等稀有金属矿产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7.
湖南寒婆坳矿区热变质煤结构演化及其矿物学特征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差热分析(D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等表征手段对湖南寒婆坳矿区热变质煤的化学组分、物理性质、结构演化与其矿物学特征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浆侵入体的热力及构造应力作用促进煤化程度升高逐渐转变为隐晶质石墨,氢、碳原子数目比(H/C)逐渐降低,矿物主要为伊利石、绿泥石、叶蜡石、石英及黄铁矿等;随变质程度增加,真密度升高,孔隙度与电阻率降低;在400℃之后,失重曲线下降缓慢且斜率变小,显示深度裂解与脱落较少。 d 002、 L a、 L c的演化趋势呈非线性变化,显示煤有机大分子结构向石墨化演化的过程中呈现“跃变”;隐晶质石墨样品的晶体结构主要为2H型石墨结构,不同程度地含有3R多型,石墨化度为0. 47~0. 84,石墨晶体轴长 a 为0. 2469~0. 2471 nm, c 为0. 6738~0. 6762 nm,晶胞体积 V 为0. 03562~0. 03570 nm3,显示靠近岩体晶胞体积减小;随着变质程度升高, L a、 L c迅速增加,堆叠层数急剧增大,煤内部空间结构趋于有序化,拉曼参数 A D1、 P (G- D1)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8.
湖南仁里超大型钽铌矿床钽铌铍矿资源丰富,Ta2O5资源量达到了超大型规模,BeO资源量达到了大型规模。为进一步研究湖南仁里超大型钽铌矿床稀有金属的赋存特征、成矿规律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前景,开展了地球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包裹体、同位素测年及可选性试验等研究工作,通过系统梳理仁里超大型钽铌矿床的工作进展,进一步探讨了该矿床的下一步找矿思路。仁里钽铌矿床共(伴)生矿种多,稀有金属综合回收率及矿产资源采选综合利用率高,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可作为绿色、环保、无尾矿范例进行高效勘查与开发。仁里矿区钽铌铍矿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加大地质勘查资金投入有望取得钽铌铍锂等稀有金属找矿新进展。下一步应对矿区2、3、5、6号主矿脉深部矿体进行控制,力争取得钽铌铍矿找矿突破,同时加强对矿区西部或西南部隐伏锂辉石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的研究工作,力争取得锂辉石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型锂矿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69.
运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发现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具有三个特征:一是产业的空间集聚性和外部经济效应较强,但创新能力较弱;二是产业专业化较为显著,产业集聚优势初现;三是优势产业链初步形成,产业关联性较强。最后,就如何加速实现湖南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0.
湘黔渝毗邻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发育有完整的南华纪沉积记录,同时也是我国南华纪“大塘坡式”沉积型锰矿的重要富集区。通过对区内南华系剖面的详细调查与研究,结合室内综合分析,应用“优势相”成图方法编制了南华纪早世、中世、晚世岩相古地理图件。研究表明:受Rodinia超大陆全球性裂解作用影响,南华纪时期扬子陆块东南缘发生广泛的裂解作用,形成武陵次级裂谷盆地和雪峰次级裂谷盆地,构成“堑-垒”式古地理格局,南华系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楔状”沉积体;划分出大陆相组、过渡相组和海相组三大沉积相组,识别出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海岸相以及浅海陆棚相等沉积相及若干沉积亚相等。系列图件的编制恢复了南华纪时期的沉积盆地演化与古地理变迁,建立了沉积盆地演化模式,为区域上沉积型锰矿的预测与寻找提供了一定的沉积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