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6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518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580篇
地质学   1817篇
海洋学   9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e superimposed basin must have undergone the changes of regional stress field. Study on the nature and switch of regional stress field of superimposed basin is very useful to understanding its stress state and tectonic events during it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As sensitive markers of small stress changes, joint and shear fracture, characterized by consistency of orientation over wide area, can be used to reconstruct paleostress state and its evolution. Detailed observations and analysis on the orientations, geometrical patterns, sequences of joints and shear fractures and their chronological relation to faults and folds show that, the NEE-SWW systematic joints and NNW-SSE systematic joints developed in the Mesozoic and Cenozoic strata are much more prominent than NW-SE systematic joints and shear fractures with different orientations. And the NWW-SEE and NW-SE systematic joints formed later than NEE-SWW systematic joints but earlier than shear fractures with different orienta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joint and shear fractures and stress, the NEE-SWW systematic joints are inferred to result from lateral weak extension caused by the late Cretaceous regional uplift, while the NNW-SSE and NW-SE systematic joints are interpreted as syn-tectonic deformation relating to strong N-S compression in the Neogene. But some conjugate shear fractures occur probably due to sinistral strike-slip faulting in the Kuqa depress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ogene, the stress field changed and the maximal principal stress σ1 switched from vertical to horizontal.  相似文献   
82.
利用随机过程的谱展开理论以及Hudson等人的裂纹介质模型构造一种裂纹数密度是空间平稳随机过程的随机介质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将裂纹的微观参数(裂纹数密度)与裂纹介质的宏观性质(弹性常数)联系起来,能灵活、有效地描述实际非均匀裂纹介质。模型算例表明,弹性常数的空问分布特征与裂纹数密度的有差别,而且对不同的弹性常数影响不同。通过改编自相关长度的大小,可以模拟裂缝在两个坐标轴方向上具有不同分布尺度的情况。最后,利用高阶的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我们模拟了地震波在具有随机分布裂缝岩石中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83.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为古岩溶喀斯特化与受后期构造叠置改造的孔、洞、缝等组成的非均质储层,储层具有规模不同、空间形态不规则、充填性质各异的复杂组合特征以此为对象通过分解地震波场不同特征信号,开发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储层目标的叠前叠后地震预测技术,不同特征地震预测结果经综合叠置验证分析,实现了残丘体上叠置的孔、洞、缝及古地貌的精细刻画及表征,展示了缝洞空间纵横交错的叠置关系,提高了复杂储层空间展布规律的认识及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84.
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温度、成矿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本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地慢岩浆水,并有海水混入。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壳和地慢,通过同生断裂喷气—喷流作用,在有利的地层和物理化学条件下沉淀成矿。矿床成因属于同生断裂喷流热液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85.
86.
岩石水压致裂和诱发地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7种岩石各制备了几类不同预裂纹的系列试件,并在不同围压下进行水压致裂强度实验。结合典型的水库诱发地震的实际资料和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实验结果,以及应用岩石强度理论和岩石断裂力学的一些原理、方法,进行岩石孔隙水压诱发地震的探讨。初步结果为:(1)若岩体内构造应力很小,一定大小的孔隙水压力σp,可直接使岩体内的薄弱面致裂并发生小地震。(2)若构造应力较大,存在两类诱发地震的可能:①对岩体浅部一些走向与构造应力的主压应力σ1方向相近的薄弱面,σp可促使其发生张性破裂并诱发小地震。②当构造应力接近于断裂的抗剪强度时,因σp,降低了断裂面上的正应力σn,使原处于稳定状态的断裂失稳,发生滑移破裂并诱发出地震。σp导致断裂的破裂深度增大,使诱发地震的震级大于原潜在的地震震级。(3)各种岩体均存在着一个极限深度,此深度后不再有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87.
白云岩成岩收缩晶间孔、洞、缝与构造网状缝相互沟通可以组成良好的油气储层,但是这种复杂裂缝—孔隙型储层分布随机性强、发育程度和差异性大,储层预测难度大。本文以中国西部酒泉盆地青西油田下白垩统下沟组湖相白云岩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例,提出地球物理综合预测碳酸盐岩裂缝的方法。本文描述了综合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碳酸盐岩裂缝储层的实施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8.
据岩体在卸荷情况下的拉剪应力状态,确定了节理岩体的线弹性断裂力学模型。依照此模型,可以得到相对远离裂隙(该位置的点到裂隙中心的距离比裂缝长度大)且受裂隙影响区域内应力、应变和变形方程。这些对评估裂隙岩石变形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通过用理论方程的计算结果和卸荷情况下试验观测所得的数据对比,证明该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