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55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2 毫秒
91.
已掘砌立井全井筒段出水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矿业集团望峰岗一副井在凿井过程中多次发生突水事故,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该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现场环境条件,采用定向分支造孔方法,实行下行式、小段高、低压重复注浆方式,成功在已砌筑井壁的井筒周围形成堵水帷幕,从而解决了强含水"红层"涌水问题。该技术对于造孔过程中断层带、壁后空洞区域孔壁的稳定性及漏浆的处理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2.
采用全尺寸模拟实验,通过测量机械排烟作用下无机防烟卷帘背火面壁面的平均温升、卷帘缝隙处的烟气流动等,对无机防烟卷帘在机械排烟作用下的防烟特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无机防烟卷帘在发生火灾时自动下降至地面,在机械排烟作用下,在20 min的实验时间内,基本上能将烟气阻挡在模拟着火房间内,只有极少量烟气进入模拟中庭,卷帘背火面壁面温度接近环境温度;该无机防烟卷帘具有良好的挡烟耐热性能,火灾时可以保证非着火区域人员的安全疏散。本文研究可为该种新型无机防烟卷帘在复杂中庭防火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93.
隔水帷幕渗漏是影响软土基坑稳定性的关键问题。针对隔水帷幕渗漏检测技术,开展了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深入研究了不同采集装置类型三维电阻率法和探地雷达法对渗漏异常的反映能力及在探测剖面上表现出来的异常特征,给出了判断帷幕是否渗漏和确定渗漏点位置的解释方法。结果表明:温纳装置、偶极装置和温纳-施龙贝格装置都能有效反映渗漏点的存在;降水后帷幕未发生渗漏时,与基坑外侧软土含水层相比,内侧软土层电阻率表现为高阻异常;帷幕渗漏后基坑内侧底部软土层电阻率降低,外侧电阻率升高,并呈现漏斗状异常,两侧低阻异常与帷幕的交叉点可正确指示渗漏点位置;帷幕发生渗漏后,基于基坑外侧的探地雷达探测剖面中会出现双曲型反射波同相轴,通过其顶点可确定渗漏点的位置。研究结果证实了两种地球物理手段开展软土基坑隔水帷幕渗漏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
对于在砂卵石含量高、粒径较大的地层进行桥墩施工,多利用围堰法,围堰能否正常施工,则其外围的截防渗措施及施工工艺对防渗效果至关重要。桂林漓江南洲大桥通过设计方案比选,采用双液注浆帷幕灌浆技术进行截防水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95.
高旭  郭建波  晏鄂川 《岩土力学》2018,39(4):1431-1439
提出止水帷幕条件下的深基坑降水预测的解析算法。以武汉长江航运中心深基坑为实例,概化其水文地质模型,以现场抽水试验数据分析止水帷幕的止水效果。基于此,修正非完整型干扰井群降深公式,结合镜像法原理编制计算程序进行降水预测解析计算,并与实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分别进行对比验证。研究表明:所概化的水文地质模型为承压含水层,东侧止水效果最差,南侧止水效果不如北侧,西侧止水效果最好。按原布井方案进行降水解析计算发现,在基坑南侧将达不到安全降水的目的,当增加2口降水井后降水效果有所改善,与实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研究成果可指导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青阳水库坝基帷幕灌浆防渗工程施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军珍 《福建地质》2004,23(4):222-225
介绍了青阳水库坝基基岩帷幕灌浆防渗工程的施工工艺以及在钻孔和灌浆施工过程中,针对特殊情况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7.
富水隧道的涌水问题是目前隧道施工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尤其是涌水量特别大、水流速度大的隧道。目前针对该问题多采用注浆加固圈的方法,以排为主,后注浆加固。这种方法对于涌水量不大、渗透率低的围岩可行,而对于水压力大、地下水丰富的隧道,其效果差、成本高。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幕墙堵水技术。首先分析渗透力与浆液的黏滞系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得出多孔介质中注浆浆液在渗透力作用下的地下水临界流速,确定幕墙距离隧道的最佳间距为2m,并提出了24种不同尺寸的注浆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计算了24种注浆方案的堵水或限排效果。最后在所建的24个模型中得出注浆深度为30.6m,注浆长度为20m的方案为最佳堵水方案,并应用到工程中。结果显示该方案堵水效果明显,洞内积水降低80%,能保证隧道下一步施工。研究表明:通过临界流速分析方法能够经济、快速地确定堵水或限排方案,满足现场施工及注浆堵水限排的要求,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Fine-grained, more or less cohesive carbonate materials are extremely widespread in terms of surface area and are, therefore, commonly used as materials to construct impermeable cores for dams. However, it has not been adequately documented whether the carbonate content in fine-grained soils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ir engineering behaviour.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the carbonate content substantially influences the engineering behaviour of clayey material. For this, we subjected 32 samples to different laboratory tests, such as the normal Proctor, the Atterberg limits, granulometric analysis, oedometric and undrained triaxial tests. The resulting parameter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carbonate content of the samples.

The materials studied in this work had been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mpermeable core of the San Clemente Dam, belonging to the hydrographic basin of the Guadalquivir River (southern Spain). These marls present, as their prime characteristic, a carbonate content of the fine fraction consistently exceeding 50%, giving them special importance in the study of this phenomenon.

In this study, a direct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the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oils studied and their degree of compaction, with the carbonate content and the type of minerals in the clay being the main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behaviour of these soils. Finally, we conclude that the percentage of carbonates should be used as a classification criterion for the soils used to construct the cores of earth-filled dams.  相似文献   

99.
重庆小南海水库地震堆积坝体帷幕灌浆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南海地震堆积坝体孤块石多,孔隙率大,局部架空现象明显,防渗整治难度较大。灌浆试验采用硬质合金或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泥浆护壁的钻孔方法,采用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孔内循环式的灌浆方法,使用水泥粘土浆液,适当提高中排孔的灌浆压力,可以较好地解决堆积坝体的渗漏问题。从灌浆试验成果、检查孔压水试验及岩芯采取情况分析,灌浆效果明显,达到了试验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00.
注浆堵水工程中的钻孔测试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注浆建立地下堵水防渗帷幕是防治地下水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对地质条件的具体研究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条件。本文简要介绍了常用的钻孔孔径测试技术、钻孔流量计测试技术和地层压力恢复测试技术的原理及部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