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49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53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桦甸半拉瓢饰面用闪长岩矿床位于吉林优地槽褶皱带之吉林复向斜小绥河—呼兰中间凸起的南端。产于印支期的蘑菇园子—金沙石英闪长岩岩体中,被称为饰面石材矿体的黑云母闪长岩就赋存在该岩体内,为典型的岩浆矿床。主要用于建筑物内、外表面装饰。  相似文献   
142.
甘肃大水闪长岩型金矿床的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水金矿氧化带下部,发育大量的微细粒浸染状、细脉状黄铁矿和黄铜矿,并出现砷黝铜矿.地表氧化矿中的赤铁矿,是黄铁矿等原生硫化物氧化所致;在矿石矿物成分上,黄铁矿、黄铜矿和砷黝铜矿的Au含量普遍较高.黄铁矿中的Co/Ni比值多大于2,与岩浆成因黄铁矿相吻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5℃~400℃.δ34S=-1.8‰~ 4.1‰,δ13C=-2.7‰~ 4.3‰,δ18O=6.63‰~19.42‰,δD=-101‰~-75‰.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碳、硫和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赋矿闪长岩体,为富硫化物的闪长岩型金矿床.砷黝铜矿对找矿与勘探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3.
大团山石英闪长岩体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内,属于燕山期侵入岩.岩石的主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w(SiO2)=57.5%~64.1%,w(Na2O K2O)=6.94%~7.71%,K2O/Na2O=0.57~0.97,属于高钾碱钙性岩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具有高Ba,Sr,低Y,亏损Nb,Ta和Ti的特点;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显示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损,Eu负异常不明显.研究成果表明,大团山石英闪长岩的形成环境类似于火山弧型花岗岩,可能与富Ba,Sr的基性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成岩物质主要来自于富集地幔,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地壳物质混染.  相似文献   
144.
青海玉树哈秀岩体成因及^40Ar/^39Ar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秀石英闪长岩体出露于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西段,对其进行成因和侵位时代研究可以对沿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发生的板块俯冲、碰撞事件提供同位素年代制约。用主元素判别法判定其为造山花岗岩类(IAG型),形成于板块俯冲阶段。角闪石的40Ar/39Ar测年结果表明其侵位时代约为216.4Ma,是印支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哈秀岩体的成因和时代研究表明,沿金沙江缝合带,迟至晚三叠世,板块碰撞作用仍然没有开始,洋壳的俯冲作用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45.
辽宁白云金矿床成矿时代探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刘国平  艾永富 《岩石学报》2000,16(4):627-632
白云金矿和上于辽宁东部古元代变质岩系分布区,辽东地区已发现多个大型金矿床,为中国东部重要金矿集中区之一,对于包括白放在内的该区金矿的成因和成矿时代有多种观点。西方关K-Ar法测年的基础上,采用了石英^40Ar/^39Ar法研究白放床的成矿时代,样品从460℃到1600℃进行了九个阶段的加热分析,从白云金矿床含金铁硅钾蚀变岩中分离的两个石英单矿物样品通过^40Ar/Ar快中子活化、阶段加热法获得的坪  相似文献   
146.
出露于秦岭、祁连造山带结合部位的王家岔石英闪长岩体,侵入于变质基底陇山岩群之中。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石英闪长岩侵入体具有俯冲花岗岩特征。利用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测年技术,对石英闪长岩进行单颗粒锆石微区U-Pb同位素测定,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454.7±1.7) Ma,代表了岩石的形成年龄。这一新的成果资料,对研究秦祁结合部位早古生代构造演化、造山过程及秦、祁造山带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7.
辽西朱碌科地区海西—印支期花岗质岩石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碌科地区花岗质岩石侵位时间为二叠-三叠纪.按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原则,由早到晚划分为中官营子和榆树林子两个超单元,前者由西窑单元、二道沟单元组成,后者由李台子、碾盘山和敖包山单元组成.岩浆成因类型为介于"I"型和"S"型花岗岩之间的过渡类型.它们均形成于造山晚期构造环境,与南蒙古复合造山作用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8.
西昆仑阿卡阿孜山杂岩体的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阿卡阿孜山杂岩体位于西昆仑昆南地体南侧,被新藏公路横切出一条南北长约2 km的剖面。在剖面范围内可见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等多种岩石类型出露。通过详细研究岩体的野外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岩体中出现不平衡矿物组合;镁铁质微粒包体中可见石英和长石捕虏晶;各岩石样品的痕量元素配分型式呈现相似性;岩体的Sr、Nd、Pb同位素体系同时具有地幔和下地壳的贡献等,认为岩体形成于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可能是混合作用的直接原因。由此推测,幔源岩浆底侵作用是西昆仑地区印支晚期岩浆活动的重要诱发机制。  相似文献   
149.
先锋北山金矿区内侵入脉岩为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具有高硅、富碱、富钙和贫镁等特征;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无明显铕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K,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P、Ti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属于过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矿区石英闪长玢岩具有富碱、富镁和贫磷等特征,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无铕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K等,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P、Ti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花岗闪长斑岩及石英闪长玢岩的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结果分别为128.3±2.6 Ma和113.2±1.7 Ma,为早白垩世。结合完达山地区地质资料,认为先锋北山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是古太平洋板块构造体制由挤压变为伸展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0.
钦-杭结合带南段发育一系列北东走向的韧性剪切带,防城—灵山断裂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综合不同尺度地质构造特征和千糜岩绢云母单矿物40 Ar/39 Ar测年结果,表明钦-杭结合带南段防城—灵山韧性剪切带印支期可能存在两期活动,一期为早三叠世,另一期为晚三叠世,早期活动导致近E-W向变形,晚期形成NE向右旋韧性剪切带。根据千糜岩绢云母40Ar/39Ar年龄数据分析,认为防城—灵山断裂带在印支期发生右旋剪切活动的具体年龄接近于(203.9±1.7)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