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02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6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Fast heuristically weighted, or pseudo-C, estimators are a frequently used method for estimating power spectra in CMB surveys with large numbers of pixels. Recently, Challinor and Chon showed that the E–B mixing in these estimators can become a dominant contaminant at low noise levels, ultimately limiting the gravity wave signal which can be detected on a finite patch of sky. We define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estimators which eliminates E–B mixing and is near-optimal at all noise levels.  相似文献   
42.
Trip making, induced travel demand, and accessibility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Traditional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practice rests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demand for transportation is derived. On the other hand, economic theory advances that enhancement to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leads to lower travel cost and hence to induced demand. Such an argument lends support to the view that the rate at which trips are generated is linked to the ease of making trips to potential destinations. Rather conflicting evidence has so far come out of aggregate trip generation modeling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revisits this issue with proper characterization of integral accessibility. Poisson regression models of automobile trip generation by trip purpose are estimated on travel survey data in Minneapolis–St. Paul, MN. Alternative measures of accessibility are tested for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s are drawn on the role of accessibility in trip making and on the comparison of integral accessibility measures.The first author gratefully acknowledges the financial support of NSF grant SBR- 9308394. We are particularly indebted to Rick Gelbmann, Robert Paddock, and Mark Philippi at the Metropolitan Council, Minneapolis–St. Paul, and William Barrett at the Office of Transportation Data Analysis, Minnesota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or their availability to answer all our data-related questions.  相似文献   
43.
史朝  何建新  刘艳 《气象科学》2010,30(2):245-249
首先分析了X波段双极化多普勒天气雷达降水估计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然后分析了信比、积累阶数对降水估计精度的影响,明确雷达系统本身的测量误差所能达到的理想程度,结果表明在双通道的积累次数M=64,信噪比SNR=10dB的条件下差分反射率的σ(ZDR)=0.32dB,则相应R(Z,ZDR)的降水估计精度最好能达到44%,同样条件下差分相位的σ(ΦDP)=0.08°,那么在降水率R=50mm/h时R(KDP)的降水估计精度最好能达8.6%。  相似文献   
44.
杨彦龙 《新疆地质》2019,(3):408-413
石墨矿相对于围岩物性特征更加独特,主要呈低阻高极化特征。依据石墨的独特物性条件,奇台黄羊山岩浆岩型石墨矿与围岩明显的物性差异,对黄羊山一带石墨矿勘查布设了激发极化法物探测量方法,通过与地质、槽探、钻探等方法的相互验证、补充,取得了重大勘探成果,突破了亿吨级资源储量类别。激发极化法在黄羊山石墨矿勘查边界圈定及深部资源推断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通过对奇台黄羊山石墨矿激电测量的应用与研究,在大面积、埋藏较深的石墨矿勘查中,运用时间域激电及等距对称四极测深装置测得的视极化率(ηs)、通过反演计算取得的视电阻率(ρs)等主要参数,结合石墨矿体的实际产状确定矿体空间位置,以此准确判定矿体分布范围,为下一步地质工作、资源储量预测和工程布设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5.
激发极化法在石英脉型金矿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激发极化法中的视电阻率ρs参数确定石英脉的分布范围和利用视幅频率Fs参数进一步区分石英脉中的黄铁矿化程度及其类型,达到间接探测金矿的目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6.
为了研究大气静力平衡适应过程的本质,利用波动理论和能量转换角度,分别对完全可压缩的等温大气模型、滞弹近似下的等温大气模型和层结中性大气模型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表明:大气静力平衡适应过程的本质是声波和混合声重力波对扰动能量的频散过程,滞弹近似模型和层结中性模型均不能完全描述此适应过程;在波动假设下,此三类大气模型中扰动物理量之间的偏振关系同波动的性质有关,气团的运动方程均为椭圆方程,声波和混合声重力波对气团运动的作用差异较显著.
大气静力平衡适应过程中扰动能量以有效势能、有效弹性势能、动能或波动能量的形式存在并相互转换;扰动有效势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与混合声重力波或者重力内波有关,扰动有效弹性势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与声波有关.在完全可压缩的等温大气模型中,扰动有效势能增加1个单位,其中69.9%来自扰动垂直动能,其余30.1%来自扰动有效弹性势能.  相似文献   
47.
天山构造带及邻区地壳各向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鲍子文  高原 《地球物理学报》2017,60(4):1359-1375
天山构造带位于中国大陆西北部,是典型的岩石圈陆内缩短造山带.本文利用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近场小地震波形资料,采用剪切波分裂分析对天山构造带及邻区的地壳各向异性特征进行研究,获得了研究区域内39个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和慢剪切波时间延迟.剪切波分裂参数的空间特征显示,研究区上地壳各向异性具有分区性,各向异性特征与局部构造、地壳介质变形和应力分布有关.天山构造带的快剪切波偏振呈现出两个优势方向的特点,第一优势方向大致平行于台站附近断裂和天山构造带的走向,与断裂构造和应力的综合影响有关,另一个优势方向反映了主压应力的直接作用.北天山山前断裂带东段的断裂弯折部位和南天山局部地区的剪切波分裂参数与东、西两侧不同,与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南北向挤压作用密切相关.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的剧烈变化揭示,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双向挤压隆起的过程中,天山构造带产生了强烈的局部不均匀变形.塔里木盆地西侧快剪切波偏振具有两个优势方向,一个为NNE方向,与帕米尔高原受到印度一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北向挤压作用有关,另一个为NW方向,指出了塔里木盆地区域主压应力方向.准噶尔盆地北部也存在NE和NW两个快波偏振优势方向,主要与断裂的影响有关.天山构造带区域内的慢剪切波时间延迟总体上低于塔里木盆地西侧和准噶尔盆地北部,同时慢剪切波时间延迟的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天山构造带的局部强烈变形.  相似文献   
48.
The study examines a water explora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 in Guyuan county. The study analyzes correlations between aquifers and multiple induced polarization (IP) parameters, including resistivity, polarizability, deviation, half decay time, water-bearing factors, and Kc, a new parameter refined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study, the well was placed accurately, and its maximum water inflow reached 30 m3/h. Kc value highlights the rate of change at early stages of IP secondary field. Kc value served as a quick indicator in this groundwater prospecting and is validated in practic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finding new parameters in exploring water with IP method. Thanks to the project, local people have access to water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scored some achievements.  相似文献   
49.
激电法是地质勘查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时、频域测量各具优势,但传统的时、频域测量实现方法相对独立.根据频域和时域可相互转换的理论,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全波形采样的时频激电多参数提取的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方法.采取时间域激电法的观测模式,接收机高精度同步记录整周期电压-电流全部采样点的波形数据,通过该文提出的处理方法,仅一次供电和测量即可提取多种时、频域激电参数:时域激电的视电阻率、视极化率和频域激电的多频视电阻率、视相位、视频散率、去耦后的视相位等参数.在云南保山某典型矿区开展方法的试验应用,提取了地质体大量的相关激电信息,总结了目标体的激电参数响应规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便捷高效,抗干扰能力强,相较于传统的时域激电测量,多种参数组合可提升对目标地质体的认识,增强激电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0.
通过分析台站之间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相关性,研究中国大陆南北带地区90°E~110°E,2009~2018年地磁日变化感应电流线状集中分布现象与M_S≥6.0地震关系。统计发现,我国每月平均出现约2次感应电流集中分布现象,且10天左右内有原地重复出现现象——感应电流集中分布重叠异常,原地重现的集中分布感应电流日期间隔一般在10天左右以内,原地重现日期一般不连续,重现次数一般仅有2次。研究发现,我国南北带2009~2018年共出现重叠异常23次,20次重叠异常出现后18个月内重叠段发生M_S≥6.0地震,对应率高达87%,地震基本发生在重叠段端部250km以内,重叠段发生2次M_S≥6.0地震的比例较低,约35%;重叠段2个端部均发生M_S≥6.0地震的比例极小,仅约9%。部分重叠段走向与已经发现的上地幔和地壳高导带埋深走向基本一致,推测重叠异常发生在上地幔和地壳高导带附近,是来自上地幔和地壳内高导带附近的地震异常信息。目前已知,中国大陆强地震主要发生在上地幔高导层的隆起区一带及其壳内高导层发育地区,深部电性测深结果表明,大震易于发生在电导率急剧变化的梯度带,但这些地区何时发生地震还未得知,本文发现的重叠异常解释了这些地区1~2年内是否发生地震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