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582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142篇
地质学   1587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16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扎拉格阿木铜矿床位于锡林浩特地块北部边缘,矿体赋存于二叠纪砂质板岩和角砾岩中,受NE向断裂控制,为中温热液脉型铜矿床。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和C?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手段,来探讨扎拉格阿木铜矿成矿机制。成矿热液期存在5个成矿阶段:钾长石阶段、石英?绢云母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方解石阶段。其中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成矿阶段,本阶段主要发育富液相、富气相、含子矿物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别为:138~289℃和2.06%~16.11% NaCl eqv;含子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别为:320~374℃和32.68%~39.81% NaCl eqv,包裹体气体成分除少量CO2以外,均为H2O。H?O同位素分析表现为,石英中的〖δO〗^18值变化范围-8.5‰~7.5‰,流体的δD值变化范围为-116‰~-98‰,暗示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晚期伴有大气降水混入。C?O同位素分析表明,δ13C值为-6.9‰~ -10.1‰,δ18OSMOW介于2.5‰~11.7‰,在δ18O?δ13C 图上数据点落在岩浆水与大气水的中间区域。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4.5‰~1.5‰,指示具有幔源岩浆硫的特征。矿石硫化物Pb同位素的208Pb/204Pb、207Pb/204Pb和206Pb/204Pb比值分别为38.034~38.609、15.497~15.655和18.141~18.446,推测Pb具有地幔来源的特点并伴有地壳或造山带Pb混入。成矿过程中伴随着流体沸腾作用,成矿物质沉淀受早期形成的岩浆热液与后加入大气降水混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通过T639模式预报产品在内蒙古地区降水量、2 m温度、相对湿度和10 m风向、风速及降水过程预报效果的适用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温度和相对湿度预报的准确率较风向、风速明显偏高,温度和相对湿度预报的误差系统偏小,风速预报误差偏大的概率较大;降水量的预报准确率随降水等级增加而递减,对小雨而言,模式漏报率小于空报率,多报降水的偏差和少报降水的偏差相近。在预报要素空间分布上,风向预报的偏差顺时针偏转,其夹角小于45°,温度预报偏差总体偏小,相对湿度预报偏差由西向东表现为“+、-、+、-”的分布特征;小雨和中雨落区预报偏大,暴雨落区预报偏小;贝加尔湖冷涡强度的预报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预报偏弱,影响范围偏西偏北。  相似文献   
143.
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紧邻兴蒙造山带,是研究古生代—中生代地壳增生演化的重要地区。本文对区内三个花岗岩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U-Pb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阿玛乌苏花岗闪长岩形成于267±9Ma(MSWD=9.7);布龙二长花岗岩和格尔图白云母正长花岗岩分别侵位于239±4Ma和238±6Ma(MSWD=0.91);而侵入格尔图白云母正长花岗岩的白云母二长花岗岩脉则获得了224±8Ma(MSWD=5.7)的侵位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阿玛乌苏花岗闪长岩为岩浆混合成因,暗示大规模岩浆底侵作用的存在;格尔图白云母正长花岗岩具明显的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是分异岩浆与流体作用的结果,可能经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非真正意义上的S型花岗岩,属于造山后岩浆热事件,应代表造山的结束。格尔图白云母正长花岗岩及白云母二长花岗岩脉均受到热液流体作用,说明在中三叠世(224~238Ma),区内一直存在有大量的热液流体活动,且热液流体可能富含F和Cl,区内产出的大规模的萤石矿是否为该期流体活动的产物尚需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44.
赵省民  陈登超  邓坚 《地质学报》2010,84(8):1183-1194
长期以来,由于埋藏深、地质复杂及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银根-额济纳旗及邻区石炭系-二叠系的油气勘查程度低,相关研究成果少.鉴于此,本文充分利用研究区的周缘露头,借助近30条剖面的详细调查,分析了本区石炭系-二叠系的沉积特征.研究表明,本区石炭系-二叠系包括了泥岩、砂岩、砂砾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等,海相生物丰富.暗色泥岩是石炭系-二叠系的主体,是潜在的烃源岩和盖层;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发育,碳酸盐岩多呈透镜状且硅化普遍,砂砾岩相对较少,三者构成石炭系-二叠系重要储层.岩石组成及展布特征表明,石炭纪-二叠纪期间,本区张裂频繁,火山作用强烈,远离陆源区,水体深而宁静,利于生烃物质发育.期间,区内主要发育了浅海相、广海海岸相、碳酸盐台地相、辫状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和火山喷发相等沉积类型.其中,浅海相和局限海岸相主要形成了烃源岩和盖层,其他沉积则形成了储层,为区内石炭系-二叠系造就了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45.
在无水"干"体系的四矿物相橄榄岩中,单斜辉石由于熔点低而通常记录着丰富的部分熔融作用和地幔交代作用信息。在详细岩相学特征和组成矿物主元素分析基础上,重点对内蒙古集宁玄武岩中橄榄岩包体的单斜辉石进行了激光原位微量元素研究。通过与新生代时华北具古老克拉通地幔特征(如鹤壁)和具新生岩石圈地幔特征(如山旺)的橄榄岩对比,讨论了新生代时集宁地区陆下岩石圈地幔性质及其形成和演化机制。集宁地区岩石圈地幔是相当于原始地幔经过较低程度的部分熔融抽取形成的,除个别样品的部分熔融程度5%外,多数样品为5%~10%。橄榄岩的平衡温度与橄榄石Mg#关系表明新生代时集宁地区的陆下岩石圈地幔是不均一的,无明显分层现象,表现为饱满与过渡型地幔的共存。这种主体饱满并兼有过渡型地幔的不均一现象,可能是软流圈物质对古老地幔进行不均匀侵蚀、改造和置换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6.
内蒙古甲生盘铅锌硫矿床硫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甲生盘铅锌硫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北缘西段狼山—渣尔泰山成矿带,赋存于中元古代渣尔泰山群地层中,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并受同生断裂影响,区内矿石层纹状、角砾状和浸染状构造发育。矿石硫化物硫同位素测试分析表明:早期沉积硫化物3δ4S值变化范围在17.0‰~31.5‰之间,均值为23.9‰;后期穿插脉状硫化物3δ4S值变化范围在13.1‰~31.1‰之间,均值为24.1‰;二者3δ4S值相近,均属海水硫酸盐来源,后期热液改造作用微弱,火山活动对该矿区成矿作用直接贡献不明显;围岩3δ4S值变化范围在7.7‰~15.1‰之间,均值为10.2‰,明显小于矿石硫化物的3δ4S值,亦属海相沉积范畴;矿体北翼发育海西期花岗岩,但其对矿体的改造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47.
内蒙古李清地银铅锌矿区成矿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李清地银铅锌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大青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基底主要出露太古宇集宁岩群中深变质岩系,中生代叠加强烈的火山—岩浆作用,为多期叠加复合成矿作用地区。矿体主要分布在燕山期花岗岩与集宁岩群大理岩的外接触带上,岩浆沿断裂侵位,热液沿裂隙向围岩扩散并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导致铅锌银等沿断裂破碎带富集成有工业意义的矿体。在李清地一带圈出的甲类化探异常是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矿致异常,异常元素有Ag、Pb、W、As、Au、Bi、Hg、Sb、Zn等,元素组合复杂,具明显的浓度分带和浓集中心。这种多元素异常显示出在该区寻找金银多金属矿产资源的潜力和充分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8.
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四五牧场金矿与侏罗-白垩纪浅成-超浅成岩体关系密切,构造-岩浆热液在上侵过程中萃取部分基底岩系中的成矿物质,并在粗安质隐爆角砾岩中富集成矿。硫同位素分析表明部分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包体测温表明成矿热液为低温热液,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成矿期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矿床为赋存于粗安质火山岩中、与侏罗-白垩纪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HS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铜金矿。正磁异常区的低-负磁带状异常是矿化蚀变带的反映。具有一定规模、有明显浓集中心、浓度分带好、具明显分带的As-Sb-Ag-Hg-Au组合异常,伴有Cu,Pb,Zn,Bi异常,是寻找该类型铜金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49.
内蒙古喀喇沁旗金蟾山金矿床控矿断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蟾山金矿位于内蒙古喀喇沁旗安家营子花岗岩体内的断裂中,矿区断裂构造分为东、西两个断裂群,以NNE向和近SN向脆性断裂为主,成群分布,控矿断裂形成于135~126Ma期间;成矿前表现为两组共扼的节理,成矿期近SN向和NNE向断裂、主断裂与派生断裂共同控矿。  相似文献   
150.
张荣国  夏广清 《矿产与地质》2010,24(4):353-356,367
内蒙古达塞脱东区位于锡林浩特—东乌旗多金属成矿带东段,成矿地质条件有利,但地表基岩出露少,第四系大片覆盖,找矿难度大。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从西到东圈定出三个SN向异常带,依据元素组合特征和分带理论,指出Ⅰ号异常带和Ⅱ号异常带东侧异常处于矿体前缘晕,Ⅲ号异常带处于矿体中前部,Ⅱ号异常带西侧异常处于矿体尾晕,异常存在较明显的水平分带性,推测矿体剥蚀程度存在由浅到深的变化趋势,后期地表槽探和钻探已在Ⅰ、Ⅱ号异常带分别发现了2个银多金属矿体和1个铅锌矿化体,且矿(化)体赋存部位、展布方向、规模与化探异常吻合性很好,化探工作在该区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