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测绘学   167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156篇
地质学   693篇
海洋学   180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11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根据最新修正的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研究了1945-1995地磁场中心偶极矩变化,地磁总场及其分量X、Y、Z的空间功率谱,地磁场长期变化谱的经向漂移和纬向漂移的功率谱和西向漂移速度。研究中发现最近50年偶极矩仍在继续衰减,空间功率谱的变化也呈减小趋势。在经向谱的漂移中观察到1970年出现最小值,而在纬向漂移变化中1970年出现最大值,西向漂移速度的变化也在1970年出现最大值,这种现象正是1970年发生的地磁长期变化的突变,称作地磁"Jerk"。  相似文献   
82.
简要地介绍了地震数据国际交换试验系统和台站地震数据实时采集传输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特性与功能、地震数据数字化及实时传输过程。  相似文献   
83.
本文通过已知含油区及背景区地植物及地表土壤多种微量金属元素和吸附烃的综合分析,并利用遥感资料与物探资料作复合评价,讨论了冀东油气微渗漏地区的遥感植物地球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84.
中国地磁台环境场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际参考地磁场(IGRF)模型,计算出1945年5月—1990年5月中国部分地磁台的计算年均值,并与相应观测年均值比较,计算出地磁台各个地磁要素的磁异常值以及地磁台异常场的模量,本文的计算结果将为认识地磁台的地磁场环境、地磁台站资料评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5.
高始河 《吉林地质》1992,11(1):99-105
本文着重论述了山门银矿地球化学特征;水系沉积物,土壤及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分带性。初步概括出山门银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6.
This paper provides data on variations in the contents of As, Sb, Ni, V, Pb, Cu, Cr, Au, Zn, Sc, and Al, measured in the thalli of a saxicolous lichen species,Xanthoria calcicola Ochsner s.l., collected in northeastern Sicily, near an industrial zone and along a belt crossing areas of known ores containing sulfides of heavy metals. A total of 91 liche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n roof tiles (39) and on rocks (52). In the industrial zone, analysis of lichen thalli revealed high contents of nickel and vanadium, decreasing at increasing distances from the source of contamination. The results have also revealed the versatility ofXanthoria calcicola in geochemical prospecting for heavy metals such as Pb, Zn, As, Au, Sb, Ni, V, and Cu. The contents of these elements in the analyzed lichens highlight the same geochemical associations observed in prospecting surveys on samples of river sediments and identify similar anomalies. Interpretation of data in terms of enrichment factors (EFs) turned out to be particularly useful.  相似文献   
87.
The law of the sea has always been open to the charge of being a ‘covenant without a sword’ and its effectiveness when challenged by the perceived national security of a superpower is questionable. Attempts to limit and control antisubmarine warfare (ASW) have demonstrated that neither superpower is prepared to risk its second-strike capability for what may be an illusory legal protec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developments relevant to ASW in the law of the sea and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of ASW to the superpowers' strategic objectives. The authors conclude by stressing the urgent need for effective arms control.  相似文献   
88.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是揭示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的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其中广泛发育的碰撞-后碰撞岩浆作用记录了这一地区从特提斯洋俯冲消减到印度大陆陆内俯冲的全过程.本文基于对最新的Sr-Nd同位素资料的分析,从高原岩石圈的三种主要地球化学端元入手,分析了拉萨地块碰撞-后碰撞岩浆作用的类型及其在大陆俯冲与成矿作用方面的意义.青藏高原岩石圈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的地球化学端元,一是青藏高原北部地球化学省(包括羌塘、可可西里和西昆仑)代表的青藏原始岩石圈地幔地球化学端元,42Ma以来在高原北部广泛分布的钾质岩浆岩的Nd-Sr同位素成分比较均一和稳定,同位素比值的范围较窄,^87Sr/^86Sr=0.707101~0.710536,εNd=-2~-9,tDM=0.7~1.3Ga;二是雅鲁藏布江蛇绿岩代表的新特提斯洋地幔端元,^87Sr/^86Sr=0.703000~0.706205,εNd=+7.8~+10,呈印度洋型MORB特征,属于印度洋型地幔域;三是喜马拉雅带地壳基底和花岗岩类显示的喜马拉雅地壳地球化学端元,εNd=-12~-25,^87Sr/^86Sr=0.733110~0.760000,具相对古老的Nd模式年龄,tDM=1.9~2.9Ga.拉萨地块碰撞-后碰撞岩浆作用可以划分出三种地球化学类型,即拉萨地块原地型、亲特提斯洋型和亲喜马拉雅型.这三种岩浆作用类型受控于上述三种地球化学端元在其源区的比例及相互作用.其中,拉萨地块原地型与青藏高原北部地球化学省特征一致,亲特提斯洋型代表了与新特提斯洋俯冲消减及其后的再循环有关的岩浆作用,亲喜马拉雅型岩浆岩的Sr-Nd同位素特征则可能指示了喜马拉雅大陆地壳端元的参与.超钾质火山岩是揭示印度大陆岩石圈向北俯冲的重要证据,印度大陆岩石圈俯冲作用可能同时控制了超钾质岩石和盐类矿床的产出,古老地壳物质作为源区参与了超钾质岩石和盐类矿床的成岩与成矿作用.拉萨地块中部地区的含矿斑岩属于亲特提斯洋型岩浆作用,因此具亲特提斯洋型特征的火山岩、浅成斑岩和深成侵入岩,是进一步寻找铜、钼、金矿床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89.
地质地球化学对比研究表明,玉龙含矿与非舍矿斑岩是由岩石圈地慢中交代成因的金云母-石榴石单斜辉石岩脉发生不同程度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分矿斑岩是最早阶段熔融体,主要是由交代成因脉中副矿物(如磷灰石和碳酸盐矿物等)和舍水矿物金云母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因而富含 F、Cl 和水等挥岌份,加上该阶段岩浆具有高氧化性特征,从而富含 Cu 等成矿元素;非含矿斑岩是交代成固咏相对较高熔融程度的产物,单斜辉石和石榴石介入了熔融作用,岩浆熔体相对贫乏F、Cl 和水等挥发份,加上该阶段岩浆具有较低的 f_(0_2),从而不利于成矿。斑岩体全岩的 F 和 Cl 含量(舍矿斑岩 F>1200 ppm,Cl>150 ppm;非含矿斑岩 F<1200 ppm,Cl<150 ppm)、K_2O/Na_2O(含矿斑岩>1.2,非含矿斑岩<1.2)和 Sm/Yb(含矿斑岩>6.5,非含矿斑岩<6.5)比值以及黑云母中的 Fe~(3 )/Fe~(2 )比值(含矿斑岩>0.7,非舍矿斑岩<0.7)是区分含矿与非含矿斑岩的重要地球化学参数。含矿斑岩与非分矿斑岩具有非常相似的 Sr-Nd-Pb 同位素组成,,表明含矿与非含矿班岩具有相同的源区。  相似文献   
90.
通过 K-Ar 年代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可以厘定内蒙古锡林浩特-西乌旗英安岩-流纹岩形成于早三叠世(K-Ar:245Ma);其具有富硅碱,贫钙镁,显著的负 Eu 异常,低 Ba、Sr 丰度和高 Rh/Sr 比值,以及高 Ga、Zr、Nb、Ce、Y 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呈现相对富集的(~(87)Sr/~(86)Sr)_i(0.7068~0.7099)和中等亏损的 Nd(ε_(Nd)(t)= 1.66~ 3.34)的同位素特征。这些类似于 A 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它们可能是内蒙中部近于同期发育的铝质 A 型花岗岩浆的喷出相,形成于幔源岩浆底侵新增生中下地壳的直接部分熔融,并伴随其后的分异作用。这些具有 A_2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的酸性火山岩与同期拉斑玄武岩构成了造山后拉张环境下发育的特征性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这不仅为内蒙中部在早中生代已经结束块体拼合而进入造山后阶段提供了进一步的岩石学证据,而且暗示了地幔物质的加入在中亚造山带后造山时期陆壳的垂向生长过程中起最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