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30个含10级粗糙度(JRC=1~20)、3种厚度(1.5、3.0、5.0mm)的裂隙插片,通过模具浇筑成贯通充填裂隙类岩石试件,并对所制备的试件开展渗透性试验,研究在不同围压水平下不同粗糙度、不同隙宽贯通充填裂隙的渗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粗糙度和隙宽贯通充填裂隙渗透率均随围压增加而减小,且在围压加载初期,裂隙渗透率的降低速度明显要高于围压加载中后期,最大渗透率降差达到78%。(2)围压加载初期,隙宽较小时,裂隙渗透率有随粗糙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且离散性较大;随着围压和隙宽的增加,粗糙度对裂隙渗透性的影响迅速减小。(3)对于10级不同粗糙度贯通充填裂隙,围压加载过程中,均有隙宽越大,裂隙渗透率越大的规律;且在围压较小时,粗糙度越大,不同隙宽贯通充填裂隙渗透率的差值越大,但随着围压的升高,这种影响逐渐被消除。(4)围压对贯通充填裂隙渗透率的影响处于主导地位,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幂函数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2.
简易纵剖面仪及其在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介绍了自制简易纵剖面仪的基本原理、主要部件及其操作要点。简易纵剖面仪具有原理简单、设备轻便、操作简便、实用效果好且速度快等优点。用简易纵剖面仪可快速绘制大量结构面表面轮廓曲线,以便进行JRC统计分析和结构面抗剪强度的统计估算,克服了由于样本数少而估算结果代表性差的缺陷;还可以从统计角度研究结构面JRC和抗剪强度的尺寸效应、各质异性和各向异性等问题,为客观地综合评价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提供可靠依据。文末根据实用效果指出简易纵剖面仪在工程实践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是描述岩体结构面粗糙起伏状态的力学参数,对于无填充或少填充的硬性结构面而言是关键性指标。本文介绍了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估算方法的理论及应用研究现状,并探讨了JRC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首次运用“分形实验法”人为地生成具有分形结构的节理试件进行实验分析。利用光弹实验可视性特点详细研究了具有不同粗糙度(不同分形维数)的节理在单压和压剪两种加载方式下对试件力学特性影响,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节理抗剪强度综合评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不同吻合度自然节理试样,进行干燥状态和饱和状态的JRC-JCS模型和JRC-JMS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节理粗糙度系数的定向统计测量和尺寸效应分析,以及剪切过程衰减折减的基础上,运用JRC-JCS模型综合评价节理抗剪强度可靠性较好,考虑吻合度系数的JRC-JMC模型比JRC-JCS模型具更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小型不规则物体逆向建模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一个主要的应用方向,广泛用于产品外观设计及制造。但针对特大型JRC塑石工程,由于误差积累等主要因素,制约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该文提出三维框架控制扫描方案,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特大型JRC塑石工程高精度特征统计,并成功应用于山东东营某动物园特大型JRC塑石工程审计,为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提供了客观、有效的先进手段,具有较好的借鉴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JRC分形估测方法的实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分形几何的码尺法分维数与岩石节理粗糙度系数的物理意义剖析,认为D-JRC之间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分析标准轮廓曲线的分维数,发现其分维数差级微小,难以实行粗糙度系数分级.根据实测资料阐述了岩石节理表面轮廓曲线的“自相似”是统计意义而不是绝对的,它要求JRC分形估测应统计求取,而过繁的分维数测量步骤削弱了JRC的分形统计估测的可行性.建立在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基础上的JRC尺寸效应分形模型JRCn=JRC0(Ln/L0)-D客观而真实地刻画了粗糙度系数随取样长度增大而降低的规律,其中,JRC尺寸效应分维数(D)具明确的物理意义,它描述了JRC随结构面规模增大而降低的衰减速率.最后,运用JRC尺寸效应分维数(D)探讨了岩石节理粗糙度系数尺寸效应的各向异性规律.  相似文献   
18.
Underestimation of roughness in rough rock joi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umerous studies have been made to improve Barton's shear strength model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rock joints. However, in these previous studies, the roughness and shear strength of the rock joint have been underestimated especially for relatively high undulated profiles (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 (JRC) >14). The main factors of roughness underestimation in rough rock joints are investigated for the proper quantification of rock joint roughness. The aliasing effect and the roughness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by using artificial joint profiles and natural rock joint profiles. A 3D camera scanner is adopted to verify the main source of underestimation when using conventional measurement methods. Shear strength tests are carried out by using two types of shear apparatus to study the roughness mobi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which may also affect the roughness underestimation. The results of joint roughness assessment, such as aliasing and undulation of waviness, show that the roughness can be underestimated in relatively rough joint profiles (JRC>14). At least two components of roughness parameters are needed to properly represent the joint roughness, for example, the amplitude and the inclination angle of joint asperity. Roughness mobilization is affected by both the normal stress and the asperity scale.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在干热岩储层中开采地热能,往往需要对储层进行人工水力压裂以形成贯穿的换热通道。然而,热储中的对流换热对干热岩的采热率有重要影响,经过人工刺激的储层会形成几何形态各异的裂隙面,而裂隙粗糙程度的不同则会引起换热性能的显著差异。因此,选取4条Barton的经典岩石裂隙粗糙度曲线,在试验室条件下建立一个单裂隙对流换热模型。详细分析了花岗岩粗糙裂隙中热工质的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局部对流换热系数沿着裂隙长度方向逐渐降低;节理粗糙系数JRC值越大,平均对流换热系数就越大,表明换热性能越好;局部对流换热系数的分布与JRC曲线的几何轮廓形态有很好的相关性,波峰波谷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相对于温度而言,高流速对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具有放大效应,流速越大,局部对流换热系数波动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