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215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86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3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崤山地区拆离滑脱构造控矿模式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崤山与其毗邻的小秦岭、熊耳山同属华北地块南缘华熊复合地体的一部分,金矿成矿条件相似。但是,与其西邻的小秦岭相比,崤山金矿找 矿工作始终未获重大突破,目前仅发现中型金矿床1处。究基原因,主要是对金矿控矿构造体系研究不够深入。本文研究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崤山地区金矿控矿构造体系的实地调查、解析、建立金矿控矿构造体系模式,研究金矿矿化富集与控矿构造体系间的空间关系,寻求金矿找矿重大突破的方向。研究表明,燕山期环崤山拆了滑脱构造体系为区内金矿控矿构造体系,环崤山主拆离滑脱构造带为区内主要的控矿,储矿构造,金矿找矿工作重点应围绕环崤山主拆离滑脱构造带开展。  相似文献   
992.
河南桐柏老湾花岗岩岩浆动力学与成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岩浆岩岩石学、流体动力学、热力学研究。本文计算了河南桐伯老湾花岗岩岩浆过程的上升速度、冷凝速度及岩浆熔体的密度、粘度、含水量等物理参数,探讨了熔体中晶体的成核密度和生长速度以及岩浆对流形式等动力学行为,并分析了它们与成矿作用的联系。研究表明,老湾花岗岩岩浆含水量为4.76%,在侵位的温度和压力下是饱和的,较高的水含量有利于矿化。老湾花岗岩熔体上升较快而冷却缓慢,晶体成核密度和生长速度较低,以挥发分为迁移形式的成分对流是熔体中成矿物质迁移、富集的主要方式。老湾花岗岩特殊的岩浆物理性质和动力学行为指示其岩浆作用与老湾金矿床的形成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93.
河南桐柏围山城金银成矿系统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河南桐柏围山城的金银矿床形成于印支—燕山期碰撞造山的动力学背景。对矿床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 ,各矿床围岩均发生大规模的成矿元素活化迁移 ,稀土元素和硫同位素资料均指示矿化主要源自早期的矿源层 ;Pb同位素资料指示俯冲下插的南秦岭构造岩片部分融熔形成的花岗岩浆和深源流体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H、O同位素资料指示成矿流体主要由大气降水、部分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混合演化而成。工业矿体的形成与后期的构造及热流体的叠加改造有关。矿化带内金银矿床具有共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特征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以沉积初始富集、构造及岩浆热液改造的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994.
地震频次的Hurst指数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用Hurst指数,对华北地区18次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频次的Hurst指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了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频次的Hurst指数H值的异常主化特征,同时,把该方法应用到了河南及邻区中等地震预报研究中,制定了预报规则,进行了预测内符检验和预报评分,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中短期地震预报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河南祁雨沟金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祁雨沟隐爆角砾岩金矿床产于太古宇太华群中,金矿化分为6个成矿阶段,其中第Ⅰ,Ⅲ,Ⅴ阶段石英39Ar 40Ar坪年龄分别为130 31±0 86,122 61±0 61和(109 20±0 70)Ma。对各成矿阶段石英、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化学成分、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早阶段流体为岩浆水,其后逐渐有大气降水的混合;第Ⅰ阶段高温(301 2~465 4℃)、中等盐度(9 1%~18 6%)的流体曾发生沸腾,形成较多以气相为主的包裹体;从第Ⅱ成矿阶段开始,流体沸腾减弱而出现不混溶现象;在第Ⅲ成矿阶段,不混溶作用增强,形成富CO2的低盐度流体与富H2O高盐度流体;在第Ⅳ—Ⅴ成矿阶段,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趋于增强,流体总体盐度降低。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CO2,H2S,CH4为主,含少量CO,N2,H2等,并且早阶段流体CO2含量较高,在第Ⅲ—Ⅴ成矿阶段,H2S,CH4,CO浓度增高,金属矿物大量出现。减压作用造成初始高温流体沸腾,其后温度降低以及盐析效应可能造成富CO2流体与富H2O流体的不混溶,而Au的大量沉淀则主要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6.
卢予北 《探矿工程》2004,31(8):49-52
地热(中深)井金属井管普遍存在着腐蚀与结垢现象。就河南地热(中深)井金属井管腐蚀与结垢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进行了不同材质、不同水温的室内试验和井下彩色电视检测与分析,并提出了减少腐蚀与结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7.
河南省耕地和粮食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李茂 《地理科学进展》2002,21(2):163-172
收集整理 1 949~ 1 999年河南省耕地、人口、粮食和复种指数等资料 ,定量分析耕地的数量变化、质量状况和耕地减少的形式 ,用一元线性回归法预测人口变化趋势 ,对粮食生产与其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相关分析 ,提出外延式和内涵式开发耕地资源增产粮食的途径 ,对粮食单产和耕地复种指数进行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998.
区域产业结构分类及其转换能力评价——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涛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2):31-33,37
区域产业结构的状况及其转换能力,决定了一个地区在其区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文章首先利用可达矩阵的概念,提出了地区产业结构分类的一般方法,然后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地分析了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在此基础上,以河南省为例,对18个地、市进行了分类,并比较其产业结构之异同,最终得到的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99.
河南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现状及未来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对河南省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比较的基础上,对河南省相对较弱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及其导致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管理体制、经济结构、发展环境变化、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和历史遗留问题是河南省区域经济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最后,本着提高河南区域竞争力的原则,提出了未来河南经济发展中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典型案例分析法 ,对河南省国有企业土地资产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论述 ,同时对土地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意识、参与意识淡薄 ,土地管理部门参与土地资产管理的职能欠缺 ,土地资产流失严重 ,地价评估管理不规范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 ,提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 7条对策与建议 ,指明了土地实行资产管理对国有企业改革及国家利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