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9篇
  免费   2707篇
  国内免费   3538篇
测绘学   1302篇
大气科学   976篇
地球物理   2051篇
地质学   10277篇
海洋学   1242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225篇
自然地理   2230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514篇
  2021年   667篇
  2020年   618篇
  2019年   827篇
  2018年   629篇
  2017年   675篇
  2016年   739篇
  2015年   753篇
  2014年   960篇
  2013年   863篇
  2012年   986篇
  2011年   1007篇
  2010年   856篇
  2009年   848篇
  2008年   875篇
  2007年   879篇
  2006年   898篇
  2005年   733篇
  2004年   679篇
  2003年   560篇
  2002年   488篇
  2001年   483篇
  2000年   385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309篇
  1997年   266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都日木断陷为二连盆地的中新生代单断型凹陷,其地表为腾格尔沙漠的一部分。根据地面化探测量结果,结合地质、地震等资料,指出了该断陷具有良好的含油气远景,最有利区为蒙古勒背斜,有利区为板新图断块和布拉格背斜。该工作为该区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也为在沙漠区进行化探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82.
峰局五矿是多年开采的老矿。近些年,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和开采层次的逐渐下移,来自底部岩溶高承压水的威胁日趋严重,实际生产能力逐年下降。下组煤能否开采是关系到矿井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作者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实践,就下组煤带压开采的可行性,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83.
江汉平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主要成果与意义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张德存  张宏泰 《中国地质》2001,28(12):1-4,21
介绍了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江汉平原武汉试点区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共归纳出在土壤地球化学图件编制和在第四纪地质、土壤类型及分布、土壤环境状况、农业土壤利用地球化学解释5个方面的成果,从而以实际材料论证了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在查明我国土壤资源与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84.
煤层气选区和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近几年从事煤层气评价和勘探工作的实践和思考,对比较流行的选区思路和评价方法作提出了一些疑问,休克有定选区的目标和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选区的思路要“实际”,在评价方法上要“实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985.
莱芜煤矿区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东省莱芜煤矿区矿坑水排放量大,仅四处国有煤矿排放量即达1700×10  相似文献   
986.
赣东南地区火山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建祥  徐贻赣  罗平 《江西地质》2001,15(4):282-288
赣东南火山岩区主要发育侏罗纪中、晚世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其中以爆溢相产出的流纹质晶屑凝灰溶岩分布最广;火山构造主要发育破火山口、岩穹、隐爆角砾岩筒等构造,且与成矿关系;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次火山岩广泛发育。区内主要矿化类型为斑岩型、(次火山)隐爆层间裂隙带型、蚀变花岗岩型、隐爆角砾岩型,矿床成因均为与火山活动期后次火山(隐爆)活动有关的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同时,矿床类型上具相互穿插性,隐爆层间裂隙带型、隐爆角砾型等矿床类型往往可以看作是斑岩型矿床的延伸;矿床空间分布上往往具有“一体多型”的特征。新矿化类型是赣南中生代火山岩找矿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87.
重点报道了藏北双湖地区中侏罗统海相油页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首次在该层位油页岩中检出丰富的正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类化合物及甾类化合物。正烷烃图谱呈单峰形,nC15nC16nC17为主峰碳,轻烃组份占有绝对优势,OEP值 0.93~ 1.0 1,无明显的奇偶碳数优势分布;Pr/Ph值为 0.77~ 1.5 9,在剖面序列中呈波动分布,显示弱植烷优势或姥鲛烷优势;藿烷以C30 占优势,萜烷相对丰度五环三萜烷 >三环萜烷 >四环萜烷;规则甾烷∑ (C27+C28) >∑C29,∑C27/∑C29值为 0.79~ 1.2 0,在剖面序列中下部C27甾烷略占优势,上部C29甾烷略占优势,重排甾烷C27/规则甾烷C27值为 0.5 1~ 3.6 3,在剖面序列中具有显著的波动性,同时检出了少量孕甾烷和 4-甲基甾烷。有机质母质构成中,既有丰富的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可能还有一定比例陆生高等植物输入混合的特点。油页岩处于成熟阶段,整个油页岩剖面序列具有一致的热演化程度。剖面中部油页岩具有极高的原始生产力,氧化-还原条件也是控制油页岩TOC和沥青“A”含量在剖面垂向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8.
攀西地区红格层状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红格岩体赋存有大型钒钛磁铁矿床,在橄辉岩相带和辉石岩相带底部有铂族元素(PEG)的矿化,是攀西层状岩体中重要的岩体之一,系统分析了红格层状岩体不同岩相带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探讨了岩浆的结晶分异演化过程,提出岩体主体上是由一个岩浆房经正常的结晶分异形成的,底层的硫化物富集带和中上层位的钒钛磁铁矿是岩浆结晶分异产生的堆积相,并非是岩浆多次脉动式补给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9.
刘金辉  李学礼 《矿床地质》2001,20(3):259-264
形成于古水热系统排泄区(减压区)的下庄花岗岩型铀矿床是地下热水与岩石相互作用的产物。矿物流体包裹体水文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成矿期铀成矿古热水溶液气体成分主要为CO2,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F-Ca型和HCO3.F-K型。地球化学模式和热力学计算证明,热水溶液中铀的存在形式为UO2(CO3)2^2-,UO2F3^-和UO2F4^2-。热水溶液深循环过程中CO2的加入可使溶液铀沉淀临界电位值(EhC,U)明显降低,从而保持水-铀比电位值(ΔEhW,U)为正值(ΔEhW,U=EhW-EhC,U)使铀在深部相对还原的条件下仍能稳定迁移。当富铀成矿热液进入减压排泄区时,由于溶液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发生CO2脱气作用和中和还原作用,导致ΔEhW,U小于零,使铀沉淀、富集,最终形成花岗岩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990.
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贾大成  胡瑞忠 《矿床地质》2001,20(4):378-384
矿化剂和沉淀富集剂是成矿物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分析成矿作用和建立成矿模式的基础。在分析滇黔桂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的基础上,提出该类矿床的矿质主要来源于被动陆缘沉积建造,促使金活化、迁移的矿化剂主要是盆地热卤素流体和有机质流体,促使金局部沉淀富集的沉淀富集剂则主要是沉积建造内和深源富硫的流体和热液改造的有机质。认为矿质、矿化剂和沉淀富集剂在有利容矿空间的耦合是形成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的主要成矿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卡林型金矿的成因和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